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是运动员,心才是裁判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是心脑不分,从而使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当心脑不一致时,会导致自已犯错,轻则让自己诸事不顺与痛苦,重则自毁人生。

头脑本来是工具,但一旦你认为我就等于头脑。那头脑就会变成主人,它会去评判你的言行并指导你的言行。

头脑思维的价值在于分析,也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是怎么运作的。但它最容易犯的问题是评判,而这种评判常常是以小我为中心的,现实生活中自私自利者大有人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也不是少数,这样,当你的自我私利与天理和公利一致时没有问题,但二者产生冲突时问题就来了,轻则会使自已处处受挫与自我痛苦,重则会使你自毁人生。

身之主宰谓之心,心才是你的主人,才具备裁判的资格。王阳明心学三个核心给我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与路径。1.心即理。或者说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格物致良知。3.知行合一。

儒家倡“存心养性”,道家崇“修心炼性”,佛家提“明心见性”,三者都是强调养清静之心。此心是人一身之主宰,人的外在视听言动都受此控制。所以,人之心常清静则精神安宁,从这种途经去养生就可延年益寿;反之,“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养生先养心!

心是灵魂的居所。用心思考是真我,用脑思考是小我。格物致良知是去小我留真我。生命的秘密在于:在你死亡之前死亡一并发现原来根本没有死亡。

上段话里死亡分别代表着:小我的死亡,肉体的死亡,真我的死亡。在死亡之前死亡是说小我会在你肉身死亡之前死亡,你带不走那些荣华富贵,带不走身份这些不真实的东西。发现原来根本没有死亡是说肉身的死亡并不能让你真我本体死之,它是一股你内心的真实力量,不生不灭。精神与灵魂永恒。

小我无止境,小我拼命追求财富,成功,权力,名望。这样他们能自我感觉良好,但内在的空虚依然存在,因为小我是一种衍生出来的自我感觉,所以它需要认同于外在事物,它需要不断地被维护和喂养。然而,当死亡来临时会带走所有不能代表你的东西。

现实的指导意义是:当我们在起心动念与言行前,如果能反问自己,你的言行是否符合良知,是小我还是真我?让良知和真我来裁判与指导你的言行。大脑当运动员,心才是裁判!

当我们在追求财务自由,人身自由时,别忘了灵魂自由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手西江月 右手破阵子
善良,公义。智慧。
人生是一次灵魂的修炼
听王德峰教授讲,什么叫做良知乃是天理,头脑和心是两码事
人善恶的由来及心灵伤害
《头脑、心和灵魂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