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舜由夷变夏的迁徙路线:从山东诸城到河南虞城,再到山西平陆永济
userphoto

2023.06.22 四川

关注

文/王震中
帝舜是华夏民族的圣人。《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但是,这位华夏的圣人却属于从东夷融入华夏集团之人。
虞舜之所以能够由东夷之人变为华夏集团重要一员,就在于他从东夷之地迁徙到了中原地区,并一度担任中原地区族邦联盟的盟主。根据“尧舜禹禅让”的古史传说,在中原地区的尧舜禹部族联盟中,舜占有重要地位。此时作为盟主的舜,定都于山西西南部的永济至平陆一带。如《帝王世纪》:“舜所都也,或言蒲坂(阪),或言平阳及潘者也。”蒲阪在今山西永济市。据《尚书·尧典》,尧曾把二女嫁给了舜,使之“居于妫汭”。《帝王世纪》:“妫水在河东虞县历山西汭水涯也。”《括地志》:“妫汭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此地也称为蒲阪,在今晋西南的永济市。再如,舜又被称为“虞舜”,属于有虞氏之人。虞舜所都之城也称为虞城。虞城,有今河南虞城,也有在今山西平陆的虞城。山西平陆的虞城,《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说:“虞城故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亦名吴山,周武王封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吴城,即此城也。”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县。山西平陆的虞城之外,今河南商丘市也有虞城,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平陆的虞城是虞舜由豫东商丘的虞城迁徙至此而来的。对此,我们后面再详加叙述。总之,虞舜在担任尧舜禹族邦联盟首领时,虞舜邦国的都城在山西西南部的永济至平陆一带,所以《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冀州之人也。”古时的冀州包括山西与河北在内。

舜原本是东夷人。《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在今山东诸城。清《诸城县志》:“(该)县人物以舜为冠,古迹以诸冯为首。古之言舜生地者,自孟子始曰诸冯,且曰东夷之人。县……城北十五里有村名诸冯,故前明职方地图诸城下特注舜生处。”今山东诸城在西汉时为诸县,春秋时是鲁国的一个邑。《春秋》载鲁国曾先后两次“城诸”,即修筑诸邑的城墙。《春秋经》庄公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春秋经》文公十二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杨伯峻认为:“诸、防皆鲁邑。据《山东通志》,诸故城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三十里。”朱玲玲认为:“诸冯应即诸,从语言角度讲,诸冯的冯字是个轻读语尾音,如北京话的'儿’,付诸文字是可省去的,不省则作'诸冯’,省去尾音则作'诸’。”为此,我们说诸冯在山东诸城,与孟子所说的舜为“东夷之人”颇为吻合,舜的出生地、虞舜族的发祥地在今山东诸城。
那么,舜是如何从山东的诸冯迁徙到山西的蒲阪,其迁徙路线是否有迹可循?笔者认为今豫东的商丘虞城是其由东向西迁徙过程中的重要一站。豫东的虞城,在夏代的太康少康时期,是虞舜之后裔虞思掌控的地区。《左传》哀公元年: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关于文中少康逃奔的“有虞”,杨伯峻认为:“在今河南商丘地区虞城县西南三里。”虞思让少康居住的“纶”邑,在今虞城县东南三十里。夏代太康少康时期虞城一带的有虞氏(虞思),是夏代之前(即五帝时代)就住在这里的有虞氏的延续,也是虞舜由诸冯(今山东诸城)迁往山西的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虞城(今山西平陆县)一带迁徙路线中的重要一站。
关于虞舜的迁徙,《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孟子·离娄》:“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这些文献中的“负夏”“历山”“河濒”“雷泽”等地,在山东有之,在山西有之,在其他地方亦有之。对于这一现象,笔者以为山东这些地名与虞舜起初居住和活动在这一带有关,是虞舜在山东时留下的;山西的这些地名是虞舜从山东迁徙至山西后带来的;至于其他地方的这些地名,或者是舜在迁徙过程中留下的,或者是因舜职掌部族联盟盟主之后在这一带曾经活动过而产生的。我们在这里只需考察山东与山西,即可大体勾勒出虞舜的迁徙路线。

关于山东的历山与雷泽,《淮南子·原道训》:“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图片埆,以封壤肥饶相让。”高诱注:“历山在济阴城阳也,一曰济南历城山也。”《水经注·济水注二》:“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俗谓之为娥姜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这是说舜耕种的历山在济南历城。
雷泽,或曰雷夏泽,其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集解》引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正义》引《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水经注》瓠子河下载:“瓠河又右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一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
关于山西的历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集解》引郑玄云:“在河东。”《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山,东至吴坂,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历山南有舜井。”雍正时期所修《山西通志》卷24永济县条云:“历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上有舜庙,山下二泉,名妫、汭,即尧釐降二女地也。”对于郑玄所说的“河东之历山”,张盼盼作了较详细研究,她认为山西永济的历山是舜由海岱地区迁徙至晋南带来的。
关于山西的雷泽,清毕沅《墨子注》曰:“今山西永济县南四十里雷首山下有泽,亦云舜所渔也。”又雍正时期所修《山西通志》云:“雷泽,在县西南首阳山下,南流入河,相传舜渔此。”山西永济的“雷泽”,也属于舜迁徙到晋南之后带来的。
总之,对虞舜从海岱迁徙到晋南路线的深入考察,可补充孟子“舜东夷之人也”的说法。舜由海岱地区来到中原地区后,一度接替帝尧而成为中原地区尧舜禹族邦联盟的盟主,这就是古史传说中广泛流传的尧舜禹禅让的故事。舜以及和他一起迁徙的族人,来到中原之后就变成了华夏集团的成员,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史记》“舜,冀州之人也”与《孟子》“舜,东夷之人也”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恰恰反映出虞舜从海岱迁徙到中原的历史过程,舜是由东夷人变为华夏人的华夏圣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舜迹三考.舜帝卒葬考
舜帝祖籍考证
舜帝
舜帝故里
帝舜地望
盘点济南千佛山改过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