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41)

本篇要目:

**************************************

401.天生城遗址

南宋至清                 重庆市万州区

402.老鼓楼衙署遗址

南宋至清                 重庆市渝中区

403.重庆冶锌遗址群

明至清            重庆市丰都县、石柱县

404.哈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

405.罕额依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

新石器时代、汉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

406.雒城遗址

汉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

407.江南馆街街坊遗址

唐至宋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408.玉堂窑址

唐、北宋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409.神臂城遗址

南宋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

410.永平堡古城

明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

***********************************

401.天生城遗址


天生城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地处主城区内周家坝,山势险峻,峭立如堵。该遗址位于山顶,南北宽、东西长,平面呈月牙形,面积13.2万平方米。天生城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建于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明末清初为抵御张献忠及清军入川,曾予补筑,清晚期再次补筑。天生城遗址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及两道卡门,另有一字墙残迹。

天生城面积13.2万平方米,核心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为南宋抗元古城址。景区有丰富的文物资源,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前门、后门前方各有一道卡门,中门下还有一道宋代的“一字城墙”残迹。中城门附近石壁遗有南宋间,摩崖筑城题记和碑文5处、元代纪功碑1幅。城内有古炮台2座,水池、水井多座,并残留有多处房屋遗址。天生城与云顶山石城、钓鱼城、磐石城等共同构成了南宋抗击蒙古军入侵的山城体系,对研究南宋山城防御体系,研究渝东地区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天生城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2.老鼓楼衙署遗址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巴县街门片区,为南宋四川制置司及重庆府衙治所,并且是南宋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枢纽和指挥中心,分布面积约45000平方米。自2010年4月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出土文物9000余件。清理出宋代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明代院落基址及宋元至明清时期道路、水井、灰坑等各类遗迹。待整理标本数万件,是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极大的宋代建筑遗存。


老鼓楼衙署遗址的相关发现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是重庆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见证、人文精神的珍贵载体、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对于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川渝地区古代建筑及宋蒙战争史有着重要学术价值。遗址在南宋时为四川制置司衙署所在,即当时抗蒙名将余玠帅府,是南宋时期川渝地区山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也是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建筑遗存。当时,大部分抗蒙山城体系各据点城寨守将的任命、作战任务的布置,都由这里下达。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老鼓楼衙署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3.重庆冶锌遗址群


重庆冶锌遗址群集中在丰都、石柱、酉阳等地的冶锌遗址20多处。分布于丰都沿长江两岸三峡库区淹没区以内,部分冶炼遗物已随江岸坍塌落入江滩。其中,丰都兴义镇杨柳寺村、酉阳鱼池岭分布较多。集中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其中大风门遗址约1.3平方公里;老厂坪遗址约3.5平方公里;龙洞湾遗址面积近20000平方米;老窑厂遗址分布面积2~3万平方米,遗址群上可见遗留矿渣、矿井、冶炼罐、瓶、井架、手铲、钻子、钢钎、铜灯、酒壶等遗物遗迹。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重庆冶锌遗址群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4.哈休遗址


哈休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是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地处茶堡河北岸三级阶地之上,东西长约380、南北宽约260米,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为东经102“9.4'、北纬32“10.3',海拔2840米,高出河床80米。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秦汉时期遗存和新石器时期遗存,其中秦汉时期遗存主要位于遗址南部台地边缘,破坏程度严重;新石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较广,其中心部分位于遗址西北部台地上,面积近1万平方米,局部因晚期改土受到破坏。


哈休遗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是分布于长江上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地方文化类型。这一发现确认了地处长江上游的这一地区早在5500年前就已有人类定居,并且已创造出了发达的古代文化。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哈休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5.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


罕额依古遗址位于丹巴县中路乡境内。这是一个经四川省、甘孜州联合考古队于1988-1989年进行试发掘的一个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该遗址出土有丰富的文化遗物和众多的遗迹,且通过考古发现丹巴是青藏高原上古人类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

罕额依遗址所发掘的许多文化遗物在昌都卡若遗址中均有出土;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并存;陶器以夹砂陶居多,均手制,纹饰有刻划纹、附加堆纹;房屋以石块砌墙等特点,与昌都卡若遗址的部分文化特征一致。此外,该遗址中出土的一种底部有三足的双耳罐,与甘青地区辛店文化墓葬出土的一种双耳罐在风格上相似;在四川雅安宝兴县陇东石棺葬墓内也有出土。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罕额依古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在中路乡罕额依村发现了分布范围大,埋葬方式特殊的石棺墓群。翌年秋,四川省文物普查队办公室派员复查,在刹拉科发现了堆积厚达8米左右的文化层,初步踏查后认定为一处古文化遗址。  


1989年10月至1990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罕额依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年零两个月的发掘,共开5×5米探方4个,2×15米探沟一条,实际发掘面积123平方米。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汉代石棺葬墓群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6.雒城遗址


雒城遗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是汉代雒城遗存,始建于东汉,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1982年以来,四川省及市文物局进行选点发掘,出土雒城和雒官城墼的篆书体铭文砖、城墙砖、绳纹筒瓦、云纹瓦当、陶豆及东汉五铢钱等文物。现大规模在遗址上复制。


雒城始建于东汉,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间),益州牧刘焉自绵竹移雒城县城,筑阙门。”《三国志·庞统传》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至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蒙古军入蜀,战乱中城垣遭受严重破坏。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原州城基址上建城垣。明末城池又毁。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再次修筑,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增修炮台。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雒城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7.江南馆街街坊遗址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江南馆街北侧,属于唐至宋代的遗址。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发掘面积共4800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7层,分布较均匀。出土有瓷器、佛像等汉、唐、宋时期文物。发掘出唐、宋时期大小排水渠、铺砖面路、泥土支路、房址,明、清时期道路、房址、井。遗址的主次街道、房屋、排水渠(城市下水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充分反映了唐宋时期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纵横交错长达数十余米的铺砖街道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见,而在现代化都市中心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唐宋时期重要遗存堪称独一无二。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宝贵材料。


江南馆街唐代街坊遗址东为大慈寺片区、西与红星路相邻,北为蜀都大道,于2007年被发现。“该遗址反映的年代从唐朝延续到南宋,并有一部分元朝痕迹。目前挖出地面的部分主要呈现的是宋朝时期的遗址。如此大规模的唐宋时期重要遗址在全国都十分罕见,填补了成都城市考古方面的空白。”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介绍说:“遗址有保存完好的砖铺街道和排水沟,更有不少瓷器、佛像等汉、唐、宋时期文物。”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江南馆街街坊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8.玉堂窑址


玉堂窑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鸣村、岐山村以及中兴镇横山村,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一处唐至北宋时期的瓷窑群遗址。窑址的18座窑包有“上九堆、下九堆”之称。1977年和1983年曾两次试掘其中三座窑包,清理出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及玩具等陶瓷器皿上千件。该窑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保护之好,为国内外其他古瓷窑址少见。它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同时,对研究四川陶瓷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及川外地区当时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发展情况和汉、羌、藏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迁徙与演变等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玉堂窑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9.神臂城遗址


神臂城(老泸州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市区东30公里合江县神臂城镇老泸村,亦称铁泸城。是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节点和唯一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的宋元古战场遗址。遗存有1100余米的石砌宋城城垣,两道保存较完整的石砌拱形城门,以及炮台、护城池、较场坝、地下坑道、一字城、练兵教场、蓄水池、舂米足碓、炮台、烽火等遗址。还有无数当年军事及生活设施遗迹。独特的山形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佳话,如刘整降元和许彪孙托孤摩崖石刻和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玄武圆雕石刻等都极具现实的科学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神臂城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10.永平堡古城


永平堡古城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开坪羌族乡永安村,明代建筑,分上城子,中城子下城子和九墩一较场,占地900多万平方米。永平堡古军事城堡是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事遗址,是羌族兴衰的活化石,明朝嘉靖年间重要军事基地遗址—永坪堡,是四川省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军事城堡。


永平堡古城遗址内还保留着200多米长的城墙,200多平方米的营房遗址和点将台、练兵场。尽管城墙的残高只有2米多,但还是能判断出当年曾修建了城台和关口。北川县开坪乡永平堡,顺着牛背山山势修建在数百米的山梁上。400多年前,这里曾驻守着明朝9000精兵,扼住了从成都平原进入松潘地区的要道。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永平堡古城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镇”兴 | 固镇县濠城镇的“文旅名镇”梦
罕见!河北黄骅发现儿童瓮棺葬群,有望揭开“徐福东渡”千古之谜
第五十一讲 世界遗产:中国土司遗址
广州考古重大发现:4000年前先秦时期遗址!
【珍贵档案】老鼓楼衙署遗址:一块城砖牵出南宋重庆城
围坊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