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师院学生会“无手机课堂”倡议引学生围观

  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黄静 实习生 赵秀兰 潘倩彩)以前,大家形容课堂用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现在是“短信声,QQ声,游戏声,声声不息。”随着手机普及,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经成为了常态。近日,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提出“无手机课堂”的倡议书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到底大学生是否要带手机去上课成了议论焦点。

  发出倡议 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

  8日上午,记者在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看到了贴出来的“无手机课堂”倡议书,落款是校学生会。这份倡议书贴在显眼的位置,因此引来了很多学生围观。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席黄日龙。黄日龙说,发起这个“无手机课堂”的活动也是酝酿已久,前段时间他们在网上看到有成功的案例,于是就将这个想法向学校反映,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们开始着手做了。黄日龙还说,9月29日,学校的学生会主持一个倡议会,主要邀请了2014级新生各班的班长、学习委员、新生代表等代表,介绍了这次活动,在会议末尾,学生会还发动到场人员在横幅上签名。黄日龙说,他们将在学校的二级学院试点一个班级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放置手机收纳盒,鼓励学生在课前自愿将手机放入盒中并进行登记,课后即可取回。还通过拉横幅宣传的形式,在校园内主要人流聚集的校道,设点号召同学在横幅上签字,共同提倡无手机课堂。

  学生围观 有人点赞有人拍砖

  记者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30名在校大学生中,八成以上的学生表示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在问道上课用手机都做些什么的时候,很多人的回答是“上QQ和微信,刷微博”。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沈同学说,班上很多同学甚至还下载了视频在课堂上看。广西民族大学大三的杨同学说:“其实,上课玩手机很影响学习,心思都不在课堂了;周围同学也会受你的影响跟着玩。但是不带手机,也会担心错过紧急电话。”

  对于倡导的“无手机课堂”,来自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大三的黄同学说:“不拿手机去上课不仅可以提高课堂上学习效率,也可以排除自己上课玩手机的想法。”不少学生对“无手机课堂”是点赞的,但是也有同学对此提出相反的看法。“我觉得这可能也只是个形式,真正实行起来,我觉得配合的人不会很多。”来自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大二的周同学说,也许活动结束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了。来自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叶同学也提出,学生上课玩手机很多时候也是看课程内容,如果老师上的课很有意思或者是很重要的话,估计也没多少同学会玩手机。

  老师声音 学生自觉是关键

  作为这次“无手机课堂”活动的指导老师,广西师范学院团委书记梁亮表示,学校之所以会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其实是根据在校生课堂玩手机这个普遍现象而提出的,不过这个活动只是倡议,真正能做下去,还需要学生们自觉,而不是一种形式而已。

  那么对于学生发起的“无手机课堂”,任课的老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老师陈亚旭表示,对于开展的“无手机课堂”活动,他非常支持,因为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会影响教学质量,“当然在信息时代要实行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需要观察。”广西师范学院的老师梁颖涛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该活动的出发点很好,但是老师要从中进行自我思考,如何上好课,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上。另外,学校在活动设计方面也要合理,“如果学生真有急事该怎么办?上课途中如果收上来的手机响了,老师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还需要好好考量一下。”梁老师说道。

  校学生会发出“无手机课堂”倡议书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昔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今“短信声,QQ声,游戏声,声声不息”。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影响了学习环境,破坏了良好的学风。美丽师院育桃李英才,优良学风需你我共建。

  为加强校园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校学生会向广大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上课、自习时自觉关闭手机或设成静音,把宁静还给课堂。这既是对老师、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和文明课堂的尊重。

  2.党员、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团干等应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带头上课关闭手机或者不使用手机,并对其他同学进行监督和劝导。

  3.上课认真听课,积极参加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4.争做“无手机课堂”班级,全体同学上课、自习不使用手机,形成班级公约,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共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拒手机课堂,促优良学风,我们在行动!让无手机课堂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目标,让无手机课堂成为每个同学实际的行动。

  编辑有话说 《“无手机课堂”倡议书》 看学生的 也要看老师的

  看到《“无手机课堂”倡议书》,大学生手机控们颤抖了吧!

  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提出的这个倡议看上去挺美,但是如果现在就说它是治疗那些五花八门的课堂不专心“病症”的良方,或许还为时太早,因为我们还得观察它最终的“疗效”如何。

  如今越来越普及的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必需品”。看看大学生们被手机绑架的生活:他们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刷微博、看小说、看视频……即使上课也机不离身。这种风气着实不好,除了降低自己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偶尔一个来电接听,或者低头回复微信,肯定是破坏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学生会倡议“无手机课堂”,这想法是挺好的。但愿学生们不是贪图一时的新鲜感,而是能“洗心革面”,真正把心从手机转移到课堂上来,这也是考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不过,课堂上剔除了手机,学生就不会开小差了吗?以前没有手机的年代,老师在课堂上不也是收缴过小人书之类的吗。要学生“收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教学内容,需要老师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否则无手机课堂也只不过是拴住了学生的身,难留他们的心。也有教育人士曾经提道:“课堂上没有手机的打扰,可以让教师专心讲课,也可有效防止学生受到手机的诱惑。不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课堂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不应把手机当做课堂的干扰机,而应把手机当做课堂的增效机。”因此,智能手机时代也考验着教育的大智慧。 (刘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课堂拒绝手机倡议书
媒体:学生会去功利化 还要追问产生这些现象原因|学生会|功利化|初衷
上课拖堂面面观
广州大学校友会
竞选学生部长
大学参加学生会有什么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