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僧出上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唐伯虎的下联太经典



对联,早期又称桃符或者楹联。对联文化其实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壮大。比如唐朝的李白平时就喜欢对对子,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还有他的妹妹苏小妹,以及苏轼的好友佛印,都堪称是对联的高手。

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之中,就有很多关于苏轼对对联的民间故事,当然后人艺术加工的成分也有很多,但是不管怎么说,以苏轼的才华和渊博的学问,区区几副对联自然是难不倒他的。

明清时期对联文化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比如明代的解缙、唐伯虎,清代的郑板桥、纪晓岚等等,都堪称是对联中的大师。现代人受到了古人的影响,对对联文化同样是情有独钟,而且对联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和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比如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门上贴上春联,春联其实就是对联的一种,再比如我们给老人祝寿,通常都要写上几副寿联,亲朋好友的店铺开业的时候,也会写上几副开业联。

很多人都觉得想要对好一副对联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记住词组之间的规律,熟背对应的词汇,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比如看到“长舟”就对“短木”,看到“春夏”就对“秋冬”等等。诚然这样对对联是符合语法的,但是却失去了对联的灵魂,也就是意境。

按部就班地套用,其实并没有把对联当成一种艺术,而真正的大师所对出的对联,往往都是含蓄暗指,很有深度。一副好的对联,往往在意境上能高人一等,或是看到对联后能突发奇想,或是让读者感同身受,这样的对联才能被称为千古绝对。

有时候即兴应对更是考验一个人的才华,所谓的即兴应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出下联,这需要十分机敏的思维。比如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就很灵活和敏捷。

有一日唐伯虎和众多才子一起出外游玩,刚好路过一个寺庙,众人口渴就纷纷到寺庙中讨一口茶喝。寺庙中的方丈热情款待,丝毫不失礼数,给人十分亲切的感觉。一行人叨扰之后,纷纷转身准备离开,不料方丈却拦下了众人。

很多人不解,就问方丈有什么指示,方丈却说:“老衲知道众位都是才子,今日这里有一副上联,已经困扰老衲很久,各位才子能否为我答疑解惑”。众人听后纷纷来了兴趣,毕竟是对对联,刚好是文人的强项,于是就让老衲吟出上联。

老衲大手一挥,在纸上写出了上联,众人纷纷一看,皆暗自摇头,只见上联写的是“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这三尊大佛,就是寺庙所供的庄严法相,一个佛的坐骑是狮子,一个佛的坐骑是大象,一个佛坐在了莲花之上。

这副上联的难度在于,首先上联有三个“坐”字,是典型的重字联,而且又是即兴应对,更加考验人的敏捷度。很多才子看到这副上联,苦思冥想,一直对不出来,众人纷纷转头看向了在一旁若无其事的唐伯虎。

唐伯虎在众位才子之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有才的一位。只见众人纷纷望向自己,就大笑着说:“这有何难?”他只略加思索,就吟出了下联“一介书生,攀龙攀凤攀桂子”。

这副下联也是用的重字联,一连三个“攀”字,和上联一一对仗,而且又暗比自己是一介书生,想金榜题名最后成为人中之龙,志向高远,又隐藏不发,意境高远,堪称是一副经典的妙对。

唐伯虎的下联一出,众人纷纷叫好,满堂都是喝彩之声。老方丈也佩服唐伯虎的才华,而且知道唐伯虎的书法也是一绝,于是拿来了笔墨纸砚,请唐伯虎把对联写上,这才让众人离开了寺庙。

笔者不才,也试着对一个下联:“一径小路,看山看水看枫叶”,各位觉得对得怎么样呢?

假如给你上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你能对出怎样的下联呢?不妨尝试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难的对联之一,200年无人对出,唐伯虎恐后世无人可对!
父亲:“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儿子一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中国有名的三幅对联,千古绝对,至今没有人能给出最完美的下联
唐伯虎点秋香那些经典搞笑的对联
李调元对联故事(共六则)
千古绝对!上联:“今朝有酒今朝醉”,下联太经典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