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木堡之变葬送大明家底,只是王振的问题?(答疑解惑)
userphoto

2022.08.19 布基纳法索

关注

1449年7月16日,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带着满朝文武大臣和匆忙集结起来的20万大军,以及略显微薄的粮草武器,御驾亲征,从京城出发,前往大同抵御瓦剌的入侵。

虽然随行的有威震安南的英国公张辅、两败蒙古的成国公朱勇,但大军中真正的统帅却是一个太监—王振,和他背后的皇帝朱祁镇。

王振落第秀才出身,搞宫斗是一把好手。朱祁镇二十岁出头,养于深宫夫人之手,也从未接触过军事。

两个军事小白人菜瘾却大,头铁不听劝。率领基础后勤都不足的明军,一头扎进瓦剌早就张网以待的陷阱中。

20万军队被击溃、张辅朱勇等满朝文武战死、皇帝也被俘虏,这就是明朝国运的转折点——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相关文章非常多,就不用多说了。

这里只想讨论一件事,除了两个当事人朱祁镇和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的这个罪名,还应该有哪些人来背。

1、明宣宗朱瞻基—为宦官专权开辟道路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宫门上悬挂了一块铁牌——禁止宦官干预政事,却被王振给摘了下来。

满朝文武只看看不说话,因为深得皇帝信赖的王振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此时已经权倾朝野,甚至一言可以定官员生死。

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号称内相,拥有在国家决策文件上盖章批红权力的重要职位,就是明宣宗朱瞻基设立的。

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性格温和软糯,登基一年后就去世了,大半辈子都在和汉王的争储中度过。

勇猛过人的朱高煦帮助父亲朱棣打赢了靖难之役,受到了来自军队的支持。而儒雅好学且身为嫡长子的朱高炽,则受到了文官们的支持。

表面上看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争帝位,其实背后是文武两方的争斗。

最终朱高炽获胜,文官们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内阁拥有了更大的权力。

等到朱瞻基继位,为了对抗文官集团,他扶植起了宦官阶层。

设置内书堂,让翰林学士教导宦官们读书,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来帮助他处理政事。

朱瞻基肯定没想到,他为宦官们滥用权力开辟了道路,让宦官们能在政务处理中上下其手,从而掌控朝堂大政。

2、三杨为首的文官集团—一心打压武官阶层,导致瓦剌崛起。

朱元璋当时为明朝设立了三个支柱,文官、武将(勋贵)、宗室,但靖难之役后朱棣削弱了宗室,只剩下文官和武将。

有了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以文代武的支持,以三杨为首的文官阶层开始持续性地打压武将,严禁一切武将能够立功的机会。

好不容易打下的安南,说放手就放手。

海西女真被兀良哈骚扰找朝廷告状,不管。

瓦剌等部落骚扰边疆,边将们奏报到朝廷要求出兵严剿,而皇帝和文官们认为这是边将在无事生非,坚决不允许出兵。

”尔但宜慎边备,固城池,彼不犯边,毋擅以兵逼之“

边军将领们无所事事,开始摆烂,甚至与蒙军合作发财。

朱棣五次北征留下的良好局面,渐渐丧失。

北方边防废弛,瓦剌开始统一蒙古各部、南边交趾黎利扰乱云南、东北海西女真也不再听话。

但三杨为首的文官们,只要武官们不出头,这些问题就当看不见。

土木堡一打就败,除了王振瞎指挥,长久的武备松弛导致明军战斗力不高,是幕后的大问题。

嘉靖时期的名臣霍韬,如此评价三杨:

世传三杨入阁,极一时勋名之盛,不知三杨坏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要安,苟且度日,卒始正统之乱。

学者赵中男也认为,土木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边疆、武备、阉祸)的总爆发,并非朱祁镇王振两个人就能导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木堡之变,王振并非罪魁祸首?
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父子俩的后世评价为何一高一低?
深度解析|大明王朝的“旷世悲歌” 缘起只是明英宗的荒唐懦弱?
土木之变:一场闹剧中包藏的祸心
土木堡到底败得多惨?武勋贵族被全歼,文官独大,最精锐军团覆没
被朱棣夸上天的明宣宗朱瞻基,做的一个决定,埋下土木堡之变的祸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