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常腹泻、失眠,是不是体内湿邪在作乱,试试中药茯苓!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味利水消肿的中药,茯苓。其出自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它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产于云南的茯苓,由于其质量比较好,为道地药材,又名“云苓”。

茯苓味甘、淡,性为平行,归经归心经、脾经、肾经。由于味甘可以补益,既可以治疗正气虚弱;味淡可以渗、可以利,具有渗湿、利水的功效,所以茯苓的第一个作用是利水渗湿,由于其既可以扶正又可以利水,具有利水而不伤正气的特点,是利水消肿的要药,其性为平,故可以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证。治疗水湿内停于体内的水肿、小便不利经常配伍利水消肿的泽泻、猪苓、白术等药物,例如《五苓散》。如果由于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可见,畏寒肢冷、心悸、腰痛、腹泻、腰以下浮肿明显,可配伍温肾助阳附子、温阳散寒的生姜等药物,例如《真武汤》。

茯苓的第二个作用可以治疗痰饮证,由于本品可以利水渗湿,使湿邪无所聚集,所以痰无法生成。例如患者平时体虚,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受损,水湿内停,聚湿成痰,导致出现中阳不足之痰饮证,症状可见胸部及胁肋不胀满不适感、头晕目眩、心慌、咳嗽气短等症状。可用茯苓配伍温阳化气的桂枝、健脾燥湿的白术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比如《苓桂术甘汤》。

茯苓的第三个作用可以健脾利湿而止泄,茯苓归脾经,故擅长治疗脾气虚弱、湿邪强盛引起的腹泻,症状可见肠鸣腹泻、饮食不能消化、胸及胃脘部胀满不适、全身乏力、面色萎黄,既我们经常说的慢性肠胃炎,可以用茯苓配伍健脾利湿的人参、白术,健脾益气止泄的山药、莲子肉;醒脾和胃的砂仁等药物,例如《参苓白术散》。

茯苓的第四的作用是可以宁心安神,茯苓既可以健脾又可以宁心安神,可以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引起的心慌、失眠、健忘等疾病,可伴有全身乏力、饮食减少、面色萎黄、盗汗等症状。可以用茯苓配伍补脾益气的人参、黄芪、白术,补养心血的当归、龙眼肉,宁心安神的酸枣仁、远志等药物,比如《归脾汤》。

茯苓的一般煎服的用量为9~15g,而对于虚寒精滑的患者禁止使用。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个茯苓粥的做法,可以起到健脾祛湿、宁心安神的作用,方法如下:取茯苓15克,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大枣6枚,加适量大米及水,用砂锅大火开后文火慢煮,直至粥煮到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中药:熟悉一下“健脾利水”的茯苓,有哪些特点要掌握
茯苓
用什么泡水喝除湿气?
茯苓 茯苓膏 保肝 利湿 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增强免疫力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简介-美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