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批国保--古建筑(11)

本篇目录:

**************************************
301.池河太平桥 
明清                                                         安徽省定远县
302.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 
明清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303.三阳洪氏宗祠 
明清                                                             安徽省歙县
304.屯溪镇海桥  
明清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305.石潭吴氏宗祠  
明清                                                             安徽省歙县
306.蜀源牌坊群  
明清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307.屏山舒氏祠堂  
明清                                                              安徽省黟县
308.稠墅牌坊群  
明清                                                              安徽省歙县
309.姥山塔  
明清                                                         安徽省巢湖市
310.歙县太平桥  
明清                               安徽省歙县
****************************************

301.池河太平桥


池河太平桥,原名太平桥,又称杯桁桥,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知县朱玉造。清道光六年(1826年)冲圮,清道光七年(1827年)补建。

池河太平桥为十一孔石构拱桥,全桥长150米,桥面宽10.15米,孔径中为6米,其余各为5米。全桥为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建造时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池河太平桥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造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冬,国民党桂系部队在与日军交战失利后从滁县向西撤退时,为断日军追路,炸毁太平桥居中三孔,桥上石狮荡然无存。(另有说,中间三孔为日寇炸毁。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附录中所记:“中间三孔为日寇炸毁”。

1949年,定远县人民政府拨款将池河太平桥被炸三孔改建为木材面。1953年,滁县地区公路修复委员会以圆木为梁,铺以木板,池河太平桥临时通车。1954年,定远县人民政府对被冲空的7个桥墩进行维修。1956年4月,定远县人民政府对被毁的三个孔以双曲拱再接长的方法加固成月形钢架梁柱,上面铺以木板,限载8吨,后全桥换为钢架混凝土结构,沙子路面,荷载汽车13吨,挂60吨。1985年,池河太平桥损毁严重,定远县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通车。2014年,池河太平桥完成修复。

2004年10月28日,池河太平桥被列为安徽省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16日,池河太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02.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洪坑村。该村是古徽州洪氏家族聚居的主要村落之一,历史悠久,官宦辈出,明清为繁荣期。现该村仍保存有明、清古建筑40余处,进士坊、世科坊、洪氏家庙为其代表性建筑。

门额上书“洪氏家庙”,落款是“工部尚书洪远立”。洪远是明代人,曾任南京工部尚书,安徽歙县人,成化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去世,嘉靖年追赠太子少保,谥恭靖。明朝从明成祖朱棣开始,设有两套班子,一套班子在北京,一套班子在南京。

洪氏家庙坐西向东位于对面山脚,与世科坊东西相望,始建于明,现存为清代遗构,为洪氏一支祠,由门屋、享堂、寝殿组成。寝殿基座的石雕,享堂、寝殿上的木雕非常精美。

洪坑村,原名洪源。现有牌坊四座,两座贞节坊,两座功名坊。一座功名坊称“世科坊”,在原洪氏祠堂前面,祠堂已毁,照池还在,牌坊还在,上面镌刻着21位进士大名,“进士村”由此得名。牌坊立于弘治戊午年,分别于顺治、乾隆、同治年重修。坊上有状元洪莹大名,嘉庆十四年恩科状元。此年嘉庆皇帝50大寿,开恩科选仕,洪莹中了状元。洪莹这状元名气不大,抗击打能力比较弱,被人诬陷两次,虽已经皇帝驳回诬陷。可洪莹本人吓怕了,辞官回家了事,因此,一生中没有突出贡献。



另一座功名坊是“进士坊”,是纪念洪本仁,是乾隆二年进士。坊上额诰赠洪基其、洪宪可,下额是诰封洪志齐。根据明清时期封赠制度,诰封到曾祖一辈,殁者为诰赠,存者为诰封。估计洪基其是洪本仁的曾祖,洪宪可是洪本仁的祖父,两人均已亡故,故用诰赠。洪志齐是洪本仁的父亲,当时尚健在,故用诰封。





2004年10月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列为安徽省文保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03.三阳洪氏宗祠

三阳洪氏宗祠位于安徽的古徽州歙县三阳镇三阳乡三阳古村落,以徽昌古道三阳段、三阳十字街到王干岭古道三阳村中段(俗称前山路)为主街道,以三阳洪氏宗祠为核心,以梅溪河走向为村落延伸。民居位于街道两侧、梅溪河的两岸。一条青龙圳由村头(俗称源头)一直通向村末水口,贯穿整个村庄。


来龙山麓有洪氏宗祠、多座支祠,形成祠堂建筑群。有五猖庙位于村东,水口庙、观音阁位于村南水口,文昌塔屹立村南宝山上,村西杉树岭山上有惠泉庵,村北梅溪河入村处有雨香庵,村中梅溪河上有庆丰桥廊。三阳古村落明清商业街约1公里,今街道及两侧店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整个三阳古村落所有街道巷弄全部用青石板铺筑,今保存完好。


洪氏宗祠叙伦堂建筑年代为明朝,建筑规模为1980平方米,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宽敞庄穆。祠堂前低后高,进深三进两明堂(天井)。前进为天井门厅,两扇特大的祠门上留有威武的二门神彩像遗迹。


门前两旁各竖立一座高大美观、光滑似黛玉的满天星老坑石料制成的抱鼓石,


门厅前沿装有木栅隔扇门。中进为享堂,月梁、金柱粗硕宏大。上额“国泰民安”金匾。
第二进为献厅,五开间抬梁式建筑,前有卷棚,用材粗大。中间供奉明代祖宗像。享堂前沿有近二十米长的“黟县青”石雕长栏,望柱刻有石狮,雕刻精美,洗练精致。后进为寝殿,寝殿上面为楼上堂。整座宗祠,不见半点蜘蛛结网痕迹。
20世纪60年代,三阳梅溪洪氏宗祠“叙伦堂”堂号牌匾,祖宗排位,包括藏于其中的宗等皆被毁被焚。20世纪90年代后,梅溪洪氏宗祠成为歙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20多万资金进行维修保护,还有村民捐资进行定向修缮,修旧如旧。2011年10月,三阳乡“百村千幢”办公室公布三阳梅溪洪氏宗祠为三阳村古村落文物保护对象。2012年,三阳洪氏宗祠(叙伦堂)被列入歙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现为三阳村民议事、办大事的活动中心。
第三进为享堂,院落很窄,中间有蓄水池,常年保持水位,内有小鱼。楼上供奉历代祖宗牌位。寝殿东侧设楼梯通楼上。后进寝殿楼下西侧设姑娘房,摆放未嫁过世姑娘的牌位,姑娘房顶楼上设相公房,摆放未婚过世相公(男丁)的牌位。
洪氏宗祠整体形制与室内陈设保存完整,构架宏大,结构精美,雕饰华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徽州祠堂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对于研究徽州地域祭祀文化、宗族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2019年10月7日,三阳洪氏宗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04.屯溪镇海桥

镇海桥,又名屯溪老大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36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长133米,宽15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是安徽省现存的长度排在前20位的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石拱桥之一。
镇海桥位于屯溪三江口——即新安江、率水、横江交汇处,跨立在横江口上,东西贯穿屯溪老街与黎阳古镇,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黄山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
2020年7月7日,镇海桥被洪水冲垮。同年7月19日,黄山市公布镇海桥散落构件、石料打捞工作方案,将在气候、水文条件允许时开展打捞,探明沉水构件、石料等散落区域,做到应收尽收。8月,镇海桥散落构件、石料打捞工作启动。8月25日,黄山市中心城区镇海桥下的新安江河道,经过持续14天的紧张作业,6个桥墩所处区域及附近区域的石料构件已打捞结束,6个桥墩的墩基(底座)清晰展现,并暂时保留不拆。8月31日,镇海桥构件打捞结束。11月12日,镇海桥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修缮工程将尽最大可能保存原有历史信息,尽量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工程预计于2021年12月完工。


镇海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被批准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305.石潭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位于安徽省歙县霞坑镇石潭村,包括叙伦堂和春晖堂。叙伦堂又称下门祠堂、百梁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1554年),清代曾维修。五间三进,宽15米,进深45米,中进有大小梁100根。后进已改建;前进为清代样式,门楼上的关檐板和斜撑木雕细腻精美,有八仙图形;
中进仍保留明代风格,覆盆础,月梁下有藏花丁字拱,瓜柱和金柱下有莲花盘头,枋与小梁相接处,装倒柳花插,配上枋下雕作的垫木和梁下雕花雀替,非常精美。
该堂为徽州传统廊院式祠堂,三进两明堂建筑,五凤楼门厅,翼角飞扬,梁架结构精巧,雕刻装饰繁复,空间层次丰富,具有独特风格。


春晖堂又称上门祠堂,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三进三开间,通面阔10.8米,通进深42.2米,四面群山环抱,东面有来龙山,南面是百梁厅,北面至善堂联壁,西面是石潭村主街道。大门石鼓耸立两边,正堂宽敞,梁柱粗大,其内砖木石雕各具特色,后进有石栏石柱。

该堂三进完整,结构高敞,中进前檐额与面阔通长,满堂刷以红色油漆,为民国年间所建的徽州传统祠堂,对研究徽州祠堂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这两座祠堂都是洪氏宗族祠堂,一为宗祠,一为支祠,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徽州宗祠典型特征,对研究徽州宗法制度以及建筑历史有重要价值。


石潭吴氏宗祠2012年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10月升格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6.蜀源牌坊群  

蜀源村是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之一,宋建炎年间建村,有800年历史。现有古民居建筑32处,位于村口的三座明清石牌坊和村内清代民居思恕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三座石牌坊由南而北分别为:三间四柱冲天式清代节孝坊、贞寿之门坊,两柱单间明代赞宪坊。


第一坐牌坊“节孝牌坊”

建于清代,此坊旌表的是诰赠朝仪大夫鲍光绩妻诰封恭人许氏的。据《歙县志.列女》记载,许氏19岁嫁给鲍光绩为妻,24岁就成了寡妇。许氏含悲忍痛中,一边精心侍奉继母,一边教育孤子读书成人,守节数十年,深为乡人敬重。乾隆四十年,经地方官府上报朝廷请旌,终于为蜀源鲍氏家族建起了这座节孝牌坊。


第二坐牌坊“贞寿之门”牌坊


四柱冲天的“贞寿之门”牌坊,也称“百岁坊”,是建于清乾隆七年,为旌表古徽州蜀源鲍氏二十二世祖、儒林郎、候选州同(从六品)鲍德成妻方贵珠安人,寿登百岁而建的。鲍德成妻方氏贵珠生于1644年,卒于1744年,享年101岁。她十六岁时嫁到鲍家,此时德成的祖母、父母均健在,她侍奉二代长辈均十分孝顺。村民称她是“一人得二代欢心”。有一次婆婆生病,她午夜求告苍天用她来代替婆婆生病、此时,天际祥云万仞,照耀盈庭,婆婆的病因此好转,人们说这是叫孝诚所致。由于她的一生举家孝义,和睦相处,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孝媳、贤妻、良母。这座贞洁牌坊叙述了这个徽州女人一生的故事。


第三坐牌坊“赞宪坊”
小路旁伫立的建于明代的两柱单间的“赞宪坊”石牌坊就记录有:明朝嘉靖年间,广西田州土酋庐苏王造反,朝廷欲兴兵讨伐。而时任西(今广西)的蜀源人鲍镇闻听到后却焦急如焚。他认为土酋之乱乃奸徒为害,如果采取征伐之策,必然危及朝廷、百姓,于是他提出招抚为先的主张。经多方斡旋,“未绝一弦,未发一矢”,终使田州安宁。为此,朝廷特立“赞宪坊”以旌其能。当鲍镇解甲回归故里后,一心一意待在鸾峰之下读书吟诗,著有《鸾峰集》一书,号称“鸾峰居士”,享年89岁。


2019年10月7日,蜀源牌坊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07.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位于安徽省黟县屏山村,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舒光裕堂采用的是贴墙牌坊的形式,是徽派建筑中罕见的“牌楼门”。光裕堂——舒氏家族的总祠堂。在传统建筑中,屋之门类似于人之面。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坊在建筑模式上代表家族的脸面,也是整栋建筑装饰之精华所在。“看过九都菩萨厅,再进衙门也不惊”,可见光裕堂气势之恢弘。而在古代,祠堂的建造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等级理念。


第一层是“恩荣”及飞龙腾飞,代表着皇恩;第二层为、“锦衣还乡”砖雕,代表着功名;第三层镌刻“世科甲第”,代表着科第;第四层雄狮欢腾,代表着子孙;最底层为松鹤延年画,代表着孝悌。就是这样以家族为本位,重宗法、重血缘的理念,才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生生不息。

若要追溯屏山村的历史,用舒光裕堂中的一副对联来概括再确切不过:源溯庐江,舒国舒城寻旧派;秀钟徽岭,长龄长演尽同根。这里的舒氏祖籍都是安徽庐江,唐朝末期因为战乱而逃难至此。

曾经有三个兄弟,在屏山舒氏宗祠光裕堂大厅内挂着的一副对联,讲的很清楚,“源溯庐江,舒国舒城寻旧派;秀钟徽岭,长龄长演尽同根”。遵照长辈“逢长而居”的训示,他们先后在歙地定居下来,德与居歙县长龄桥,德兴居黟县长演岭,德舆居黟县长宁里,长宁里就是如今的屏山。



 









2019年10月7日,屏山舒氏祠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08.稠墅牌坊群 

稠墅牌坊群,牌坊群名,位于古徽州歙县郑村镇稠墅村,毗邻歙县棠樾村棠樾牌坊群。四座四柱三间三楼纵列在稠墅村口,一座为明天启年间所造,其余三座为清代所建。
由于汪廷璋其父、祖因掌管皇家园林。被奉为奉宸两卿。熟知风水园林构造学的汪允信父子根据稠墅的地理环境,设计了桃花溪,延绵三公里,宛如蛇形,两边栽种紫荆花,更加奇特的是桃花溪让东水西流(值得风水学研究),桃花溪上建有敬亭,为行人驻足小息之处,抬眼望去,文昌阁,汪氏花园,稠墅牌坊群一览无余。文昌阁飞檐雕栋,八个角悬挂的铜铃随风发出悦耳铃声,汪氏花园为仿杭州西湖所建,(唐模小西湖仿稠墅汪氏花园所建)。


吴氏节孝坊:乾隆十五年(1750)建;旌表汪祖晖妻汪社24岁守寡未育而扶养继子38年;


褒荣三世坊:乾隆二十七年建,背面书“联班贰卿”,乾隆封荫汪廷璋及其父汪允信、其祖汪景星奉为奉宸苑卿(掌握皇家园林),封荫汪廷璋为资政大夫(别称贰卿,相当于尚书副职侍郎)故名;

方氏节孝坊:乾隆三十九年建,旌表汪廷瑞妻方氏18岁守寡,抚养幼子侍奉公婆至终之事;


父子大夫坊:崇祯元年(1628年)建,旌表奉政大夫汪克明,中宪大夫汪懋功父子。


2019年10月7日,稠墅牌坊群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09.姥山塔 

姥山塔位于安徽巢湖市中庙镇,又称文峰塔、望湖塔。姥山塔为7层八角砖石塔,高约51米。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至崇祯十一年建成4层。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李鸿章倡导,委任江苏补用道吴毓芬续建,完成7层。塔身由条石垒砌而成,八角飞檐,内有135级石阶可登,砖雕佛像共802尊。


塔基和塔身全用青砖垒砌而成。塔体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造型优美。塔壁每层有碑石图饰,刻有古人诗名和浮雕,刀工细腻、精湛。盘旋而上可至塔顶,依窗远眺,可以饱览巢湖风光。万顷波涛,船帆如织,远山岚影,如梦如幻,宛如一幅“一出桃源路,中流别有天”的画卷。


2019年10月7日,姥山塔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10.歙县太平桥


太平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别名河西桥、人皮桥、寡妇桥。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

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明、清两代修过多次。原桥心建有碑亭,镌刻建桥始末。解放后为便利交通,桥心亭已拆除。站在太平桥上,可以观赏四方景致;北望黄山巍巍,隐现于霞霭之中;下看练水潺潺,荡漾着西干山倒影;东瞧秀丽的河西公园,游人双双对对;西观太白楼和新建的新安碑园,古朴典雅。


2019年10月7日,歙县太平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棠樾牌坊群【转载】
徽州国保汇总
明清皇权的象征——徽州许村牌坊文化
歙县北岸镇。大阜潘氏是一个曾对苏州历史、文化有着影响的家族
什么是安徽的人文底气?看完这份安徽国保全辑就懂了
古徽州的水口:唐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