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岁成为副宰相,越是'怼'皇帝,官却越大,宋太宗有多'宠'寇准?

寇准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正直敢言,性格执拗,胸怀坦荡,有胆有识,他一生坎坷却充满荣耀,对大宋有补天之功却屡遭陷害。

大部分人了解他,是通过话本小说《杨家将》。人们亲切地称他“寇老西儿”。其实他不是山西人,而是陕西人。

1、陕西人“寇老西儿”

根据《宋史》记载,寇准,字仲平,生于公元961年,也就是北宋建立的第二年,赵匡胤在这一年“杯酒释兵权”,和平地解除了石守信等武将的职务,把军权收归中央。

寇准是华州人氏(今陕西渭南县东),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名寇相,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曾经一举考中进士,而后还一度中了状元。人生的起点比寇准还高。不过寇相堪称生不逢时,在五代的时候,兵荒马乱,状元的美誉度可远不及北宋。

寇相是北汉的官员,寇相郁郁而终时,寇准还没有长大成人,因此,小时候寇准的生活很是艰难,吃了很多苦头。

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二年),寇准一举中了进士,当时他只有19岁。在太平兴国五年,被派往巴东县,迈出了官员生涯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与寇准同科中进士的还有一位张咏,后来成了寇准的至交。

张咏,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他比寇准大十多岁,后来做过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

张咏是个出了名的急性子人。他年轻时,有一次戴着头巾吃馄饨,偏偏那头巾的带子长了点儿,连着几次垂到了馄饨碗里。

他竞火冒三丈,迁怒于头巾,一把将头巾拽下来塞进碗中,高声嚷道:“但请吃!

他在湖北做县令的时候,发现一个管钱的小吏,偷了一枚钱藏在头巾里带出库房,于是令打板子作为惩戒。小吏不满,嚷道:“我不过是偷了一文钱,你竟因此打我,但你能够杀我吗?”

这种“激将法”对张咏倒是管用,张咏写了四句判词:

“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随即拔剑杀掉了他。此事震动全县,从此当地治安大为好转。今天换个角度来看,“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其实是用一个狂妄小吏的性命换来的。

言归正传。寇准功成名就后,许多人不敢称他的名,称他为上谷寇公,或者是上谷公,因为上谷的寇氏是最发达、最显赫的寇氏。现在他有了地位,所以大家叫他上谷寇公,以表达尊敬。上谷在山西,这样传来传去,寇准就变成寇老西了。

2、寇准与宋太宗的际遇

公元984年,寇准结束了巴东县的任期,调任到大名府成安县,还是担任知县。

公元985年,寇准奉旨进京,来到开封府,拜见了宋太宗,并受到了他的赏识。一般来说,知县任期是三年,期间不能随便离开就任之地,除非有特殊事件发生。恰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件。

这个事件就是宋与西北边地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之间的战争。

这时,寇准奉命从知县位上给朝廷押送军粮。这件事情对年轻的寇准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他对此充满了新鲜感与兴奋感。

他事必躬亲,认真仔细地分析各种信息,思考宋与西北边境间的问题,然后案牍劳形,洋洋洒洒,写成正式的奏章呈给太宗皇帝。就是这份奏章,给寇准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上书太宗不久之后,太宗就召见了寇准,这是君臣之间的第二次见面。

第一次还是在980年,寇准进士及第之时,当时太宗召见了所有的进士,寇准是人群中的一个,并未引起太宗的特别注意。

这次可就不同了,寇准的奏章,让太宗非常赞赏,不久就改授他为郓州通判,破格提拔。

就在寇准准备上任,临行前向太宗皇帝辞行时,太宗忽然改变了主意。

想起寇准的那份奏章,和他的满腹才华,太宗觉得让寇准去地方任通判一职,实在有些可惜,不妨留在宫中,放在自己身边,观察培养。

于是,太宗取消了寇准郓州通判的任命,留他在三司工作。在三司任职期间,寇准不负众望,兢兢业业,各项工作非常出色,使得太宗皇帝龙颜大悦。

寇准在三司任职四年后,有一天,太宗对宰相们说,他很青睐寇准,想给他一个新的职位,但给他一个什么职位比较合适呢?有人说,给寇准一个开封府的推官吧。开封府是宋的都城,长官是知府,下边有判官,再下是推官,这个职位应该可以了。

宋太宗说,这个职位怎么可以呢?不行。

宰相们就又说,要不然,让寇准做枢密院的直学士。太宗听到这话,思之良久,认真想了好一会,才说,“且使为此官可也。”意思是,好吧,暂时就让寇准做这个官吧。

这话中隐含的意思是,太宗觉得安排寇准这个职位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提拔他。

但是寇准的从政资历还不够,暂时先任枢密院直学士。

后来不到两年,寇准就被提升为枢密院副使,这一年,寇准还不到30岁。到了淳化五年(994),寇准再度被提擢,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这一年,他刚刚33岁,正是风华正茂,春风得意,时人为之瞩目。

太宗为什么如此器重寇准,原因可能是,寇准性格耿介率直,不爱逢迎,又有才干,为太宗所喜爱。

3、诤臣寇准

寇准一向秉公执法,铁面无私,不怕得罪人。

淳化二年(991)春天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赵光义问怎么回事,难道是咱们君臣施政有问题,惹得老天爷不高兴降下灾难?

群臣都说这是天数所在,这次灾难,和咱们没关系。寇准却引用说《洪范》书中说,天人之间,是有感应的,此次大灾就是因为现在刑法不公而引起的。

赵光义听后,十分恼火,自己日日早朝,勤政爱民,寇准居然说刑法不公,还当着所有的文武大臣说。

赵光义回自己住的地方冷静冷静,觉得寇准这是话里有话,便压住气,单独把寇准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哪个案子处理的不公平?赵光义算是给足他面子了。

不过寇准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就是不说,要把两府(中书省、枢密)的所有高官都叫过来,他才说。赵光义又退步了,把人都召来了。

寇准终于开始说了:

在一年前,发生了两起受贿案。情节严重的王淮,赃钱数以千万计,仅被撤职杖责,不久还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这不是刑法不公吗?王淮是谁?就是参知政事王沔大人的弟弟啊。

他说这话时,王沔也在场,吓得当场认罪。寇准受到太宗嘉奖。

史书记载说:“寇准上殿,百僚股栗。”意思是寇准上朝,百官的双腿都在哆嗦,特别是那些心怀鬼胎、贪赃枉法的官员。

这一点,非常被太宗皇帝看好,这也是寇准被快速提拔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万岁事件”

正当寇准春风得意之时,却很快被驱逐出朝廷,离开权力的中心。

起因是“万岁事件”。

其实也应该算是官场中的一次明争暗斗。

这次事件跟张逊有关。张逊是谁呢?他是枢密院长官,也就是寇准的顶头上司,但寇准却一直看不起这个上司。这个张逊也非同小可,他是太宗在晋王府老臣,是太宗身边的心腹之人。

寇准当然看不透这一层关系,或者说他看透了这一层关系,却依然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对这位朝中要员不大理睬。

跟“万岁事件”有关的,还有另一个人温仲舒,此人也是进士出身,比寇准早三年及第,久居官场,年龄又比寇准大了十多岁,城府自然极深。

张逊和寇准都以太宗重臣自居,吵起架来,居然到了不避太宗的地步,而且吵得不可开交,令人生厌,太宗不堪其扰,深受其苦。

据说有一天,就发生了一桩邪事。当时,寇准和自己的同事,同是枢密副使的温仲舒一同聊天散步,突然就跑来了一个衣冠不整的疯子,见了寇准,忽然就跪地叩头,口中连呼万岁,吓得寇准赶快躲闪到一边去,心中大惊,忐忑不已。这事恰巧被张逊看到,立即指使心腹王宾状告寇准谋反,自己则在暗中推波助澜,以助声威。

其实,“万岁事件”事发当时就有人分析,这起疯子事件,其实就是张逊事先密谋,一手策划,以害忠良。

寇准自己一时没办法弄清楚这件事,但他已经明白,一定是张逊伙同王宾要陷害自己,索性就把自己与张逊工作中积累的矛盾罗列在太宗面前。

这时候,事件目击者温仲舒最为关键。如果他肯站出来为寇准开脱说话,解释个中情由,寇准可能也就没事了。

可是温仲舒选择了沉默。温仲舒保持沉默,有三个原因:

第一,因为万岁这个字眼太敏感了,如果开口说话,一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不值得;第二个原因,是他知道晋王府的人势力很大,很不好惹,还是不说话为上策;第三,从内心来说,温仲舒本人也不大喜欢得理不饶人的寇准。

因为此事,张逊和寇准又在赵光义面前激烈地大吵起来,针尖遇上了麦芒,谁都不肯忍让半步。太宗自从幽州之战受了箭伤,伤口一直隐隐作痛,如今寇、张二人又吵个没完,他实在不能忍受,便下了一道圣旨,将二人都贬官外放。

寇准被贬到山东青州当知州去了。

5、太宗的宠幸

说也奇怪,自从寇准贬官外放之后,太宗赵光义总是若有所失,每当闲暇时,他都会想起寇准来。

但没过几天,他又开始询问寇准的情况,一副牵挂不已的样子。

皇帝身边的侍从们从中揣摩,皇帝可能想要召寇准回京了。

不到一年,赵光义又将寇准召回朝廷,拜参知政事。跟他的下放青州一样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寇准重新入阁,官至副宰相,正宰相是吕蒙正,太宗说:

“寇准临事明敏,今再擢用。想益尽心。朕尝谕之以协心同德事,皆从长而行,则上下鲜不济矣。”

这是在表扬寇准,所以重新提拔,寇准肯定会越发尽心尽力,让吕蒙正重用寇准;同时太宗警告寇准,要与上下左右处理好工作关系,别再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来。

后来吕蒙正被罢相,吕端又被提升为宰相。寇准依然是副宰相。吕端就提出让正副宰相轮流负责宰相印,不管公文签字,还是骑马,正副宰相都是并辔而行,平起平坐。

善于察言观色的吕端看到了太宗对寇准的宠幸,他也愿意屈尊成全,岂不是两全其美。太宗看到吕端如此善解人意,也非常高兴,于是令正副宰相享受同等的待遇。

但是,谁也没想到,还不到两年,一道圣旨,寇准又被逐出了权力的中心。

6、冯拯发难

赵光义宠信寇准,私人交情很深。

有人献给赵光义一个宝物通天犀,一种上下贯通的犀牛角,非常珍贵。赵光义命人制作成两条犀带,一条自用,另一条赐给了寇准。

至道二年(996)正月,在京城南郊,太宗亲自举行祭祀天地的祭拜大礼。按照以往的习俗,祭拜天地的仪式结束后,就意味着开始过年了。而每次祭祀天地之后,辛勤工作了一年的每个官员都会自动官升一级,为的是奖励朝臣们的鞠躬尽瘁,辛勤付出,借着这个机会,皇帝也让大臣们都高兴高兴。

当时,主持封官加爵,犒赏大臣的人是正是寇准。当是时,寇准正处于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的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封官加爵之大事,寇准却是听凭自己个人的喜好论功行赏,喜欢谁就升到重要的位置,厌恶谁,就安排一个无所作为的位置。这一点,很多朝臣都一眼看出来了。

寇准喜欢右通判、太常博士彭惟节,便将他擢升到了屯田员外郎;寇准不喜欢左通判、左正言冯拯,便将他安排到了户部员外郎一职。

这样一来,原先官居冯拯之下的彭惟节,现在却高高在上,冯拯呢,反而落在了下面。寇准赏赐百官之后,冯拯发现了问题所在,不对啊,彭惟节原来官比我小一级,大家都应该升一级的话,我还是应该比他大一级啊!怎么他反而比我大一级了呢?

思来想去,冯拯想,一定是寇准在从中作梗,因为寇准一直对冯拯很有偏见,不大待见这个左通判、左正言冯拯。

这次大封百官,寇准跟冯拯之间,也结下了仇怨。

但碍于寇准当时的炙手可热,冯拯咽下了这口气。但他并不甘心,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

当时北宋有个不成文的制度,就是官员们给皇帝上奏章时,奏章基本是按照官职大小,排列好给皇帝过目的。因为彭惟节一直都比冯拯官阶小,奏章就一直排在冯拯后面。习惯使然,后来彭惟节官阶比冯拯大了一级时,奏章依然习惯性地排在冯拯后面。

寇准非常愤怒,因为居然有人胆敢蔑视他对彭惟节的擢拨,难道这不是变相地藐视他寇准本人吗?

盛怒之下,寇准动用自己参政知事的权利,以政事堂下达命令,把彭惟节的奏章压在了冯拯的上面,并且把这事情给太宗赵光义做了一番说明。

寇准认为,此事虽然小,但分明是乱了次序,满朝文武官员有升有降,长此以往,朝臣们的奏章渐渐都会流于无序,那将还有何尊卑之分,又将成何体统?

冯拯也不是寻常之辈,他比寇准还早一年中进士。他是探花郎,是中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当年还得到了太宗的赐诗。

每次科举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按照惯例,皇帝都会给状元赐诗,但是给探花赐诗,则只有冯拯这一次。“二三千客里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这个少年说的就是冯拯。

冯拯也是得到太宗的器重的良材,现在寇准竟然百般刁难、压制他,冯拯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现实。

太宗听了寇准的话,没有多想,便点名批评了冯拯。冯拯因此怀恨在心,伺机还击。他上书圣上,弹劾寇准,说寇准在南郊祭祀天地,封官晋爵时任人唯亲,有所不公。但这次上书似乎犹如石沉大海,皇上一点反应也没有,并没有收到他所预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7、得理不饶人的寇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居然还有另外一个人配合着冯拯,继续上书圣上,弹劾寇准。

这个上书弹劾寇准的人是谁呢?

原来,此人乃是岭南东路转运使康戬,他不远千里,上书圣上说:

“圣上明鉴:现在的寇准,已经是权倾朝野,无人敢管,亦无人敢言了。皇上您还不知道,我们这些朝臣,没有谁不怕寇准的。吕端、张洎、李昌龄这些人都是寇准一手推荐的,吕端对寇准感恩戴德,张洎曲意奉承他人,李昌龄无能怯懦,他们都不敢和寇准抗争,寇准目中无人,为所欲为,扰乱法纪,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看到这封火上浇油的奏章,太宗尽管龙颜大怒,但平静下来之后,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将奏章中涉及的当事人召来,亲自问讯一下,才称稳妥。

寇准性格一贯如此强硬,太宗再熟悉不过了。

太宗召见了吕端、李昌龄和张洎,了解了康戬的上书事情之后,让他们暂且退下,当时并没有就此事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太宗太喜欢寇准了。

翌日早朝之时,太宗问寇准,新年伊始,冯拯的升迁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满文武都在非议此事,认为寇准有失偏颇,处事不公。

寇准当然不会轻易承认自己有什么过错。他给皇上摆事实,讲道理,剥丝抽茧,一一将如此论功行赏的道理讲出来,认为自己这样安排冯拯是有理有据的。

看到寇准这样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当时太宗非常恼火。这毕竟是在大殿之上,而不是君臣的二人世界,让太宗有回旋和包容寇准的余地。

而寇准则完全无暇顾及太宗的感受。寇准那咄咄逼人的架势,让太宗龙颜颇有些不悦。

他警告寇准说:“这可是大殿之上,你身为宰相,跟皇上吵架成何体统?”

寇准心想,吵架算什么,想当初把您的龙袍袖子扯住的事情我都干过,这算什么事呢?因此,寇准对太宗的提醒置若罔闻,继续为自己据理力争,吵得不亦乐乎。无奈之下,太宗便差人将寇准撵出大殿。

第二天早朝时,寇准起了个大早,他手中拿着中书省官员的名册,厚厚一摞子,意气风发地走进了大殿。

寇准躬身参拜皇上,说:

“皇上,您不是听人说寇准任人唯亲,处事不公吗?现在我拿证据来了,我们可以挨个对一对,看看寇准是否是在论功行赏。看看到底是某人之错,还是寇准之错?”

谁知太宗却一声叹息,心想,寇准啊寇准,你为何要屡次让朕下不来台呢?

太宗想,说到底,还是自己把寇准给宠坏了,宠得他连自己究竟是谁都分不清了。

看来不让他清醒清醒,以后更会害得他更惨的。

因此,对于寇准,太宗长叹一声,说了声“朕不想再见到你了”。

当日就颁旨,又将寇准贬到邓州做知州去了。

事实不幸被太宗一语道中,“朕不想再见到你了”居然成为了一句谶语。

从那以后,也就是公元996年七月寇准离京之后,太宗一直到临终之时,的确再也没见到他的这位宠臣。

一年之后(997年),太宗驾崩。在弥留之际,不知道太宗是否还记得一年前他说的这句话,也不知道在弥留之际,他是否还记得他的宠臣寇准。

当是时,寇准一直在邓州任知州,不奉诏不能回京奔丧。这对情同父子、形影不离的君臣,就此永别了。

(正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寇准:做官不要太高调
北宋为何多名臣
《话说天下》 个性宰相寇准(1)
不看《寇准传》,不知道他情商这么低
43岁当上宰相的寇准,有多聪明?完全可以成为古代大臣的典范
寇准 ▏奢侈嗜酒人生坎坷的社稷奇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