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聂家四千金——聂其璧

聂其璧出生于1900年,父亲聂缉椝是上海道台,母亲曾纪芬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之女,聂家子女众多,聂缉椝和曾纪芬的第十二个孩子,其中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聂其壁就是女儿中最小的。聂其璧排行第十二。聂其璧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母亲是她“三观养成”的重要人物。

按照曾纪芬定下的规矩,女孩们晚上不能出门,所以每到晚上聂家花园都是铁将军把门,没有通融的余地。然而聂其璧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到了晚上偷偷翻墙出门,约朋友看戏看电影。曾纪芬发现后,派了佣人守在院墙处。不料聂其璧竟换成爬窗出去,丝毫没有退让服从的意思。
尽管曾纪芬自身是旧式女性,但她思想开明,能感受到女儿自己有主见,有思想。虽然行为不一定是她认可的,但让聂其璧有自己的自由,自己去承担后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值得一提的是,曾纪芬的教育政策不但“纵容”了一位我行我素的聂其璧,还将膝下的几个儿子塑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社会人才。
衣着也与其他人不一样,在聂氏家族的全家福就可以看出:男士大都穿着一袭长衫,女士则紧身小袄。曾纪芬坐在中间,儿孙在身旁整齐排开,传统的威严一览无余。但聂其璧却是一脸不屑,眼神中透出一股傲气,烫着头发,一身花裙,格外显眼,简直就是聂家的异数。
曾纪芬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每周都会到虹口景灵堂做礼拜。聂其璧虽然顽劣,但却十分孝顺,每周必陪同母亲到教堂。当时宋子文和宋美龄兄妹俩已留学归国,住在虹口附近。每周也陪母亲倪桂珍到景灵堂做礼拜。两家人见面少不了寒暄一番,日子久了两家人就熟悉起来。两家的小姐媳妇也经常走动,宋美龄于是成了聂家花园的常客,与聂其璧私交不浅。
1923年,正值桃李年华的聂其璧,已经出落成了上海滩有名的聂四小姐。提及“四”大家不由得会想起赵四小姐,这些排行第四的小姐似乎都标新立异,拔萃出类。聂其璧到婚龄时,家里人已经为她相看了不少门当户对的良人,然而被聂四小姐看上的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授的周仁。
周仁虽然出自书香门第,但父亲早逝,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四哥和一个尚未婚配的大姐。他后来的求学之路,全仰仗各路亲戚的救济。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周家全靠周仁一人供养,聂其壁嫁过去,堪比扶贫。不过,周仁的祖母出身盛家高门,他也勉强算得上名门之后。而且,周仁自己也争气,不仅修完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学硕士,而且还在上海交大担任教务长一职。除此之外,他的一个姐姐还嫁给了声名显赫的蔡元培,以贤良闻名。
出嫁前,聂家和周家合计,让宋美龄做聂其璧的傧相(伴娘),宋美龄爽快答应。40年后,聂其璧因为这个原因吃了不少苦,很多人都说聂其璧沾了宋美龄的光,其实不然,当时,宋家还没发迹,聂其璧的父亲是上海道台(相当于市长),自己是曾国藩的外孙女,三哥聂云台是大实业家,还是上海总商会会长,家世地位一点也不比宋家低。
婚后的聂其璧,依然是大小姐脾气,丈夫周仁吃什么都要听她的安排。好在周仁气质温顺,是个好说话的人,所以两人倒也是恩爱。后来两人搬家去了桃江路一带的一栋洋房,聂家都很担心,聂其璧的婚姻生活是否和谐顺利。儿子周麒回忆往事时说:“父亲工作忙碌,兼职好几个职务,只有晚饭的时候才能与家人相聚,饭后就回书房忙着工作。家中诸事,皆有母亲操持做主。”
1933年左右摄于辽阳路聂家花园葡萄架下。

1936年,已经36岁的聂其璧听说卓别林要来上海,为了一睹心目中偶像男神的真实模样,她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求助于当时顾维钧,好不容易才加入到了接待人员的行列里。两人还合影留念。相片中,卓别林手里拿着一支烟,聂其璧正在为其点火。第一次,与好莱坞大明星同框,这让身为周太太的聂同璧大为开心。当然,这也为她以后亲赴好莱坞追星,打下了伏笔。

1939年,已为人母的聂其璧毅然决定独自到美国看偶像。当时正红的《乱世佳人》男主角、《苏伊士》的主角、《罗宾汉》的主角、《魂断蓝桥》的主角等都一一与她合影。甚至有电影明星听说她是专程从大洋彼岸来看望他时,主动赠给聂其璧自己的签名照。她离开美国后并未立即返家,而是改道去了法国。在巴黎,有人警告她欧洲要开战了,聂其璧这才回家。
周仁在学术上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在他身后,聂其璧甘当绿叶,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为了家庭和孩子倾注全部心血,她还非常重视教育,从小就悉心教育孩子。在她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她的孩子都进入了名校学习,后来进入社会都成就不凡。除了女儿周霞华早逝外,她的大儿子周麒成了清华大学教授,小儿子周夔成了珠算家。
抗战胜利后,她们一家人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家。她生性活泼,不愿过安静乏味的生活。于是,她家便成为了一个聚会的地点。每当丈夫结束工作,准备回家时,她总让丈夫邀请他的员工们到家中聚餐。聂其璧既然出生在名门贵族,茶艺自然是不差,饭后她亲自沏茶,让大家品尝。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国内钢铁工业,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周仁在中国率先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球墨铸铁,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他还积极倡导开展国瓷研究,是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
这是桃江路25号原来是德国领事馆领事的住宅,解放后被政府收回,因为周仁当时是中科院专家,周总理指定桃江路25号分配给周仁。在孙子周永乐的记忆里,“宅子的门上边是半圆弧形,下方是落地玻璃,就是法式大门。”宅子前是两三百平米的草坪,有花匠一年四季种一些花,幼时的他与同辈们会在草坪上打羽毛球或者堆雪人,草坪与宅子之间有一条似乎是水泥浇筑的道路,孩子们踩着溜冰鞋在上面滑行或者骑车。到了上学的年纪,周永乐觉得他的生活被钟表管控了,完全跟着时间走,“到了哪个点,家教老师就来了,到了哪个点你该拉大提琴了,到了哪个点你该复习了,一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放风,那么能避开大人的眼光到哪里去呢?到厨房。”他说,厨房等于是他的避难所。
特殊时期,资本家出身就为聂其璧一家提前扣上了帽子。而在这个当口,雪上加霜的是昔日与好闺蜜同框的一张结婚照。聂其璧没有料到,好闺蜜宋庆龄竟会成为“第一夫人”。更不会料到,那张请她当伴娘的结婚照片会在这么不合时宜的时候被揪了出来。为此,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聂其璧一家经历了七天七夜的抄家。周仁病倒了,脚摔坏了,一只眼睛也失明了。最后造反派也没给他们生存的机会,所有的家当只留下了一条棉被。聂其璧一面照顾丈夫,一面还要应对造反派,更要替丈夫回答造反派的逼问。
在被逼得走投无路时,聂其璧就以大哭来对抗,她号啕大哭,没完没了,造反派拿她也没有办法。然而,尽管聂其璧使尽浑身解数,但夫妻两人却依然没能相扶相持地走出文革岁月,1973年周仁教授辞世
1986年,在周仁教授去世十三年后,中国科学院为缅怀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所做的奋斗,纪念他为钢铁冶金事业和陶瓷业做出的贡献,在上海冶金研究所杏佛楼前落成他的铜像。聂其璧带着儿子及亲戚出席,此时的聂其璧一身黑衣,满头银发的她仍然硬朗,拄着拐杖站在丈夫的铜像前。1988年,聂其璧在睡梦中与世长辞。周仁、聂其璧夫妇的骨灰被一同安放在龙华烈士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聂其壁:曾国藩外孙女的叛逆人生
曾国藩外孙女执意嫁给穷书生,晚年守寡14年后,政府为其夫立铜像
翻墙看戏,饭桌斗嘴,已为人母去追星,她的人生特立独行无需解释
宋美龄为他奶奶做伴娘,他在上海和颐至尊酒店亲手做家宴
曾国藩外孙女、新潮女子、超级追星族,科学家贤内助,她叫聂其壁
曾国藩后代人才济济(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