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谋私者想干大事,无异于痴人说梦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很优质的文章,来自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作者敖让,专注中国历史,解读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学点通鉴智慧,可以帮助你在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少走十年弯路,取得更大成就。

如果你希望读到有深度、有内核的文章,真诚推荐你关注他的公众号: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
九月,操至新野,琮遂举州降,以节迎操。时刘备屯樊,琮不敢告备。备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其官属宋忠诣备宣旨。
时曹操已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
乃呼部曲共议。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
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人,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备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译文】九月,曹军到新野,刘琮举州降,以符节迎曹操。当时刘备驻军樊城,刘琮不敢相告。刘备很久才发觉情况不对,便派亲信去问刘琮情况,刘琮令属官宋忠向刘备传达投曹的旨意。
当时,曹操已在宛城,刘备闻讯大惊失色,对宋忠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办事,不早些告诉我,如今大祸临头才讲,也太过分了!”刘备拔刀指着宋忠说:“现在即便砍下你的头,也不足以解我心中愤恨,我也耻于让人议论说大丈夫临别时还去杀你们这样的人。”便让宋忠回去了。
随后刘备召集部属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进攻刘琮,可以夺下荆州。刘备说:“刘表死前八孤儿刘琮托付给我,请我代为照顾,违背信义只图私利的事情我不能干,否则死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刘表呢!”刘备率军撤离,经过襄阳时,驻马呼喊刘琮;刘琮害怕,不敢露面。刘琮的左右亲信及荆州人士,有许多都跟随刘备离去。
刘备到刘表墓前祭奠,含泪辞别。到达当阳时,拥众十余万,辎重车数千辆,每日只能走十几里,刘备派关羽率部乘战船数百艘,让他从水路到江陵会师。
有人对刘备说:“您应该火速行动,走保江陵,如今人数虽众,但身披铠甲的士兵不多,如果曹军追来,怎么抵挡得住!”刘备说:“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以民众为根本,如今百姓来归附我,我怎能忍心舍他们而去!”
【解析】一、图
汉水北面是樊城,南面是襄阳。当时刘备驻扎樊城,南面的刘琮偷偷投降曹操了,刘备蒙在鼓里,曹操进军到新野,刘备才闻出味来。
于是刘备开始了亡命之旅,自樊城经襄阳、当阳到江陵,沿途带走了不愿投降曹操的百姓十来万,因为江陵地处荆州腹地不易被偷袭,同时位于长江之滨,四通八达,所以成了荆州囤积军用物资的重地。
刘备带着十多万百姓一路往江陵跑,同时也让关羽带着荆州水师万余沿着汉水南下,约定在江陵汇合。
之后刘备步兵和百姓在当阳长坂被曹操的虎豹骑追上,5000精骑几个冲锋,刘备的步兵全部凉凉,刘备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几十个骑兵逃走。
曹操大丰收,百姓辎重连同徐庶之母以及刘备家小尽数被俘,史称“长坂坡之战”。
当阳一战刘备损失惨重,由于失去部队,放弃了走保江陵的计划,向东投奔刘琦,随后就是孙刘联盟,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二、刘备为什么想守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陵这个地方,古称“七省通衢”,春秋战国时为楚国都城,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同时江陵在刘表荆州时期又作为荆州的军资重地存在。
刘备拿下了江陵,曹操的快速部队是难以把刘备怎么样的,刘备就有时间利用军用物资招兵买马,据城固守。
同时刘备扼守江陵,还可以向南经略荆南诸州,向西求援于四川的刘璋,向东求援于江夏的刘琦,江东的孙权。
刘备这是想在江陵立足和曹操硬碰硬,无奈步兵几乎全军覆没与当阳,只留关羽万余水师,刘备失去了攻坚能力,据守江陵的计划只得放弃。
三、刘备为什么不杀宋忠?
三个原因。一是宋忠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杀宋忠以后都没人敢到刘备这里传话了,破坏了规矩。
二是刘琮投降曹操都没有知会刘备,为了防止刘备察觉还故意将刘备从新野调到樊城,这有点等着曹操大军到来,襄阳守军出城两面包夹干掉刘备的意思。
刘备大怒就在这里,刘琮蔡瑁一老一小太阴了,同时这也是刘琮不敢见刘备的原因,刘备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路过襄阳带走反曹派了。
可见单单刘琮蔡瑁之流的部队,虽然人数占优,但是是不敢跟刘备硬碰硬的,所以刘备还不慌不忙的去祭奠了刘表。大势已经这样,杀宋忠是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的。
三是宋忠这个人还是挺有名望的,是东汉末年的大儒,《五经章句》的作者,和郑玄齐名,大有点北乔峰南慕容的意思。
虞翻:若乃北海郑玄,南阳宋忠,虽各立注,忠小差玄而皆未得其门,难以示世。
按照虞翻的说法,宋忠还是差郑玄一些的,不过也很顶,王司徒的儿子曹魏卫将军王肃(司马昭岳父)、蜀汉太中大夫尹默(刘禅老师)、东吴太常潘濬(蜀汉大司马蒋琬表弟)等,像这些人都是宋忠的弟子。
《三国志》:
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
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
文中的宋仲子,就是指宋忠。司马德操指的是司马徽,字德操,也叫水镜先生,这是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的人。
刘备在荆州七年,既然去拜访过司马徽,宋忠想必也是熟悉的,宋忠也就是个传话的,念着往日旧情,以及宋在荆州的影响力,没杀他是正常的。
要知道诸葛亮隆中对给刘备规划的就是先取荆州再图西川,要是把荆州大儒桃李满天下的宋老师杀了,那得罪了多少人啊。
四、私心越少,成就越大
三国志说刘备喜怒不行于色,是张扑克脸。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然而长坂之战,刘备心情暴躁到了极点,先后两次暴走,又是拔刀相向又是以戟擿之的。
可见曹操南下,刘琮不战而降,对于刘备的心理冲击是空前的。
刘备暴走的表现,一次是材料中宋忠告诉他刘琮不战而降了,还有一次是当阳战败以后,有人说赵云跑了:
《云别传》: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
七年的苦心经营,形势却发展成这样子,刘备的心情特别的低落,且暴躁易怒。
不开上帝视角的看,这个时候的刘备团队,真的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奄奄一息,前途渺茫了。
光武帝对王霸说疾风知劲草,放在刘备这里也是合适的,刘备集团面临这么大的压力,不仅没有崩溃,反而斗志昂扬。
面对曹操南下的十几万大军,面对刘琮的蒙骗,在樊城的刘备眼看就要被曹操和刘琮包饺子了,刘备召集大家商议,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先发制人,杀刘琮抢襄阳。
而不是像刘琮和孙权,已面临压力,团队内的投降派就嚷嚷着要不投了吧。论团队的纯洁性,刘备的队伍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乃至于封建社会,都是顶级的,特别是前期的班底,毕竟后期日子宽裕了还出过糜芳这样的。
同样是带队伍,为什么有些人带出来的队伍个个心怀鬼胎,个个经不起考验,一碰到困难就个个都开始心思活络。
而有些人带出来的队伍,却个个都忠心耿耿,个个都经得起考验,碰到困难也愿意同舟共济。
这其实就是领导者个人操守的问题了,比如说刘备,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刘备从樊城转移到江陵,是有两路的,一路是自己的步兵以及归附的百姓,还有一路是关羽的水军。
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操大获其人众辎重。
这一句的重点在刘备抛弃了妻与子。刘备这个人,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明知道曹操很可能会派骑兵追击,还把自己的妻儿放在步兵之中,而不是跟着关羽的水军撤退,其大公无私可见一斑。
家属才有几个,跟关羽打个招呼,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刘备作为组织的最高领导者,为了自己妻儿的安危,甚至连打个招呼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愿意破例。
为什么单单刘备的家眷被俘虏?为什么诸葛亮的家眷没被俘虏,为什么张飞关羽赵云的家眷没被俘虏?
我以为,只有刘备的家眷留在了步军当中,其他将领的家眷都跟着关羽从水路先走了。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冒险把自己的家眷留在步军当中而不是走水路呢?我以为这是为了让跟着自己的荆州百姓吃一颗定心丸,以示不离不弃。
像刘备这样的领导者,在这样的困境中,想的不是保护妻儿家产,而是尽心尽力维护组织的稳定不崩溃。
刘备为了经营组织安定人心,连自己的妻儿都可以拿来当棋子用,可见成就一番事业比自己的妻儿还重要。至公不过日月,至私不过妻儿,刘备为了组织,连自己的妻儿都要祭献掉,这样的领导还能有什么私心呢?还能为什么东西谋组织的私利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刘备是装的,是虚伪。这其实就是诛心之论,抛家弃亲干革命,你装一个我看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就算是装,哪怕能装到这个份上,你都是个好领导。
正是这种领导者这种大公无私,永不放弃的人格魅力,才能够聚拢一批人精,而且大家都心服口服,服的不是刘备的智力,而是刘备的无私。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真正能够干大事的人,其实都是大公无私的人。至少前期是这样,因为不大公无私根本就聚不了人。
就算是玩心眼用手段通过忽悠聚拢了一批手下,那这批人智商也不咋地,而且都不如你,不然也不会被你忽悠了。
领导者志在千里,却依靠一批这样不如你的人打天下,岂不是痴人说梦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将传 | 关羽·水淹七军震华夏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21 | 悦读读书
关羽怎么死的是谁杀的
揭秘:谁是武圣关羽兵败身亡的真正凶手?
关羽最后的悲剧——还原一代英雄的最后时刻
歪读三国48回 '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