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念珠”不等于“佛珠”,念珠的宗教用途最早起源于道教


现如今,念珠无论作为一种宗教修持的法器,还是作为追求时尚的人们的一种装饰品,都非常流行。说起念珠,很多人就联想到了“佛珠”。一些人见道教信士使用念珠,常会很惊奇的问:“道教人士怎么用佛珠?”,很显然,这是将“念珠”与“佛珠”划了等号、混为一谈!有些人甚至认为道教使用念珠是模仿佛教,此种观念,实为大错特错!


“念珠”并不等于“佛珠”

“念珠”也称“数珠”“诵珠”等,在各个宗教的修持上基本都有用到。除了佛教使用以外,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等等宗教都有自己的念珠,如道教81颗串的念珠,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59颗串的玫瑰念珠,是用来念诵《圣母玫瑰经》;伊斯兰教33颗串的念珠,转三圈正好是99,是用来念诵“安拉真主”的九十九个名字;佛教108颗串的念珠,代表除灭108种烦恼。随着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数目的区别,赋予了念珠独特的含义。

可见,“念珠”的概念比“佛珠”要大,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有明显佛教色彩的念珠为“佛珠”,有明显道教色彩的念珠为“道珠”。没有明显宗教色彩的念珠,佛门中人用之为佛珠,道门中人用之为道珠。

称佛门信士使用之念珠为佛珠,自在情理之中,但要说道门信士使用的念珠为佛珠,纯属不明其理的瞎说!


在中国,道教使用念珠的历史早于佛教

念珠并非佛教独创,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并无念珠的记载,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而佛经记戴的念珠多出于隋唐后期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密教)经典,如《佛说木患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南传的原始佛教,如现今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的佛教徒亦极少有持念珠者。

在中国佛教中最早使用念珠,并有明确记载的是唐代净土宗道绰和尚,释道宣的《续高僧传》记载:道绰和尚每日念阿弥陀佛七万遍为限。并广劝信众称念,以麻豆等记数,每一称名便下一粒,念念相次,累积得数百斛。其中最上的念得豆量八、九十石,中等的念得五十石,最少的也念得二十石。後来他又教人穿木患子作数珠以为数法,而且自己亦穿制念珠送给四众以作念佛之用。

道教念珠的应用,起源于东晋炼丹家、医药学家葛仙翁的“数珠炼丹”,正是他开创了中国念珠应用的先河。《正统道藏》洞玄部谱箓类—太极葛仙公传—《上清集》云:“葛孝先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白玉蟾祖师的《道学自勉文》也有葛祖数珠炼丹的记载,《道法会元》卷一七七也有记载:“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

在中国,早期佛教还没有形成汉传佛教文化体系时是没有念佛号的修行法门,到唐时代,提倡净土宗的信仰才出现念佛往生和念佛有种种功德法门和衍生出相关的念珠文化,并宣传称之为“佛珠”。

葛祖创立了道教杀鬼驱逐鬼魂转变为超度鬼魂,建立灵宝炼度等普度众生的慈悲法门,后世正一全真都以葛祖的灵宝法门来超度鬼魂,葛祖还收沙门竺法兰、释道微为徒弟,把大乘道教普度众生的法门及道教超度亡魂的道场秘法传授给他们。以致促成了开创后世佛教大乘,至今,佛教大藏经仍收录有:佛门大乘所事,源于道统,超度诸品由道教葛仙翁所相授受及礼斗法等道教法门资料。

故此用念珠念天尊圣号的法门是由葛祖提倡的,后世没有把他发扬光大,而后世只知佛教有这个法门,用念珠念天尊圣号,当以念天尊法来行持算是归本溯源了。

可见,道教使用念珠的历史早于佛教。当然,也并不能由此而妄下结论说佛教念珠的使用是模仿于道教,因为,世界上很多事并非后面就一定借鉴了前面的;但是可以肯定,道教的念珠绝非模仿于佛教。


道教念珠简论

道教念珠作为道教的法器,有其特殊的宗教意义。不论是念诵圣号、炼气习定,还是驱邪伏魔,念珠都是非常殊胜的法器。

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称之为“流珠”。《太上三元流珠经》云:“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又,《太玄金锁流珠引》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

我国上古先民,结绳记事。而到了汉末魏晋初期,太极葛仙公首先以念珠作为念诵圣号的计数之用。白玉蟾真人《上清集》中记载,葛仙公“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开启了道教念诵圣号法门的先河。

宋元时期,道教雷法和内丹修法开始流行。许多修持雷法和丹法之士亦将念珠作为炼气习定的工具。如陈泥丸真人《翠虚吟》云:“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为胎息;手持念珠数呼吸。”《道法会元卷一七七·元素元辉府玉册》亦云:“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

此外,在《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五·正一忠孝家书白捉五雷大法》中,亦有祭炼念珠作为驱邪伏魔的法器之用。


道教念珠在珠子个数上的含义

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

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玉枢经》中所谓:“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也,三台下有一个中国结,结下缀六颗小珠,代表南斗六星,加上头珠,则为北斗七星。(有的珠子不结下缀,有的珠子结下缀八颗珠,加头珠则为九星)所以一串念珠,涵盖了道教的宇宙观和诸多天文概念,足见道教义理之精微。

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一百零八颗、等等的区别。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戴的手串是佛教的,还是道教的,你知道吗?
什么是道教流珠?
凤舞讲堂:浅谈道教的流珠
道教念珠简论
和玉大叔讲历史:你知道手中的和田玉念珠到底是道教还是佛教发展起来的吗?
为什么念珠都要加一个佛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