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五台山龙泉寺令公塔(宋代)

山西五台山龙泉寺令公塔(宋代)  

2013-02-16 16:11:48|  分类: 中华古塔 |  标签:宋塔;砖塔   |字号 订阅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忻州五台山龙泉寺令公塔

 

年代:宋代;形制特点:六角三级砖塔,高十二米;现状:塔刹残缺,塔体多处裂痕,需维修

 

       令公塔在山西忻州五台山龙泉寺西北里许一山岗上,塔高十二米,六角三级砖结构。令公是北宋名将杨业。杨业以身殉国后被宋天子追封为太师中书令,令公是古代对中书令尊称,故后人管此塔叫令公塔。

 

 

宋代令公塔赏析

 

       2010年8月12日,忻州当地记者拍摄到山西五台山龙泉寺西的宋代名将杨业的墓塔一组照片(见下图)。  

  

        令公塔呈六角形,基座27米,塔身为磨砖砌筑的实心塔,三层密檐式,通高约12米,每层为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和檐口,是五台山古塔建筑中的孤例。

 

       从墓塔上可以看到精美的宋代磨砖雕刻在千年之后风采依旧,但在历经风霜雨雪之后,塔顶已经开始坍塌,成为蒿草的“园地”,塔身已经多处裂痕,亟需维修。

 

 

 

 

 

        令公塔是杨家后代为保存杨业(死后被追封为中书令)遗骨在晋北所建72座谜塔之一(其他71座塔已经全部倒毁),经专家考证后为杨业灵骨塔。据了解,几年前有杨家后人欲在该塔附近重新修建太平兴国寺以纪念杨业第五子杨五郎,并在塔的附近举行了奠基仪式。(据忻州传媒网2010年8月13日/图文:高峰毅 焦瑾琦)

 

附录:杨家72座墓塔 


       公元九八零年,杨业为代州刺史。辽军十万人侵雁门,杨业布重兵把守雁门榏道口,又亲率精兵千骑,飞速迂回到雁门榏道北口,将辽军包围在几十里长的峡谷,一举歼灭。从此,杨业被誉为“杨无敌”,使辽军闻风丧胆。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宋军大举北伐,在主帅潘仁美和监军王先错误指挥下,杨业孤军被陷于陈家谷口(今塑县南)重伤被俘,绝食而死,年约六十岁左右。辽邦萧太后将杨业骨放在红羊洞中。其实这是萧太后诡计,她为预防杨家将盗骨,将真骨密藏在幽州城内望乡台。孟良果然中计,将放在红羊洞中假骨盗回。宋景德二年(1005)初,宋真宗与萧太后订立“檀渊之盟”后,孟良借护送北番君归境之机,装作番人这才盗回杨业真骨。在五台山出家杨五郎准备建骨塔时,却听说其仇人潘仁美盗骨是要使老令公暴骨余野,破坏杨家风水;萧太后派人来盗骨是要用老令公之骨作镇国之宝,镇邪风,显国威。五郎非常着急,有人出点子,让他仿效曹操七十二疑冢法,使人真假难分。传说曹操怕死后有人掘他坟墓,就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座疑冢。因此,百姓和各寺僧众捐钱建了七十二座瘗骨塔,让杨五郎挑选一塔,秘密埋葬,使盗骨人找不到真骨到底葬在哪座塔下。事实也正是这样,别说盗骨人找不到杨业真骨,就连杨家后代也无法知晓。


       杨业世孙大都散居在山西雁门关以南各县。从杨业算起已近四十代。民国初年,杨业世孙们来五台山做过调查,他们认为杨业骨就埋在今龙泉寺西北里许这座令公塔下,理由有二:


       七十二座瘗骨塔,由于年久失修,有七十一座只剩下塔基或连塔基都荡然无存,只有这座塔巍然耸立。其所以能存在,是由于建造此塔时用了特殊材料,并精工细做,否则会像其他七十一座塔一样早已不存。这是理由之一;理由之二,在七十二座塔中,唯有这座塔建在风水宝地上。瞧,此塔居高临下,周围九道山冈象征杨业的七子二女,似九条小龙一样,争先恐后向这里飞来,杨老令公高卧在这山坡上便可“望子成龙”。按风水先生说法,这是一块真正风水宝地,所以杨五郎选择这个地方葬父骨。两个理由,杨业世孙们便确定此塔是杨业骨塔,并在塔旁用砖砌一碑龛,内刻“杨令公之墓塔”,落款日期:民国六年(1917)五月。


       此塔孤立山坡,貌不惊人,但杨业精忠报国精神使人难以忘怀。明代高僧镇澄法师赞曰:“山色苍苍锁暮烟,令公遗塔白云边。将军忠义乾坤并,千古清标尚凛然”。碑龛背后这首诗是对杨业评价,也是对杨业歌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山西的民国佛塔
五台山 龙泉寺
五台山龙泉寺
“寺塔的海洋”之--- 令公塔
山西忻州篇(五台山)
国家五A级:山西忻州 五台山景区(56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