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大名路355弄百福里

百福里位于东大名路溧阳路,俗称外虹桥东堍。百福里住宅分成三处地块,民居与工厂、堆栈混杂一处。

地址里弄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东大名路355弄 百福里 旧式里弄 1912年 砖木二层 10幢 3400平方米

东大名路355弄入口

百老汇路是当时上海远洋航运的中心,在其东百老汇路北面逐渐形成了一个为外轮服务的马路集市——“麦克脱路”,即今天的马厂路。1870年代后,百老汇路成为上海五金配件商店最集中的商业街。此图标为“菜市路”。

旅顺路15号入口
百福里沿街是东大名路起始,位于虹口区南部。清同治三年(1864年)前筑路,当时名百老汇路俗称外虹桥东堍。民国32年(1943年)以河北大名改今名。沿路有商店、装卸公司、远洋宾馆、大名饭店。
虹口港曾名“沙洪”“洪口”,位于虹口区南端,以虹口港泵闸为界,南与黄浦江相连,北与沙泾港、俞泾浦交汇,全长约1.5公里。
百福里后面(北)有一条像弄堂一样的马厂路,清光绪三十年(1904)筑,命名麦克脱路,俗名菜市街,民国三十二年(1943)以河北马厂改今名。颇有历史,当年很热闹。民族工商业者陈嘉兴在马厂路创办五金厂。
这是马厂路东端

 陈嘉兴从小务农。18岁来沪谋生,在新闸桥路(现新闸路)潘顺记五金铜作坊当学徒。民国5年(1916年),进入东百老汇路(现东大名路)兴华五金厂当车工、钳工。次年,转入百福里美大五金厂做工。民国8年,与人合伙,在武昌路创办了德大盛记五金厂,自任经理。后迁厂至斐伦路(现九龙路)。不久,又迁至蓬路(现塘沽路),专门制造和销售“眼睛牌”凡尔(阀门),是中国阀门行业中最早有注册商标的产品。该厂是中国最早的民办阀门工厂。当时生产的有球阀、闸阀,口径从1/4英寸至2英寸。由于质量可靠,因而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南洋。民国12年,他在天津开设德兴五金分厂,由徒弟陈宝财负责经营管理。后来,他的另一徒弟陈之金在南京也开办了阀门厂。民国25年,上海德大盛记五金厂拆股解散,陈嘉兴独资创办了德大兴记五金厂,厂址仍在蓬路,产品继续使用“眼睛牌”商标。当时只有职工五六人,二台4.5英尺脚踏车床。民国26年,他将厂地迁至贵州路24号,改名为兴记五金厂。民国31年,厂址迁至马克脱路(现马厂路)171号,恢复原厂名。到解放前夕,该厂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机床设备20余台,职工20余人的阀门专业生产厂。产品有水嘴提塞、闸阀、截止阀、消防太平龙头、注水器、安全阀和10英寸铸铁闸阀等。陈嘉兴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与信誉,从材料选择、毛坯进厂、到各道加工工序和最后的检验、包装等,均亲自把关,因而“眼睛牌”阀门在国内同行业中独树一帜,市场畅销,经久不衰。解放后积极参加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公私合营时,德大五金厂与另10家小五金厂合并,组成了德大五金中心厂,后又改组为上海低压阀门联营工厂(现上海减速机械厂前身之一)。以普通职工身份,勤恳工作到1965年退休。

马厂名沿路为不少工厂也杂居民宅。
马厂路37号
东大名路旅顺路
修缮前东大名路百福里
修缮前旅顺路百福里
修缮后旅顺路百福里
沿溧阳路的历史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上海城区已消失的街角(5)
上海散步(组图)三十五
大连机车厂搬迁旅顺,西安路商圈将提升活力,周边房价会如何?
北京胡同(118)仁民路
东大校友创业之路
20年前的虹口区 还认得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