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十问不惑
喜好喜好欢迎你光临本馆
四十问不惑
中国人历来惯于用年龄的整数划分生命段落,不知不觉间,今天,本人已年届四旬了。子曰:四十不惑。站在“而立”与“不惑”交替的关口,难免会左顾右盼,环顾四周,整理心情。         粗一看,人依旧,景未变。只是,片刻间,心中飘过一丝淡淡的失落。陡然间,发现孔老先生所谓的“不惑”没有如期降临;陡然间,发现旧日曾经梦想的成长竟然是一种慢慢老去;陡然间,发现时光已经随昨日秋风般悄悄地流逝走远。
于是,认真地品味“不惑”这个词,品味“不惑”之本意。依古人云,“不惑”是一把尺、一杆称,是判断、是辨识,也是信仰、道德;至当下,“不惑”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表现。的确,年届四旬之人,当“不惑”了。数过四季轮回,看过风起云涌,经过风雨洗礼,观过尘埃起伏,吃过五谷杂粮,听过阳春白雪,历过喜怒哀乐。“经历”虽不是“资历”,但也是一种无法抹去的记忆。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人生造就不同的“不惑”。有人读了“万卷书”,有人行了“千里路”;有人吃过“苦中苦”,有人享过“福中福”;有人“富甲一方”,有人“一贫如洗”。 冥冥中一种知觉,“不惑”这东西,离自己很远,离自己也很近。
四十“不惑”,当需“问惑”。一问为“自省”,观己“不惑”是否符合公心公理,背弃时代潮流,看问题“一孔之见”以偏概全;二问为“自量”,察己“不惑”有无违背良心道德,凭借经验习惯思考,标尺砝码偏差结果失准;三问为“自得”,觅己“不惑”当读古今文章且弃拾人牙慧,行忠孝仁义立志聚沙成塔,越千山万水敢披荆棘抢险滩。
时下,有学者呼吁:国学兴,道德兴。大凡国人皆尚中庸之道,四十岁之人求“不惑”,记诸子教诲,晓文史哲理。做人,光风霁月;做事,焚膏继晷;尽忠,殚精竭虑;尽孝,义不容辞;对名利,淡之泊之;对是非,扬清激浊。
打开书柜,随手翻得几篇古文章诗词,对“不惑”感受更是深刻。读《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仰慕屈原修品修德修为;读《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悟陶渊明理性和谐自然;读《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如杜甫不缀进取攀登;读《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追逐文天祥爱国报国无悔。
想起一句话,不知能否作为此文的结尾:历经“困惑”,走出“迷惑”,方可“不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力行
道德文章
提升人生境界的名人名言
诚信格言
远离那些用道德要求别人,却从不如此要求自己的人。
《道德经》简读第三十三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