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懿为何要借刀杀人除去张郃?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后世对张郃之死有不少疑问,大都不约而同的指向司马懿,认为是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杀了张郃,事实果真如此吗?演义中的表述是诸葛亮设计,张郃要追赶被司马懿劝阻,懿曰:“蜀兵退去,险阻处必有埋伏,须十分仔细,方可追之。”郃曰:“吾已知得,不必挂虑。”懿曰:“公自欲去,莫要追悔。”似乎是张郃不听司马懿的劝阻执意要去才导致在木门中伏身亡,张郃之死和司马懿貌似没多大关系。然而《三国志》对张郃之死细节之处却是颇有不同,“亮军退,懿使张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懿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从正史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首先不是张郃主动要去追击,而是司马懿下令让张郃前去;其次,张郃长期和蜀汉作战临战经验很丰富,知道“归军勿追”的道理,但是司马懿官比他大,执意要他去张郃“不得已”之下才出兵中了埋伏被射杀;再者,张郃知道“归军勿追”也就是说张郃很可能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以司马懿的精明不大可能不清楚这是诸葛亮在诱敌深入,但他还是逼着张郃出兵,司马懿的这一举动不得不让人怀疑他这是要借诸葛亮的手去杀张郃,如此看来司马懿借刀杀人除去张郃是有道理的,那么他为何要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第一,当时是231年魏明帝时期,此时的曹魏不仅名将大都凋零比如张辽徐晃都已经去世,就连掌握军权的曹魏宗亲都已经不在了比如夏侯惇曹仁在曹丕时候就已过世,曹洪虽然还在但是不堪大用(曹洪死于232年);第二代的三大领军人物夏侯尚曹休曹真三人也已经先后去世,魏明帝曹叡面临宗亲中无人担当大任的窘境,曹魏军权自曹操起大都掌握在宗亲手中的传统被打破,比如此时坐镇东线的是征东将军满宠,坐镇西线的就是司马懿。


对司马懿而言,他的军权来之不易,此前魏明帝曹叡登基之初他曾经一度被冷落赋闲家中,因为夏侯尚的意外早逝才使得他东山再起,在平定了孟达叛乱后重新赢得了曹叡的信任。此时的司马懿未必有不臣之心,但是有过之前的被冷落使得他对权力的渴求是必然的,因此清除阻碍他更进一步的拦路虎也是可能的,那么现实中军中对他威胁最大的是谁?没错就是张郃。张郃此时是征西车骑将军,虽然是司马懿的副手但是职位比他也低不了多少,而且张郃在军中的资历无人可比(连司马懿都不如他),更关键的是张郃还深得曹叡的信任,这一切都使得司马懿将张郃视之为对手而非盟友。


第二,早在曹操时期张郃就作为夏侯渊的副手一同镇守西线,219年夏侯渊被杀后群龙无首,众人推举张郃临时担任主帅,“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张郃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线度过的,可以说张郃在雍凉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司马懿呢?他在夏侯尚死后重掌兵权“督荆、豫二州诸军事”也就是司马懿是负责南线的,一直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229年才协同曹真移防西线,曹真死后才接替曹真出镇西线。对于雍凉军来说,长期在西线作战的张郃显然比司马懿这个外来者更得军心(曹真死于231年,司马懿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才正式出任西线主帅,司马懿在雍凉军中根基不深)。


更为关键的是在对诸葛亮的作战方针上司马懿和张郃存在不少分歧,因为张郃长期驻守关中熟悉诸葛亮和蜀军的打法,所以他提出的不少建议事后看来都是正确的,反而司马懿因为没有听从张郃的话而损兵折将,摆在司马懿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深得军心的张郃已经成了他能否彻底掌控雍凉大军的最大对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机会可以借诸葛亮之手除去张郃司马懿何乐而不为?


一个有能力(诸葛亮都对张郃忌惮三分)又深受皇帝信任和重用,深得军心威望盖过自己,军中资历无人可比的沙场老将张郃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司马懿现实和长远的利益,这才是司马懿借刀杀人除去张郃的原因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懿发动政变之时, 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 为何选择按兵不动?
夏侯徽真的是被司马师谋害的?(魏国最顶级家族与司马氏的关系)
此人与诸葛亮有过3次交锋,诸葛亮没赢过一次,此人是谁?
潜龙雍凉:《军师联盟》外的历史剪影
电视剧《虎啸龙吟》说了一个道理:夺雍、凉之兵者,夺天下!
究竟是谁耗死了诸葛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