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胎死腹中的匈奴入关计划,两汉之交天下大乱,草原亲汉派竭力维稳
userphoto

2022.09.06 布基纳法索

关注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书接上文,王莽篡位后在外交方面的行为是极其魔怔的。

他通过各种方式毫无意义地羞辱周边邦国,还不顾现实肆意插手他们的内政。

王莽画像

最后的结果就是原本已经臣服于中原的四夷各部叛乱不断,西汉的外交遗产被破坏殆尽。

接下来呢?这种情况下草原上实力最强的匈奴文明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一、貌合神离

此前几个视频已经讲得很详细了,自汉宣帝以来,匈奴人正式成为了汉王朝的傀儡。

这主要是因为在汉武帝的打击下草原分崩离析,呼韩邪单于给汉军带路,才勉强把各部落重新统一起来。

此后匈奴帝国的状态高度总结起来就是“貌合神离”。

一方面带路党肯定不得人心,就算是当上了大单于,背后还是要给人戳脊梁骨的。

另一方面迫于汉军威慑,各个部落也不敢公开反抗呼韩邪单于和他的子孙。

总之,单于靠讨好汉朝维持统治,汉朝靠扶持单于确保草原的和平与稳定,双方各取所需。

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维持这种平衡需要很高水准的政治技巧。

王莽不顾后果随意插手匈奴内部事务,甚至计划废立单于,几乎立刻动摇了汉匈关系的基础。

正如上个视频所讲,公元10年开始王莽计划册封15个单于,将匈奴分而治之。

走投无路下,乌珠留单于干脆破罐子破摔,传令各部落自由行动,全力南侵,自此长城沿线烽火连天。

对于中原来说,汉宣帝以来60年的和平结束,边境民众又要承受战乱之苦了。

对于匈奴来说,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向长城进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单于的统治已经得不到中原王朝的支持了!

既然如此,那些平日里被勉强压制,心心念念想着祖上荣光的部落还会听话吗?

带路党最怕什么?他们从来不畏惧内部的反抗与仇视,这反而会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相反,因为种种原因被主子抛弃才是最致命的,因为主子的支持是他们最大的力量源泉。

历史关键节点上乌珠留单于突然去世,王昭君的女婿,亲汉派大臣须卜当迅速控制朝局。

从现存史料记载来看,此人对新莽政权的态度卑微到了极点。

王莽杀匈奴质子,刨单于祖坟,隔三岔五侮辱人他都忍了,只求可以继续和亲。

不过这个阶段很明显可以看到单于庭已经有点控制不了地方部落了。

最明显的例证,《汉书》记载新莽政权天凤元年,也就是公元14年,王莽派使者质问匈奴。

你们不是谦卑听话吗?怎么长城边境仍然战火连绵,抢掠不断?新登基的单于孪鞮咸回答:

“匈奴无状黠民共为寇入塞,誓如中国有盗贼耳。”

然后还接着解释:

“初立持国,威信尚浅,尽力禁止,不敢有二心。”

新莽使者不接受这种解释,后来的《汉书》也痛骂单于空口白话敷衍人,表面恭敬背后捣乱。

不过结合史料其他记载你会发现这番话很可能是发自肺腑的。

匈奴单于

孪鞮咸本来没有资格继承大统,他是被王莽册封,然后由须卜当强行扶持上位

从人物经历看这简直是亲汉派中的亲汉派,没理由也没能力和中原作对。

更何况《汉书》明确记载当时实际掌权者仍是须卜当。

公元16年,一场更严重的变故也从侧面证明了单于庭控制力的丧失。

就在须卜当拼命修复汉匈关系的同时,新莽军队在新疆战败,整个西域都护府彻底崩溃。

可能因为当时天下大乱,中原已经无暇顾及边疆,《汉书》对此事描述极其简略。

大致就是西域诸国不堪羞辱,纷纷举兵叛乱,王莽派军远征遭受致命打击之类的寥寥几句话。

不过现代出土的《敦煌汉简》中,恰好有165枚直接记述了这场战争。

虽然汉简大多缺损严重,但残存的文字几乎都与匈奴有关。

拼凑一下,把西域都护府打得全军覆没的压根不是当地城邦,而是匈奴南将军部!

换个角度理解,匈奴南将军部的行为,几乎可以定性为罔顾单于庭的下克上动作!

二、斗争

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局势对匈奴内部的亲汉派已经非常不利了。

结果王莽还送上神助攻,在须卜当亲自跑到中原调和双方关系时直接把人扣了。

上个视频已经讲过了,须卜当很快忧愤而死,此时孪鞮咸也已去世,新上任的单于孪鞮舆是个强硬派。

公元23年更始政权把王莽挂了城墙,暂时稳住了局面,第二年就派使者出访匈奴。

此次访问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力图将双方关系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应该说绿林军尽了很大努力。《汉书》记载他们:

“授单于汉旧制玺绶,王候以下印绶,因送云、当余亲属贵人从者。”

重新按照西汉制度颁发印章,表明了中原王朝彻底否定王莽外交策略的态度。

赐予匈奴王侯以下贵族印绶,更是一种十分大方,且姿态较低的赏赐。

“云、当余亲属”是指须卜当来中原时被新莽政权一并扣押的家属亲信。

现在将他们全部放回匈奴,除了释放善意,也意味着亲汉派将重新获得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持。

如果早几年这一系列措施或许会奏效,可惜绿林军消灭王莽还是太慢了。

此时单于庭里的亲汉派已经垮台失势,孪鞮舆非常不客气,回复使者:

“匈奴与汉为兄弟,匈奴中乱,故称臣于尊汉。今汉亦大乱,当复尊我!”

也就是说匈奴想要将双方关系恢复汉武帝之前的状态,汉使当然不愿意,最后不欢而散。

汉朝使节

此后更始政权也没存在多久,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汉王朝几乎瓦解。

通常情况下,中原混乱之际往往是游牧民族入关的绝佳机会,再不济也会过来抢一把。

那么言行中已经明显野心勃勃,试图恢复祖上荣光的匈奴人这时候在做什么呢?

孪鞮舆,为方便起见本文暂且称之为舆单于,他做的工作确实不少。

比如刘秀立足未稳时,发生了彭宠和卢芳谋反事件,《汉书》曰:

“单于共于连兵。”

这件事史书上着墨较少,知道的人也不多,因为单于没成功,也没有造成什么历史性变局。

可如果细细分析,事实足以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彭宠之乱。

此人驻地是渔阳,公元26年叛乱后迅速控制了蓟县,同时围攻广阳、上谷、右北平。

相当于后世幽云十六州地区摇摇欲坠,长城防线几乎洞开。

更糟糕的是中原群雄逐鹿未有结果,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主力还被牵制在南方。

如果是冒顿单于时代,可以动员几十万骑兵的匈奴恐怕早就长驱直入了。

可是舆单于只动员了七千人,而且还没到长城边,就被上谷地区驻军暴打一顿,然后撤了。

绝好机会,草原上何至于如此拉跨?史料记载,这个阶段匈奴内部亲汉派和强硬派自己干起来了。

现在提起带路党,大家虽然厌恶,但通常也只把他们当成少数派,时机合适就能拉清单的那种。

可如果外部势力给得太多了怎么办?就是多到带路党能搞出群众基础的那种。

王莽之后,亲汉派虽然在单于庭垮台,但绝非彻底失势,他们在地方上仍拥有强大势力。

王昭君的儿子,匈奴右逐日王伊屠智伢师,按照呼韩邪单于订立的继承制度,应当在舆单于死后继承大统。

然后他就被舆单于找机会给砍了。

伊屠智伢师的侄子孪鞮比为此大为惊慌不满,之后就很少参与庭会,相当于单于根本指挥不动他。

三、分裂

如果说亲汉派势力只有几个身居要职的官员,单于杀死他们是很简单的事。

不过之后的历史发展说明,史书中记载的几个亲汉派身后有着大量支持者。

匈奴贵族复原图

公元46年匈奴遭遇重大天灾,《汉书》记载:

“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趁这个机会孪鞮比偷偷派人带着匈奴秘密地图面见刘秀,准备找机会发动叛乱。

第二年单于得知了计划,准备干掉孪鞮比,结果长城沿线匈奴八部全部反了。

公元48年春,南方各部落召开会议,立孪鞮比为单于。

为了向汉朝表忠心,大家一致要求孪鞮比继承祖上呼韩邪单于封号,即“小呼韩邪单于”。

这里很容易看出来,向汉朝称臣是整个南方匈奴部落的共同意愿。

其实也很好理解,汉匈战争,长城沿线部落首当其冲,和平相处,他们立刻就能得到好处。

退一步讲,即便不考虑利益,两汉交替时南匈奴心理文化上也可能更偏向于汉朝。

几十年相处,他们汉化速度非常快,比如现代出土的宁夏同心县倒子敦西汉晚期匈奴墓,诺彦乌拉大型匈奴墓等等。

时代越往后,匈奴墓葬与汉朝墓葬的相似性就越高,不但有大量中原器物,甚至还开始模仿中原形制。

孪鞮比率部独立后,给汉朝拍着胸脯保证,例如:

“永为藩蔽,扞御北虏。”

一口一个北虏,一口一个蛮夷,骂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总而言之,从公元48年开始,匈奴帝国第二次分裂,并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北匈奴试图恢复祖上荣光,不断与东汉作对。

南匈奴仿照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意图将双方关系恢复到汉宣帝时代的样子。

接下来的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参考资料:

《汉书》

《敦煌汉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匈奴单于改为降服单于,高句丽改为下句丽,真是王莽干的?​
须卜居次云
1979年敦煌出土的汉简,揭示王莽征伐西域大军全军覆没原因
匈奴传(十四)
第四十二战:班超通西域(1)光武对匈奴的改造
霍去病大破匈奴,好心救回两群奴隶,却在210年后为中国带来巨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