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误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现在主流的理解是,老百姓只要他们去做就行了,不需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成了批判孔子愚民的一个证据。我完全不认同这样的理解。儒学号称内圣外王之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离开内圣的角度,即如何认识人的本质。

        为什么民不可使知之呢?因为知有两种,一种是真知,一种是经验之知。只有真知才能认识人的本质,经验之知是狭隘的,无法认识人的本质。孔子提倡的就是真知,反对的是经验之知。大部分人的认知就是经验之知,经验之知各不相同,成为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孔子的理想是天下大同,大同就必须建立在人们的真知之上,真知是普遍的唯一的,是人的本质也是存在的本质,是对生命实在的回归。孔子的愿望是人们都能达到这样的真知,所以要反对经验之知。但人们是生活在日常经验之中的,人们缺乏深刻的反省能力,必定会陷入经验世界不能自拔。怎么办呢?只有遵循圣人的教化,依照圣人指示的道路而行,如此方能进入真知之域。

        让充满了欲望的芸芸众生去独立思考,领悟存在的奥妙,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大众的思考必定是肤浅的。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彻底达到了真知,所以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在否定了大众经验之知的偏狭之后,为什么不能让大众直接领悟真知,而要让他们在不明白的情况下先走下去呢?搞懂了再走不行吗?这体现了圣人的苦心。真知没法搞懂,它超越了一切经验,它是一种全观,虽然它就在日常生活中,但它是普遍存在,而大众的思维只是盲人摸象,大众跳不出经验世界,所以也就无法理解真知。真知不是靠理解,理解靠的都是经验。真知必须摆脱一切经验,一切经验都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经验都是狭隘的。真知就是反经验的,只有超越一切经验,真知才会出现。真知无法通过语言准确表述,语言就是经验的产物。真知不是不可知,真知是非经验之知,所以它说不明白,但它可以被感悟,感悟的当下就是契入存在的本质,那么真知就出现了。

        民可使由之,不需要想那么多,只要照着做就行了,再怎么想也出不了经验的范畴,越想越糊涂,反而会误入种种歧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火候到了,就会豁然开朗,真知就这样获得了。所以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让大众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读书上学吗?那只是通识教育,与孔子所谓的真知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谁认为孔子反对民众获得教育和知识,那是根本没有明白孔子说的知指的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洞宾秘注《道德经》——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吕洞宾秘注《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不要轻易做圣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多个老子与一个老子
阅读笔记 道德经 71-73章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