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拥有30多万军队,为何会全面衰败?

战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地位类似于20世纪初期的大英帝国。当年,魏国拥有30多万常备军,如果全面动员,能够集结70万军队。在战国的初期,魏国先后进攻了赵国、齐国、韩国和秦国,自身拥有绝对的优势。但就是这么一个超级大国,在战国的前期逐步衰落。到了战国中期,魏国的国力已经一跌不振。

一、魏国拥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赵魏韩三国是瓜分了晋国之后逐步建立的三个政权,俗称为三晋。魏国自身拥有很大的优势,在战国的初期,任用吴起变法,魏国的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魏国的常备军达到了30多万,训练了超过5万的魏武卒,对周边各国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魏国控制的地区以平原为主,这就意味着魏国能够拥有更多的耕地和人口。依靠雄厚的基础,加上君主的领导和吴起的变法,魏国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霸主。但请注意,魏国存在一个天然的问题,由于自己和赵国、韩国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出现了三个国家领土犬牙交错的情况,这非常不利于集中资源。魏国的国土分成了河西、河东、河内等好几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缺乏连接,面对强敌时,容易被各个击破。

魏国的外交方针没有准确性和持续性,在战国的初期,由于三国的领土交叉在一起。为了尽可能的集中资源和力量,魏国非常注意与赵国、韩国的关系,三晋可以说是铁板一块。但是魏国随后改变了自己的外交方针,对赵国和韩国呼来喝去,这直接影响了三晋的团结。随着三个国家的决裂,魏国的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国土是好几个部分,而是与赵国、韩国的关系已经恶化,魏国需要分别驻守这些地区,进一步分散了主力部队。在遭受连续打击之后,魏国与赵国、韩国进行换地,同时改善了与两国的关系。但为时已晚,当时的魏国已经日落西山,秦国和齐国已经崛起。魏国与齐国在徐州相王,也是变相的承认了齐国的强国地位。当然,这是魏国衰败之后的事情。

二、魏国过早的迁都,转移了防御重心

魏国虽然国力强大,但是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魏国曾经全力进攻秦国,秦国损失很大。但秦国退让以后,魏国满足了现有的情况,转而进攻赵国、韩国,并且与齐国爆发了冲突。在这段时间里,秦国开始了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国逐步由弱变强,但魏国还浑然不知。由于和周边各国的关系都不好,魏国需要分兵防御各个国家,根本无法集中力量对抗秦国。秦国的变法完成了一个阶段以后,开始向魏国发动进攻,秦国逐步占领了魏国的河西地区、河东地区,魏国军队一败再败。秦国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使用了魏武卒的训练方式,秦国的秦锐士,其实就是魏武卒的升级加强版。由于秦国采用战功赏赐爵位的方式,秦国军队的斗志和进取心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魏国的首都原本在安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在战国的初期,魏国的首都又迁移到了大梁,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等于是向西迁移。随着首都的迁移,国防中心自然会发生变化。魏国是四战之地,国防中心是围绕首都大梁建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河东、河西地区的防御力量被削弱。有一种观点认为,魏国过早的迁都大梁,忽视了西部地区的防御。在秦国全力进攻河西地区的时候,魏国没有足够的能力救援,等于边塞军团和中央军团重复建设。在秦国和齐国的两头削弱下,魏国逐步丧失了霸主的地位,到了战国的中期,魏国已经成了一个二流国家。

三、魏国不具备再次崛起的可能性

魏国丧失了河西、河东地区之后,剩余的地区已经非常有限,而是以平原为主,根本就无险可守。在这一时期,秦国和楚国对魏国都虎视眈眈。依靠魏国剩余的国力,在大争之世的局面下,根本就没有再次崛起的可能性。秦国一直计划东出,韩国和魏国正好卡在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上。因此,即使魏国想休养生息,秦国也不会给魏国机会。与魏国相比,北方贫弱的赵国,利用自己地理上的优势,没有卷入中原各国的纷争,而是全力向北发展。赵国消灭了完全的中山国,征服了东胡、林胡等部落,逐步成为了战国中后期的东方强国。对于魏国和韩国来说,开始联合赵国,共同阻挡秦国的东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启了战国变法的序幕——李悝变法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最有可能统一的国家是哪个
读史未必知今日事
【魏灭中山之战】战国时期五次大战,使魏国登上了顶峰!
秦孝公是如何腾挪出20年给商鞅变法的?
图解马陵之战:魏武卒几乎全军覆没,魏国就此失去霸主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