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评价姜维北伐?北伐到底是对还是错?
userphoto

2023.08.21 四川

关注

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听小宝说书,真是太给面子了。

本期是大话三国之特别篇,后期的蜀国,如何评价姜维北伐?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

在《三国演义》中没有讲蒋琬和费祎治国,而把篇幅都留给了姜维北伐。

为什么小说对姜维情有独钟呢?

因为他没有忘掉蜀汉的信仰,他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遗志。

他有三句格言令人扼腕。

一句是: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

另一句是: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最后一句:愿陛下忍耐数日,臣欲使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

自从公元228年,26岁的姜维投降蜀国之后,谁能想到,魏国降将的他,却是蜀汉精神最后的继承人,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仍不忘复兴大汉。

《三国演义》中写姜维九伐中原,而根据《三国志》统计,姜维一共十一次北伐。

十一次北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姜维没有兵权,在蒋琬、费祎主持下的北伐。

公元238年,趁着司马懿去辽东平叛公孙渊,关中空虚的机会。

36岁的姜维奉命军出陇右,攻至南安郡后,与魏军相持不下,蜀军撤退。

姜维第一次北伐应该叫战略侦查。

公元243年,姜维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渐入蜀汉核心领导层。

公元244年,曹爽为稳固地位,亲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

此时蒋琬病重,费祎派42岁的姜维率汉军主力增援汉中。

姜维力战,截断魏军的粮草,击败魏军。曹爽因此威信大降,为后续高平陵之变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北伐,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防守反击。

公元247年,45岁姜维升职,成为蜀汉卫将军,获得了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的权力,正式进入蜀汉的核心领导层。

同年魏国境内爆发羌胡叛乱。姜维带兵出陇右,接应羌人叛乱,在洮西与魏军郭淮、夏侯霸等人大战一场,顺利接应羌人入蜀。

第三次北伐,应该叫北上接应。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战,夺取曹魏军政大权。

夏侯霸来投。

姜维认为是北伐的大好良机,和费祎并在朝堂之上开展了一场大争论。

费祎认为不应该轻举妄动。

姜维说出了: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

最终,姜维的决心,感动了刘禅。

但是费祎只给了姜维一万人马。

姜维选择了和诸葛亮北伐一样的路线,突袭陇右,以占据雍凉为目标。

可惜兵马不足,在大战数月后,姜维遭遇邓艾、郭淮、陈泰等人围攻,退守汉中。

第四次北伐才应该算姜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是让姜维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次年,姜维再次带着一万人马,在羌胡的配合之下,一路西进,杀至青海省西宁市一代。

这是姜维所有北伐中,打得最远的一次。

但最终因为兵力不足,无奈撤退。

自此,费祎再也没有给姜维出兵的机会,措施了魏国内部动乱的大好局面。

想来如果诸葛亮在世,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但是费祎的龟缩,让蜀汉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北伐进入第二个阶段。

再也没有人能制约姜维了,他终于可以一展平生所学了。

同年,东吴太傅诸葛恪率20万大军,进攻淮南。

姜维抓住战机,立马率兵包围了魏国重镇南安郡。

可是这次,姜维因为攻城日久,军粮耗尽无奈退军。

第六次北伐,51岁的姜维没有败给魏军,而是败给了粮草。

公元254年,姜维被授予督内外军事之权。

同年,司马师和魏帝曹芳矛盾激化,魏国局势动乱。

狄道县县长李简害怕受牵连,向蜀汉秘密请降。

姜维随即率军出陇西,接受狄道县后,兵进襄武,击败魏军斩首徐质,大获全胜。

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区域,将这些区域的百姓都迁移到了蜀汉。

52岁姜维,在第七次北伐中,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公元255年3月23日,司马师暴毙,司马昭立足未稳。

姜维同夏侯霸带领蜀兵,在洮西大败雍州刺史王经,魏军退守狄道城。

姜维追击而至,包围狄道城,魏国派征西将军陈泰前来解围,姜维密谋伏击援军,没有成功后,只能退守钟题,随后回军汉中。

魏国派征西将军陈泰前来解围。姜维设伏不成,退军驻扎钟题。 

第八次北伐无功而返。

256年,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登上了仕途的顶峰。

踌躇满志的开始了第九次北伐。

结果在段谷被邓艾所败,死伤惨重。

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

站的有多高,摔的就有多重,姜维在朝堂上的风评直转急下。

54岁的姜维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公元257年,诸葛诞发动淮南三叛,雍凉守军被调走平叛。

姜维大喜过望,改变了既往的北伐方针,决定趁着长安空虚,直取长安。

司马望和邓艾选择近水筑寨、依山为营的防守策略,愣是和蜀军对峙到诸葛诞败亡,魏军主力回援。

第十次北伐,姜维再次无功而返。

但是,他却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刘禅再一次任命姜维为大将军。

这个任命,在朝堂上引发无数非议。

姜维背上了劳民伤财,空耗国力的骂名。

从此姜维专注于强化汉中防御,不再轻易出兵。

这一消停就是五年,这五年姜维不断受到朝堂的抨击,要求罢免姜维的兵权。

公元262年,姜维为了摆脱困境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最后一次北伐。

邓艾抓住姜维劳师远征,补给苦难的弱点,抢占有利地形,在侯和,大概今甘肃卓尼县的地方设下埋伏,姜维损失惨重!

这一次,姜维并没有退走,而是选择带兵退到沓中屯田,躲避朝堂纷争。

而第二年,司马昭就发动了灭蜀战争。

姜维上表刘禅,建议派张翼、廖化带兵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

如果被采纳,邓艾军绝对充不进成都平原。

但是被黄皓蛊惑的刘禅全不在意,等反应过来,早已措施战机。

最终汉中丢失,姜维退守剑阁。

来不及喘息,姜维就收到了,邓艾偷渡阴平,魏军攻破绵竹诸葛瞻,刘禅投降的消息。

但是姜维没有放弃,他假装投降,利用司马昭和钟会、邓艾的矛盾,进行复国计划。

他写信告诉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虽然计划失败,但是拉着钟会、邓艾为自己,为蜀汉陪葬,也算不亏。

公元264年,62岁的姜维死在敌人乱刀之下,留下了胆大如鸡卵的传说。

汇总一下:姜维北伐,前后11次, 大胜1次,小胜2次,大败1次,小败2次,打平5次。

整体来看徒劳无功,用现在的话说,精神是感人的,成绩是拉胯的。

但是说来奇怪,批评姜维的都是蜀汉大臣。

陈寿就骂姜维: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而曹奂却赞美姜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西晋史学家郭颁更是说: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姜维北伐是一个让自己人受苦,让敌人痛苦的事情。

他让所有人都不快乐,唯独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古今人论蜀汉灭亡的原因
在历史上,谁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7分钟看懂姜维“九伐中原”全过程
【读通鉴】37. 蜀汉悲歌之三大男主:生命不息、北伐不止的姜维(下)
姜维的智谋连诸葛亮都惊叹,但他带兵打仗怎么总是输给邓艾?
姜维北伐是怎么打的?取得了多少战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