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上最狠的逻辑,来自红楼梦的王夫人:我毁了你,还要你“认命”
userphoto

2022.12.03 布基纳法索

关注




01 迎春的最大克星

卓语前文解析了迎春的婚姻悲剧。贾府政治危机只是个背景,抄检大观园令她名节尽丧,才是直接原因。

也就是说,王夫人毁了迎春的人生,毁了贾家一切姑娘的前途。

解析这个,并非说迎春的悲剧只怪她。孙绍祖人渣、贾赦昏庸、迎春无能、贾府衰落,这些都是读者已知的。

但王夫人这因素,却是读者不知的。

正是这个大家不知的因素,才是悲剧的核心枢纽。若非名节问题,孙绍祖对迎春何来恨意绵绵?

无论多人渣,他也是贵族出身。贵族娶的是主母,事实上是个合作伙伴,是家族的门面,贬低她就是贬低自己。无论喜不喜欢,都无须如此。跟一无所有的贱民,靠打老婆来体会下当王的感觉,不可同日而语。

书里渣男人很多,如贾珍、贾蓉,他风流他的,有谁去虐待老婆呢?就连薛蟠,本人坏到无以复加,老婆糟到无以复加,他顶多躲开罢了。

但如果名节出问题,就不配做主母了。下人不服、妯娌排挤、外人笑话他头上一片绿......总之这媳妇白娶了,唯一的作用是玷污门楣。

孙家原本对这桩婚姻报以很高的期望值,当期望落空时,难免不疯狂报复。

对古代女人而言,名节比生命更重要。名节一旦被毁,绝少有能活下去的。

名节是女人的绝对雷区,王夫人一把年龄,阅历无数,太清楚这个了。她当初拿着绣春囊找到凤姐时说:

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性命】放在最前面啊!即便是凤姐,已经是贾府大管家,还有强硬的政治后台,名节受污的话,照样有性命之忧。

如果你想不通,抄检大观园与名节尽丧有何关系,请参看文后链接1、2。若没看过文后两篇链接,请莫留言,拒绝乱拍砖。

总之,你需要知道:王夫人毁掉众千金的名节,是故意的!

02 强烈反讽

王夫人如此恶毒,迎春知道吗?如果知道,她回家哭诉,为什么偏偏对着王夫人哭呢?

咋看这场戏,感觉迎春很信赖王夫人。王夫人作为唯一出面安慰迎春的长辈,令人顿生好感。

可以这样说:一向冷冰冰的王夫人,十几年间都没啥台词、跟谁都不互动的王夫人,这次倒真像个长辈,像个主母了。简直令人惊喜啊!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整部书里迎春都在打酱油,这场哭诉是她最重要的戏份。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一切都是曹公精心安排,让王夫人说“这都是你的命”,才具有最强烈的讽刺效果。

本文就来解析这段故事。

03 准备回娘家

(宝玉)这日与王夫人请安去,又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请安,说起孙绍祖甚属不端,“姑娘惟有背地里淌眼抹泪的,只要接了来家散诞两日”。王夫人因说:“我正要这两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庚夹:草蛇灰线,后文方不见突然。】所以就忘了。前儿宝玉去了,回来也曾说过的。【庚夹:补明。】明日是个好日子,就接去。”

请看这段,让我们来梳理下时间顺序。

1、宝玉前儿去了孙家,回来后,求王夫人接迎春。

2、过了几天,迎春奶娘也回贾府了。找到王夫人,再求她去接迎春。

3、王夫人说:宝玉给我说过了,我本来要接,事多,又忘了。好吧,明天是个好日子,接吧。

这样梳理完毕,大家看懂些什么?

1、迎春这趟回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盘算已久

并非她随意诉苦,王夫人恰好来听。NO!宝玉和她奶娘,三番两次地来求王夫人接她。

2、虽然王夫人管理着荣国府,但毕竟长幼二房分居。迎春是长房的,按理说她找娘家人,应该找邢夫人。

哪怕邢夫人再来委托王夫人,那都可以。但她直接找王夫人,肯定不合情理,把邢夫人放哪儿啊?

从这奇怪的行为来看,说明迎春走投无路。大约什么都顾不得了,拼了命的来求王夫人。

也就是说,找王夫人诉苦,才是迎春回家的根本目的。

3、宝玉既然去过孙家,跟迎春或奶娘,应该商议过对策。求告王夫人,应该是唯一可行之路(原因后面解说)。

4、王夫人没把这事放心上,或者根本就不想管,转头忘了。

5、好容易同意了,最后却来了一句【明日是个好日子】。

吼吼,讽刺味道不要太强啊!

很多求神拜佛的,都爱用这句口头禅。万事都先看看日子,求个好意头。可是,如果内心毫无善良,这不沦为反讽了吗?只是体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罢了。

迎春那边是性命垂危,王夫人这边还在挑黄道吉日。

04 直奔王夫人

那时迎春已来家好半日,孙家的婆娘媳妇等人已待过晚饭,打发回家去了。迎春方哭哭啼啼的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

迎春回娘家,不是想回就回,也不能自个回。而是由孙家婆娘媳妇一大堆人陪同。贾家要招待她们一整天。吃过晚饭,孙家人回去,迎春才算自由了。

这就是贵族间的交往礼仪。隐约之间,显示出孙家很要面子,也显示出对妇女的严格管束。

一堆婆娘媳妇陪同,这制度设立的初衷,就是为隔绝外界。未婚姑娘带一堆嬷嬷出行,也是为隔绝外界,男人勿近,并不只为摆架子。

这不就涉及名节问题了吗?

单论故事性,没必要写这一笔。写了这一笔,必有目的。貌似写孙家的派头,但暗含着对迎春的管控,也隐含了孙绍祖的三观。

迎春这次回娘家,回的是贾政家。原著后面有交代,她在贾政家(大观园)住了几天,才回贾赦家。回贾赦家前,大家还集体为她送行,跟诀别似的。

由此能清晰的看出,长幼二房分居分治,互不掺和。所以说,迎春求王夫人接她,绝非车马问题,而是一再邀约:我要回贾政家,我要找您说说话。

也就是说,迎春提出请求时,就注定有下面这场哭诉。并非邢夫人、贾母等人不理她,而是她直奔王夫人而来。

05 迎春哭诉

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庚夹:奇文奇骂。为迎春一哭。恨薛蟠何等刚霸,偏不能以此语及金桂,使人忿忿。此书中全是不平,又全是意外之料。】

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连王夫人并众姊妹无不落泪。

迎春哭诉时,众姊妹也在场,请注意这个细节。87版改编了这里,没让姊妹出镜,却让凤姐出镜。

这个细节有什么用呢?

1、正常情况下,夫妻纠纷不可以说给未婚女孩听,贵族家庭特别讲究这个。

莫说熬糟事,就算是欢喜事,只要是专属夫妻、婆媳间的话题,都会屏蔽女孩。书上写过,遇到不合适的话题,会有人把姑娘们带走。

而这次的话题如此劲爆,如此血淋淋,却没屏蔽姑娘们,很反常。

王夫人出于什么心理,我们不得而知。但迎春的心态很明显,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了!这是崩溃到了什么地步啊?

如果不是性命攸关,自尊体系怎么会全面坍塌?

此时的迎春,就像马上要溺水而亡似的,抓住什么都是救命稻草。姊妹们是她最信任的人,得到点她们的安慰,也是好的。

2、既然姊妹们在场,迎春就只能诉表面的委屈,背后原因无法说透。

她总不能说:孙绍祖骂我不要脸,还骂咱家女孩全是标子(音译)。因为咱家抄检大观园,搞出的破事他全知道了。

可她诉说的种种非人待遇,事实昭然若揭。孙绍祖就是把她当青楼女子,当贱民。

放心,王夫人听得懂,众姊妹也听得懂。

06 为何求助王夫人

看到这里,大家最不解的问题是:迎春为何非要求助王夫人呢?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政治。

王夫人能在贾家横着走路,还不是因为有王子腾做后台?按书中所写,王子腾位列一品,掌管禁军,他可是军中的头号人物啊!

书上给大家看到的是迎春求助王夫人,但不代表她没求助过其他人。

也许她能求助的,都求过了。贾赦自知理亏,又没有弹压孙家的实力,又不愿告官令家丑外扬,能怎么办?

迎春求助无果,留给她唯一的希望,只有王夫人了。

王夫人只要愿意帮她,办法是现成的。王子腾给孙家打个招呼就行了,孙家恰好就在军队里混。

甚至,王子腾不必出面,只要王夫人表现出要管这事,表现出跟长房和睦,孙绍祖都要掂量掂量了。

迎春有贵妃之妹的光环,跟王子腾也是拐着弯的亲戚,如果荣国府长幼二房和睦的话,孙绍祖怎敢如此造次?

说不定,孙绍祖虐待迎春,其中还有一层原因:本来想拐着弯攀上王子腾,谁知不但无用,贾赦还是王家(王夫人)的敌人。既然如此,还不跟着踩上一脚?

正因为迎春寄希望于王夫人,才不能明说抄检后遗症。说出这个,等于当面打脸王夫人,还想办什么事?

07王夫人的回应

王夫人只得用言语解劝说:“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想当日你叔叔也曾劝过大老爷,不叫作这门亲的。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

好多人看这段,以为王夫人很同情迎春,在落泪,在叹息。

现在呢?当你了解了一切前因后果,再看这段话,是不是发觉王夫人毫无心肝?!

她在贾府耀武扬威、为所欲为,把贾家祖坟都掘了,到了她的权势该发挥点积极作用时,却成了缩头鳖!

一句【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貌似多关心似的,可惜我爱莫能助啊。

一句【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全部甩锅给贾赦,跟自己毫无关系。

一句【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更是推得一干二净。迎春,你就认命吧。

说白了吧,就是大写的两字:拒绝!

孙绍祖为什么欺负迎春,他的气由何而来,贾家哪里得罪了他,怎么没人问?一个【不晓事】,就解释了一切?

到底是孙绍祖不晓事,还是王夫人自己不晓事?简直可笑,敷衍的也太明显了。

即便没有我的解读,仅从表面文字看,只要你细品,也能发觉她在避重就轻,不想解决问题,只想推诿搪塞。过去的很多红学研究者,都持这一观点。

长幼二房矛盾由来已久,但大家谁都不会说出来,这才是中国人独有的特色。整部书里,你看不到她们对对方有何评价,这里是唯一的一次。

不要把它看成拉家常,其实这叫做【石破天惊】,其中必有你想不到的曲折。

世人都把王夫人的话,当作贾赦昏庸的证据,完全反了!!曹公是在刻画一种毒蛇逻辑:我害死你,还要扣给你个罪名,你太笨了,认命吧。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王夫人一面解劝,一面问他随意要在那里安歇。迎春道:“乍乍的离了姊妹们,只是眠思梦想。二则还记挂着我的屋子,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王夫人忙劝道:“快休乱说。不过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何必说这丧话。”

迎春依旧心有不甘,再一次苦苦哀求。

既然王夫人说到了命,迎春就诉说自己命不好。从小就是没娘疼的孩子,希望借此唤起她一点点同情心。

【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这是典型的求人式吹捧。

就在不久前,才被抄检过大观园,被泼了一身脏水,她却偏说【心净日子】。呵呵,呵呵......

不然怎么说呢?人在屋檐下,焉能不低头?

这部书里写了很多求人办事的场面,如大家熟知的刘姥姥、贾芸,每个看着都令人心酸,但还远远比不过迎春。

虽然这句吹捧平平淡淡,没甚特色,可是有谁知道,这是救命的恳求啊!

如果你不信,再看下面,迎春直接说出了命不久矣的谶语:【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

王夫人已经厌烦了,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喝命【快休乱说】

快被虐待死了,到她嘴里变成了【年轻夫妻闲牙斗齿、万万人之常事】,哦,人类驾驭语言的能力多强啊,你不得不佩服吧。

如此善于大事化小,那干嘛抄检大观园呢?

08 迎春最后的时光

仍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解释,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宝玉唯唯的听命。迎春是夕仍在旧馆安歇。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一连住了三日,才往邢夫人那边去。

这段写了什么呢?

1、描写王夫人对贾母封锁消息

王夫人能封锁住贾母吗?能!想想晴雯事件就明白了,直到晴雯去世,贾母都不知道。

王夫人在贾府苦心经营多年,架空贾母,那是手到擒来。否则她如何能横着走路,如何发动了抄检呢?

迎春这事,王夫人特意嘱咐宝玉不许对贾母说。那就是嘱咐一切人,可不仅仅是宝玉哦。

迎春本来就有求于王夫人,怎敢违逆她的命令呢?

2、描写迎春在贾府的最后时光

迎春回到大观园的紫菱洲居住,姊妹们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她。

【迎春是夕仍在旧馆安歇。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看得人无限心酸!

多少回忆,多少美好,多少深情,全都在这句话里了!

迎春抱着诀别的心态回家探亲。她苦求的是王夫人,而真正牵肠挂肚、难分难舍的是姊妹们。

因为,只有姊妹们彼此真的相爱相助。纯纯粹粹,不杂一丝染污。

这是一群最美年华的女子,一群人间的珍宝,同时也是一群社会最弱势的人。她们全是待宰的羔羊,谁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09 反思

明明被王夫人毁了,还要去低三下四地求她。这里藏着怎样的酸楚,怎样的反讽,你看懂了吗?

可是,即便低三下四求告,最终还是被冷酷地拒绝,这里又藏着什么人间真相?从中你能悟到什么哲理?

迎春的内心,对王夫人究竟是什么看法,看得透还是看不透?

迎春的一生,到底在演绎什么,她的惨剧背后揭示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男女不平等吗?亦或者还有更为深刻的东西?

卓语将在下文为你解析,带你领略最深度的红楼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不听王夫人的告诫,林黛玉的人生,撞到了三堵南墙
解味《红楼梦》故事(84):迎春哭诉(笫八十回)
贾迎春死因被解开,孙绍祖家暴非主因,王夫人一席话让她没退路
红楼梦里宝玉凤姐遭魔魇,贾政已经放弃治疗,为什么贾赦还坚持?
为什么王夫人不支持宝玉建议,把迎春接回、留着不放回孙家去?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