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潼路814弄35、43支弄徐家园

徐家园位于闸北西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占地约3亩(0.2万平方米)。由富商徐鸿逵建双清别墅(徐园),初期为园主自用,自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一(1887年1月24日)起对外开放,门票银洋一角。光绪二十一年,徐以西唐家弄一带过于喧闹,遂将该园租赁给经纶丝厂,于是年七月十三日(9月1日)停止开放。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天潼路814弄35、43支弄 徐家园 广式石库门 1910年 砖木二层32幢  8090平方米 

后经纶丝厂因故于当月退租,该园经过修葺,于次年正月初二(2月14日)再度开放。为了一劳永逸地改善园子周围的环境,徐的儿子冠云、凌云于宣统元年(1909年)在康脑脱路5号(今康定路、昌化路东)重建双清别墅。新园保留了旧园的全部景点,面积扩大至10多亩。八一三战事爆发后,该园曾作闸北难民收容所,频频遭受煤灼烟熏,后又被火灾焚毁一部分。
战后因难以恢复旧观,遂将残廊败柱拆除,改建一般住宅。旧园为传统的中式园林,精巧典雅,深得宋元山水庭院画的精髓。园内各景点衍化出草堂春宴、寄楼听雨、曲榭观鱼、画桥垂钓、笠亭闲话、桐荫对弈、萧斋读画、仙馆评梅、平台远眺、长廊觅句、柳阁闻蝉、盘谷鸣琴等十二景。
新园在园西北隅假山上设风车,带动抽水机吸水上升,再注入池中喷出,水柱高达丈许。徐园的花卉展览闻名遐迩,其展出花卉种类之多,规模之大,延续年代之久,为各营业性私园所罕见。有蕙兰花会、牡丹花会、梅花会、杜鹃花会、菊花会等。
徐鸿逵营建这几座园林,原想颐养天年,不料仅活到58岁,便因车祸而丧命。那年春节,他乘自备马车赴亲戚家喝春酒,酒味醇美,喝得有了醉意。回家时,执鞭者策马飞驰,不料车门未闭紧,急奔途中车门大开,徐棣山飞出车外,伤重不治。
双清别墅的游人,与张园、愚园不同,几乎都是诗词文赋、琴棋书画、花卉盆栽的爱好者,园中的活动,自然也富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徐园还是上海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欧洲发明电影及首映是在1895年,次年即登陆上海。光绪二十二年(1896)八月十一日,徐园又一村首次放映西洋影戏。当时映出的是一些法国短片。事前徐园先在《申报》上登广告,招揽了不少观众。放映短片之间,穿插焰火、戏法之类。又一村在园西幽深处,环境颇佳,仿《红楼梦》中的稻香村。村前有一小河,村口以树条编成篱笆,左有板桥通入村内,行数十步见茅屋数椽,屋中土壁竹榻,周围植松柏柳杏,隔河芦荻,风动有声。又一村是茶室酒家,有茅亭,供客品茗,用无锡惠山运来之泉水。这一场所,较后来的夜花园中看电影,似更有情调。此外,徐园有时还举行猜灯谜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上灯至十八落灯,园中必举行灯会、书画会、曲会以及文虎(即以诗文为谜底的灯谜)。猜谜在鸿印轩内举行。这是一间可以举办宴会的厅堂,堂中高悬一绢制大方灯,字谜或诗谜的条子粘在灯下端,猜中者赠书籍文具,由海宁人徐美若主持。后来海上漱石生组织萍社,专搞灯谜研究,先在徐园活动,社员多至数百人。20世纪20年代,他又在“大世界”发展,编选出版了一本《灯谜大观》。
徐园迁至康脑脱路后,不再称双清别墅。花神会、灯谜等虽也举行,终因离中心区较远,公交车辆又少,游客总是不多,只在演戏时才有一番热闹。园内兴建了一座大戏台,曾演出京剧(髦儿戏)、评弹、琵琶会,但次数最多又最精彩的是昆剧。有专业演员演出,也有业余演出,那时昆剧不称票房、票友,而名曲社、曲友。徐园第二代园主是徐贯云和徐凌云。凌云自幼受家庭及亲友的熏陶,爱好昆曲,师从周凤林、邱凤翔、沈月泉等,生旦净丑皆能,做工身段最佳。南昆有“俞家唱、徐家做”之说,俞家即俞粟庐、振飞父子。徐凌云19岁登台,演唱昆剧60年,去世前还在上海戏曲学校执教。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参加了不少曲社,如粟社、同声社、润鸿曲社等。因此,徐园常有曲社曲友举行“同期”“彩串”。“同期”者,社友定期聚集,坐在八仙桌旁,对曲谱清唱。徐园有厅堂、戏台,环境幽静,又有徐凌云指导,是个理想的场所。
1921年,穆藕初、俞粟庐、张紫东等在苏州创办昆剧传习所,对二三十年代昆剧振兴颇有影响,徐凌云也很支持。1923年传习所学员出科,第一次来沪演出,就在徐园。1925年12月又在园中上演《连环记》。1926年农历初一至十五,演出《刀会》《牡丹亭》《铁冠图》《贩马记》等。多数学员从那时起到新中国建立后,成了昆剧界的中坚分子,传字辈的张传芳、周传瑛、王传淞、朱传茗、郑传鉴、顾传玠等,分别在上海、江苏、浙江、武汉等地昆剧团工作,或在戏校培养学生。有的还参加《十五贯》的演出和拍摄电影,轰动一时,救活了一个剧种。徐凌云于1965年去世。
南社后期,也在徐园举行雅集,著名人士柳亚子、高天梅、朱少屏、姚石子、王大觉、宋痴萍、姚民哀等都经常来此。宋教仁也是南社成员,1913年遇刺后,南社同仁在徐园举行哀祭。抗战爆发后,徐园成了难民收容所。此后,徐园曾被用作托儿所、小学校,园景日益颓废,泉水枯竭,房屋倾倒,最终在这块土地上造起了住宅。
如同张园,在时光的移动中那徐园也完全地消失了,仅存的也就是天潼路814弄43支弄门楣上那块刻有“徐家园”三个字的石匾。或许源于此,居住在这一带的居民是将天潼路814弄这条可以通到七浦路的弄堂叫作“徐家花园”的。对814弄35支弄103岁老太太的回忆,我们可以有多半的确信,在她的记忆中,当时放映电影的地方就是徐园35支弄4号,尽管她说当年徐园犹如城隍庙和大世界,这显然是十分的夸张了。



天潼路814弄54号
天潼路814弄54号.
天潼路814弄43支弄门头上的“徐家园”3个字告诉人们这一片破旧的石库门以前是个美丽的花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上名园——徐园
100年前的“传”字辈,上海亮相,一炮走红
徐园轶闻
#王阳明66 说上海# 普陀区内的老洋房何处有?请到“瑞华樟园”来看看
夏的祝福送给你:第17集
九十多年前这地方常传出缠绵婉转的昆曲,为哪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