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雁山公园——桂林记忆之五

  

     早些年我的几位中学女同学相约去桂林的雁山园旅游,发了些照片给我,在班级的博客上也写了篇文章,叫《游雁山园》,引发了我对这个公园的一些记忆。

    雁山园以前叫雁山公园,当中的“雁”字,桂林人不读yan,读an,第二声,因为我老家是临桂会仙的,跟白崇禧一个乡,会仙路口离雁山公园很近,所以从小就知道这一点。过去雁山园也叫西林园,位于桂林南郊雁山镇,原是一座集山光水色自然韵味的古典私家园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过两次,一次是看“水牢”,搞忆苦思甜,记得是一位姓韦的老大爷给我们介绍这里的地主庄园(应该就是指这个私家园林),讲恶霸地主如何如何剥削农民、残害农民,把不交租的农民关进水牢。

     这个庄园是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广西团练总办唐仁及其子唐岳兴建的,距今已经有140多年历史了,公元1911年清代两广总督岑春煊以纹银4万两买下此园,改名“雁山公园”。岑春煊是广西西林人,所以也又有人称岑春煊为岑西林,这就是“西林园”名字的来由。西林园作为两广总督的私人花园,岑春煊在此花费了大量心血造园,今天园中修复的清代式样园林建筑,就是岑春煊的手笔。岑春煊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园中有岑春煊遗像石刻及手迹石刻,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2015年1月,我去过一次岑春煊的老家。岑春煊1861年5月出生于广西泗城府西林县那劳村,岑家在村里建了一个宫保府,宫保府建筑为三进院落,砖木结构建筑。前进面阔3间,后进5间,叠梁式梁架,硬山顶,盖青瓦。柱、梁枋、檐板均绘人物山水彩画,门额悬雕有九龙的“宫保府”横匾。门前立照壁,左右置石狮,外有围墙,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现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旁边一个“旧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偏僻的百色市的一个县里,有着这样的历史建筑,真是没能想到。西林县在广西的最西头,当地人戏称是“广西省委(尾)”。在宫保府,县里的一位姓岑的文联主席,带我们参观并详细介绍了岑家的历史。
 
 
 
    岑主席是岑家的后人,是个高产作家,几乎每几天都会在QQ空间上发表一篇文章,他还送给我们他的一本专辑。他请我们在宫保府”街上吃了一顿地地道道的当地农家餐,那土鸡真的是很正宗。当地的麻鸭在广西也非常有名,在县城里最好吃的早餐就是麻鸭粉,送给客人的礼物,当然少不了一盒麻鸭蛋。

    扯远了,继续说我们的的雁山园。有一次是学校组织拉练(应该是小学戴帽的中学一年级了),从学校出发到雁山,在此住了一宿,第二天返回桂林。去的路上没有什么印象了,就知道马路上还有铁轨通过,在靠近良丰的地方路边有一个雷达站,回来的时候觉得很累,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指挥官叫我们在路边树林里“休息一下”。其实雁山这地方我还来过几次,我老家是会仙的,从桂林到会仙,就要从距雁山不远的良风镇的会仙路口转进去,跟着农村的大人们也到过雁山镇几次,雁山当地的土话和会仙的土话是一样的。

    雁山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公园附近有一座小石山和两座不是很高的山岭,从某个合适角度看,三个山岭组成了一只展开双翅的大雁形象,可能雁山就此得名吧。当然,雁山当地也有一些美丽的传说,那都是人们编出来。我看最靠谱的还是那三座山岭组成的形象造型。记不清是那一次了,在雁山时活动时有人带我们去看了这组造型,可惜那时没有相机把它拍下来。

 

    一条清清的小溪从雁山园中流过,人们把它叫做相思江,江上有一座桥叫相思桥。下面这张照片是上世纪三、四年代雁山公园的相思桥,后一张是近几年拍的。当地有首民谣唱道:“一段仙河落园中,路绕围墙无处通,终年四季常流水,来无源头去无踪。”根据其来去无踪的特点,又有人称相思江其为“飞来河”。

 
 
    雁山园内有两座山,一座叫乳钟山,另一座叫方竹山,两山隔水对望,相思江蜿蜒曲折,碧云湖莲荷竞艳,亭台楼榭错落和谐,甚得天趣。民国二十四年,我们的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在这里创办了广西省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来广西大学、广西农学院、广西桂林农校等又相继将此用作校舍。农学院在58年搬到南宁后,全校师生齐奋战挖了一个人工湖,把它命名为碧云湖,也就是那年我们中学部分同学在西大聚会时,郑小带领做优美姿势照相的那个湖,大家还记得吗?
 

     这次在雁山的碧云湖畔,又有人重演这种优美姿势了:


   

    有一年我到雁山免试农校的保送生(农校就设在公园内,那是还未作为公园管理,进出不收钱的),一进门就看见我的一位大学时同系的同学,他家就住在门口像是值班室的房间里,我专门去看了碧云湖,碧云湖心建有水榭,湖畔建有涵通楼,楼东为碧云湖舫,楼西为澄研阁,间有长廊贯连。皆红砖壁瓦,红柱红窗,通谓之红楼。红楼都是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不亚于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景致。这次我和另一位老师转到了山后,看到一个大大的山洞,洞口种了一些桃花,山洞尽头往下有一小洞通往山前,这里就是所谓的“水牢”。

   

    里面一些办公室和教室,不知是以前广西大学留下的还是新建的,保存的还蛮好的,记得我们当年拉练时就睡在这样的教室里,我们拉练是带了背包的,就把木地板当成床铺了,房间外就是山林,当晚睡得怎么样,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还有一次我去农气站调研,就在公园后面,我的大学的班长在这里当站长,但我经过公园门口没进去,还有一次是带85级干部进修班的同学到农气站参观实习,这次带同学进了雁山公园,专门上了有水牢的那座山,其实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山,是乳钟山还是方竹山,当时想当然公园有条相思江,山下有棵相思树,当然这座山就叫相思山,山上那洞就叫相思洞了。这次同学去游览,我查资料现在搞清楚这座山原来叫方竹山,洞真的叫相思洞。相思洞又叫桃源洞,洞分两层,南北贯穿,上层有岑春煊手迹《石园记》及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的石刻。岑记曰:“山水纯乎天,花树历久亦几于天,亭台之宜则称于天。耕则有田,渔则有池”;洞的下层有清泉涌出,因洞得名叫相思江。山洞内有一好大的洞厅,豁然明朗,高达十余米,可汇集千余人,岩溶堆积披挂,形态各异,琳琅满目,石壁上刻画有佛像数百幅,当时免试保送生时没有照相机,上次就想去补照,但没进去。

    相思江在园内蜿蜒流过,其中有一座石桥旁有一水池叫相思池,池边建有一凉亭,应该叫相思亭吧,亭边有一株古老的树(可惜不是相思树,应该是樟树)。相思池青绿深澈,碧波粼粼,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的鱼。记得那年我们把饼干、米饭丢到水里,引得大群的鱼儿来争食。那一次记不得是坐做什么车去的了,中餐是自己带的,我好像带的是糯米饭,用大口盅装的,还放一快豆腐乳,别的同学有的带的是饼干、面包的,我好羡慕他们,但以后的活动,我又觉得在外带的炒饭是最好吃的。

    现在来说说相思树,公园内树种很多,比较有名的是红豆、丹桂和方竹,红豆树的豆荚长在高高的红豆树上,在我现在的学校新碧云湖边也种有一些红豆,一般三年才结一次果,所以这种树又叫相思树,豆也叫相思豆,古诗中著名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说的就这种豆。胡适先生当年在这里写过一首小诗“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下相思洞(我以为应该是树字,但从同学的照片确实是洞字),三年结子不嫌迟,一夜相思叫人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岭南第一名园雁山园风光欣赏
广西桂林象山公园
2023年第三十七次出行--广西桂林银子洞(2)
广西桂林短裙半价公园拥趸者众多
【武宣记忆】桂林雁山考察纪实
2013.11.05 广西 桂林 伏波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