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观禅修

「友!比丘或比丘尼不论谁,凡于我前,明示得阿罗汉者,悉是四支,或由其随一。四者为何?

友!世间有比丘,依止修观,于依止修观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复次,友!有比丘,依观修止,于依观修止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复次,友!有比丘,止与观一双统修,止与观一双统修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复次,友!比丘意离于法之掉举,彼坚持。友!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时,彼之道生,彼习此道……疏远。

友!比丘或比丘尼,不论是谁,凡于我前,明示得阿罗汉者,悉由此等四支,或其随一。」

(南传增支部二 行品 263-264)

(北传杂阿含二一(大正藏、二‧一六 c))

止观,止为梵语 śamatha (止禅 奢摩他),

观为梵语vi-paśyanā (观禅  毘婆舍那vipassana)之译;

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禅 奢摩他),并生起正智能以观此一对象(观禅vipassana),称为止观,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解脱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圆满完成解脱之阿罗汉者,是依着止观之方法多所作与勤修习,截断烦恼与疏远随眠,其方法可依四种修习法或随其中一种方法,达成截断烦恼与疏远随眠,终至圆满解脱之阿罗汉。

( 一 ) 依止修观:于欲贪染与寻思麤重者,先由不净观与数息观,平息身心之麤动而渐次修观,此依止修观法为最为普遍之修习法。

( 二 ) 依观修止:于法善观与薄尘者,观察五蕴、六处之集、灭、味、患、出离如实作观,使身心沉淀止息,而渐次相应于止。

( 三 ) 止与观一双统修:止能增上观;观亦能增上止,止与观交互修习增上,而达于止观平衡之统合修习,前二之修止观法,如果相互淳熟后亦能达此止与观一双统修。

( 四 ) 意离于法之掉举:此一方法为禅定 ( 止 ) 不深厚,但意志力坚强坚固,远离对五蕴、六入处法之掉举,安住正持而专注一趣,此为须深盗法中未有四禅八定之慧解脱阿罗汉所修习。

由上四支止观修习法,不论是谁,明示得阿罗汉者,悉是由此等四支,或其随一,皆能成就解脱生死轮回之无生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渡法师:《止观》
增长闻慧、思慧、修慧十方便法
《宣隆内观禅法》(宣隆寺·华那大师)
唯识三十颂
《 心的训练 | 上篇 》(全文版)
《心的训练》(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