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林胜利纪念柱与俾斯麦的德国统一战争三部曲

勃兰登堡门向西,沿著名的六月十七日大街(Straße des 17. Juni)约两公里,还有个柏林的地标建筑,胜利纪念柱。

我在柏林的几天,曾数次从这里经过,包括开车和走路。胜利纪念柱位于五条大街交汇处的环岛中央,如果想近看和登顶的话,需要从地下道过去。先从周围看起。

这是从空中俯瞰纪念柱及环岛,被称作大角星广场(Große Stern)。(图片源自网络)

纪念柱北面道路外侧有个公园,三座人物雕像纪念碑,都与纪念柱有很大的关系。

这位就是普鲁士著名的军事家、元帅,毛奇,或者应该叫老毛奇,因为他的侄子后来也成了德意志的总参谋长,叫小毛奇,不过声望和能力比起叔叔来,差距还是不下的。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1800-1891),普鲁士总参谋长(德国统一后任德国总参谋长,陆军元帅)。

Moltke按照现在的译法通常译作莫尔特克,而毛奇可能是百年前的叫法一直延续下来,似乎成了他们叔侄二人的专用名字了。

老毛奇曾参与和指挥过普丹、普奥和普法这三次战争(这三次战争都与这里的纪念柱有关系),尤其是普法战争中的色当战役,居功至伟,直接导致德意志统一(德意志第二帝国),战后获封伯爵和元帅。

毛奇的西侧,是普鲁士的政治家、军事改革家、普鲁士国防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Albrecht von Roon,1803-1879)。

罗恩做过普鲁士王子(威廉一世的侄子)的教师,所以他与威廉王子(日后的普鲁士国王和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相识最早,毛奇和俾斯麦都是他介绍给威廉一世的,特别是在1862年普鲁士宪政危机时,正是罗恩向普鲁士国王威廉极力推荐了他的好友俾斯麦出任首相,不久,俾斯麦就在议会发表了他那著名的“铁血演讲”。

毛奇和罗恩像再往北,就是著名的俾斯麦纪念碑,俾斯麦下方有四个寓言人物。罗恩、毛奇和俾斯麦号称是德国统一的三驾马车,当然作用最大的还是当属俾斯麦。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1898),这位现代德国的缔造者,此处真的不适合再展开多说了。德国各地几乎都有他的雕像。

大家对俾斯麦的铁血政策都非常熟悉,但他生前却一直努力控制及防止德国走向军国主义路线。俾斯麦的伟大在于他永远能正确地掌控做事情的度,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动战争,什么时候需要和平。

2005年德国百位名人评选中,俾斯麦位列第九。

准备从地下道过去近看。

胜利女神的背影,右手持月桂花冠,左手权杖上方是铁十字勋章,和勃兰登堡门战车上的胜利女神一样,女神也被安上了翅膀。

四方基座上,有一圈红色大理石柱环绕的圆形柱廊。

柱廊内有一组马赛克彩画,是按照威廉一世的要求,由德国历史题材画家安东·亚历山大·冯·维尔纳(Anton Alexander von Werner,1843-1915)创作,由一家威尼斯公司制作成玻璃马赛克画,画的主题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和德国统一。

附近有路边收费停车场,一辆奔驰老爷面包车,已经很少见了,上面的广告是一家主要涉及交通法的律师事务所。看来这车就是用来吸引眼球打广告的。

从地下通道穿过,上来就是纪念柱。胜利女神正脸的方向,应该算是正面,向西朝着夏洛腾堡宫的方向。

胜利纪念柱(Siegessäule,Victory Column)最初是为了纪念1864年的普丹战争胜利,由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提议建造,建造过程中,又发生了两次战争,即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71年的普法战争,所以纪念柱就成了这三次战争的胜利纪念柱。

1873年的9月2日,色当战役胜利的第三年纪念日,胜利纪念柱正式落成。

纪念柱最初的位置是在当时的国王广场,现在叫共和广场(国会大厦前)。

1939年,希特勒搞了一个名为“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的柏林重建运动,纪念柱连同俾斯麦、毛奇和罗恩的三座雕像一起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纪念柱顶上,是金色的胜利女神像,是普法战争胜利后加上去的。

女神像下面,是个360的小观景台,高50.66米,稍后将爬上去。

纪念柱的柱鼓一共有四节,石材是来自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地区的奥伯恩基兴(Obernkirchen,汉诺威往西几十公里)的砂岩。柱子上的竖槽很有古希腊石柱的意思。最下方的(第四个)柱鼓,是1939年迁移到这里时增加的,增加后的纪念柱总高67米。

四节柱子上的镀金装饰,是60根从三次战争中缴获的炮管,炮管由古希腊象征胜利的镀金月桂花环缠绕连接。

纪念柱下方的正方形基座,四面共有四组铜浮雕,分别与三次战争有关系。浮雕所用的铜,都是用几次战役中缴获的大炮熔炼得来的。

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地下人行通道,避免了行人与机动车的交叉。

四组浮雕及相关历史的简单介绍,下面按时间顺序介绍一下。

我们先从第一组浮雕说起,讲述的是1864年的普丹战争。(以下为付费内容,请见同名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对德国统一贡献巨大,却远不如俾斯麦和毛奇著名
有位帝国开创者65岁当国王,75岁当皇帝,81岁中弹不死,91岁寿终
浅谈德意志帝国的诞生
俾斯麦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铁血的统一道路(3)
铁血宰相俾斯麦--一战德国的崛起
钮先钟:德国名将老毛奇元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