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寿在于静养,与运动没有关系?错!这样运动有助延长寿命

长寿不在于运动,而在于静养?

长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向往的事情。从古至今,上至皇权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希望自己寿与天齐。因此古往今来,我们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尽可能多活在这个繁华的世间。

总有人说,我们一辈子的心跳次数有限,而心率和寿命成反比,运动导致心率加快,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分裂和老化必然也会加快?正是因为网传的这些知识,让患有高血压的老王直接不敢运动了。生怕增加运动量之后,自己的寿命好像就短了许多。那么这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心率与寿命究竟有何关系?

从1997年到2005年开始,科学界确实陆续有研究提到心率和寿命成反比。也就是说,心率越慢,寿命就越长;反之,心率越快,寿命就越短。咋一看,或许好像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缺乏大规模统计资料的,再加上影响寿命的因素多种多样,一直并未被主流科学界所认可。举例来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很高,但并没有任何数据证明,日本人的心跳比较慢。

此外,如果要确定一个人的心跳最多到几次,必须从出生或胎儿开始有心跳开始计算,测量直到死亡的心跳数,并要搜集数百、甚至数千个资料,才能算出人一生的平均心跳数,再去推论心跳数是否有上限或下限。

换言之,我们一辈子心跳次数有限并无实证研究基础。其实在医学上,并不一定心率越慢,寿命就越长,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服用降低心率的药物,或是心脏出问题,导致心跳很慢,在这些情况下,心率慢却不代表寿命就越长。

很显然,心率与寿命并不是成反比关系。此外,影响寿命的因素很多,和基因、生活习惯也有关,心跳不是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也不能与野生动物类比,所以将人与动物类比来推论降低心跳才能长寿,这绝对是错误的推理。

寿命与运动又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在动物界以乌龟较为长寿,而狮子、老虎的寿命却非常短暂。此外,再看看全世界的体育运动员,调查数据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55岁。相反,全世界的长寿人群都是相对运动较少的职业。这是不是正与传言的说法不谋而合,运动会增加心跳,而心跳快的人寿命较短,因此不建议运动。

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国人民平均寿命,喜欢运动的澳洲人是全世界第四,总体预期寿命82.8岁。有许多因素影响平均寿命,比如整体健康状况、医疗状况、营养状况等等,不能只从运动跟静养来看。 实际上,我们的心脏每次收缩会打出血液,为了打出足够的血量供应身体运作,会需要增加心跳速率,但长期有运动习惯的朋友,心脏输出功能较强较好,不需要增加心跳次数。

规律运动已经被研究证实能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跳次数,也能增加心脏收缩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运动能降低休息时候的心率。换言之,运动当下虽然心跳加速,但是有运动习惯的人,在休息时候的心跳次数反而较低、血压也会稳定。

另一方面,科学界并没有任何研究指出在健康的人身上,运动会导致寿命减少。而且我们老年之后,在运动训练下,心脏肌肉只有越来越强壮,不会走向凋亡、死亡。相反,没有运动的人,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机会很高,寿命也不会比有运动的人长。

想要长寿,这样运动有助于延长寿命

2012年一项针对13篇长期追踪研究进行文献回顾指出,相较于活动不足者,从事规律身体活动者的平均寿命多了0.4至6.9年。另外,2019年也有研究发现,相较于低身体活动量者,中等活动量与高活动量者分别多了3.88年与4.51年的平均寿命。因此可知,一般人每周至少从事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延长寿命。此外研究还证实,运动后血压会降低、心脏负荷也会降低。运动越多,胆固醇降低,血管比较不会堵塞,血糖比较平稳,糖尿病的危害比较少。

首先,运动应该依据我们每个人的体能状况不同,适合的运动种类、强度、时间就因人而异,要看本身整体健康的状况、体能的状况,也和年纪相关。实际上,运动是有利有弊的,而其中最大的诀窍便是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在运动时不能一味强调多运动,而是应该讲究适度运动,毕竟适合自己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

其次,如果本身有慢性疾病,可以咨询医师进行什么运动比较适合。很多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医师也是建议规律运动。因此,肝、肾脏慢性病患者,视体能状况进行适合的运动,对慢性病的控制有所帮助。实际上,临床上都会建议大家应衡量身体和体力状况,维持运动习惯,就算是癌症病友、心脏病患或脊椎手术者,都鼓励应该要运动。

第三点,如果是扭伤、肌肉发炎的朋友,在前期当然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之后,让扭伤或肌肉发炎恢复后,再开始运动训练。又比如如果是心肌梗塞、心脏发炎的朋友,可能需要短时间的静养。在静养的期间,我们可以让自己心脏内部的功能稳定,避免发生严重的心律不齐。但是过了急性期,仍需要进行心肺训练来改善器官的功能。

第四点,运动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应该是规律的。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能够逐渐发展我们运动的信心,更能让我们继续坚持下去。而对于初学者,我们一定要获得家人和亲友的支持。因为运动训练是一系列面对压力、 适应和成长的过程, 若是本身心态不正确, 或许是过去运动经验较差, 通常较难克服初期参与运动的挫折感, 若夫妻、 兄弟姊妹、 好朋友一起锻炼通常更能维持。

第五点,运动的形式、方法以及运动场所要选对。大部分人刚开始运动时, 都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 就像是在寻找娱乐自己的方法,但这样却往往忽略身体真正需求, 导致无法切实地改善健康。如果使用科学的方式,根据自己状况去训练, 一周两次就能有很好的成果。此外,运动如同汽车进行维修和加油,需要依照自己的生理时钟安排, 建立稳定的运动时间, 如果训练地点不便利, 自然会影响运动意愿。如果选择重量训练,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受到伤害。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寿命的长寿也是各自不一样的。其实,想要延长寿命,除了正确运动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变饮食和生活。或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健康到老,从而实现长寿的梦想。 #健康科普大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头条
心率慢,人长寿!医生教你5个方法,让心率慢下来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200万人研究发现: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相关
符合3个以上大多数健康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这10大特征,有3个就长命百岁!
心跳多少死的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