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中山和袁世凯(4):孙中山一直被袁世凯压制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自己的军队
userphoto

2023.04.23 布基纳法索

关注

近代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名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军队。靠着自己的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不管去什么地方都有话语权,想惹你的人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曾国藩创办了湘军,左宗棠创办了楚军,李鸿章创办了淮军,袁世凯则一手打造了北洋军,他们4个人都是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靠的就是手中的军队。

孙中山在发起武装起义的时候,基本上的依靠力量都是江湖势力。江湖势力太复杂,在晚清主要分青红帮、哥老会和四川袍哥这几股势力。

孙中山发起的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在广东,广东的江湖势力主要是洪门,也就是电视剧上经常出现的天地会,他们的宗旨就是反清复明。

有很多次起义都不成功,就是因为对方拿了钱,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不配合他,要么就是难以控制,最后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近代史上的革命党主要分三组:

一   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主要成员都是广东人。比如后来我们都熟悉的,汪精卫,胡汉民,许崇智,陈炯明等。

二  黄兴的华兴会,主要成员就是黄兴和宋教仁,其他的还有陈天华这些人,主要都是湖南人。

三   长江中游的光复会,主要成员有陶成章、章太炎、蔡元培等人,主要都是江浙地区的人。


这三个组织曾经一度合并过,后来又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了。

1907年,清政府要求日本驱逐孙中山,日本政府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日本有关部门赠送了孙中山5000日元,希望他出国旅游,就不要再回来了。另外还有日本商人赠送给孙中山1万日元,希望他革命成功后,可以帮助自己把生意做到中国去。

孙中山留给日本同盟会2000日元,带上其他的钱就走了,也不向其他人通报。这就引起了章太炎的强烈不满,因为按照同盟会的章程,经费必须公开并且统一调配。

这样一闹,光复会的成员就宣布脱离了同盟会,组织里边就只剩下孙中山这边的兴中会和华兴会了。

宋教仁认为,革命必须程序正义,他说孙中山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也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导革命运动。

后来宋教仁其实是自己单独出来搞了,同盟会就变成了一个空壳,这个组织太过于松散,所以才会起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爆发,完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基本上都在广东广西,他没有办法接受在中部地区发起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都是中低级的军官,他们也明白,以自己的身份不足以领导全国性的革命,所以才会把黎元洪给推出来。

后来黄兴和宋教仁也赶到了武汉,黄兴忙着在前线指挥军队,宋教仁在后方敏锐的感觉到武汉的革命势力背后靠的是立宪派,他们根本就指挥不动。更麻烦的是,武汉的起义军黄兴也指挥不动。

最后黄兴和宋教人只有来到南京,等待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创办一个全新的国家政权。

孙中山担任了临时大总统,但面临的两个问题:

一  国家没有钱   孙中山在回国前曾经希望日本政府能够给提供帮助,他还专程去了欧洲,希望西欧各国能够提供经济帮助,但都没有结果。后来孙中山回到上海的时候,很多人就问他带回来多少钱?孙中山就说,没有钱只有一颗革命的心。

二  革命军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作战能力本身就不强,缺乏统一的指挥,他们这些从海外回来的革命党很难调动这些军队。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一点,孙中山没有办法维持新政府的正常运转,也没有办法领到这场革命走向最终的胜利。


之所以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让给了袁世凯,就是因为袁世凯的手里有强大的北洋军,并且袁世凯还能搞到钱。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时候,他就明白了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他的前辈李鸿章,能够成为晚清最后一个名臣,靠的就是手下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尽管在朝廷中有很多反对李鸿章的人,但是谁都不能把他怎么样,就是因为他手里有枪,并且是当时清朝最强大的军队。

袁世凯要创办北洋军,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人和有能力的人,然后就是把有能力的人变成自己信得过的人,最后通过结拜和联姻的方式把这些人构成一张网,袁世凯始终就在这张网的中心。

袁世凯找来的第1个能人,就是他少年时的好友徐世昌。这个徐世昌被称水晶狐狸,就是因为他八面玲珑。

徐世昌祖上是浙江人,后来在天津扎下根,到他爷爷的这一代,就到了河南开封。袁世凯的父亲在开封当官的时候,袁世凯和徐世昌就是好朋友,经常一块儿出去玩。

后来徐世昌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他就到处拉关系。碰到沈葆桢和钱能训,他就说自己是浙江人。碰到曹琨和李纯,他就说自己是直隶人。当然和袁世凯在一起,他就是河南老乡了。


徐世昌在北洋军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处理文书。他毕竟是翰林院出来的,文笔了得,呈报给朝廷的文书基本上都出自于徐世昌的手。

随着北洋军的不断扩张,这些文书工作慢慢就交给了阮忠枢。徐世昌就发挥自己擅长搞交际的特点,帮助袁世凯做更多的事儿。

为了让朝廷放心,袁世凯就让天津武备学堂的总办(这个职务相当于校长)荫昌给自己推荐了一些教官,最知名的就是后来的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

另外一些,就是李鸿章淮军旧部,比如毅军将领姜桂题、张勋和倪嗣冲。更多的军官来自于李鸿章的北洋武备学堂,比如曹琨,段芝贵,张怀芝,王占元,卢永祥,李纯,陆建章,鲍贵卿,雷震春。

上边的这些人来自于五湖四海,但都对袁世凯非常信服,这就是北洋军阀能够统治中国16年的原因之一。

袁世凯的记忆力非常好,他记得北洋军中的每一个军官和身边的幕僚,并且对这些人的优缺点了如指掌,也非常能知人善用。

练就一支能打的军队并不难,但是能够掌控这支军队就会变得非常重要。袁世凯却有这个能力,有一次他在和张之洞聊天的时候说:一手拿着官位和钱,一手拿着刀,听话的就封官给钱,不听话的就吃一刀。

后来北洋军扩成了北洋六镇,其中有袁世凯,直接领到的是北洋五镇,也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

孙中山后来发起了二次革命,南方革命党控制的省份有很多并不服从孙中山,本身就是一盘散沙,结果很快就失败了。

接下来孙中山又发起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护国运动的成功是袁世凯把自己放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包括段祺瑞和冯国璋,因此才能够成功。

护法运动的南方军阀,不过是想利用孙中山扩充自己的势力,并不愿意听孙中山的指挥。因此孙中山最后才愤愤不平的说,南和北如一丘之貉。

在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之前,孙中山一直被军阀们背叛,先被云南军阀背叛,后背广西军阀背叛,最后还被自己的战友陈炯明背叛。

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孙中山手里边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没有忠于三民主义的军队。他始终依靠别人手中的军队来搞革命,因此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失败。

直到后来痛定思痛,才决定创办黄埔军校,以革命的理念来组建自己的武装,把军队和政治理念结合起来。

当蒋介石以黄埔军校生为核心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时候,孙中山已经去世了,他没有看到这一天。

但终其一生孙中山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尽管颠沛流离,尽管十分狼狈,但他一直在默默的努力,这是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钦佩和尊重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的历任总统(组图)
1913年讨袁军南京保卫战:北洋军入城后大掠
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几十年的军阀混战,民国到底有多少军阀?
宋教仁之死
【每天老照片】--5437-- 清末现代化军队的开始,清末新军
变化多端的章士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