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13年前执意出家当和尚,后来怎样?
userphoto

2023.10.02 四川

关注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2010年,一则“北大数学天才出家当和尚”的新闻震惊了全国。这个天才少年名为柳智宇,年仅18岁就以其出色的数学才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以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数学新星。

随后,他被北大四大疯人院之一数学院录取,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毕业后,他又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以高额奖学金招入,进一步深造。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数学界又出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时,柳智宇却做出了一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选择出家当和尚。这一决定无疑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和疑惑。柳智宇为何会选择这样的道路?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3年过去了,去年5月份,一条“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下山还俗,主动要求降薪至2万”的新闻再次引起热搜。

5月份还俗时才说不结婚不生子,短短过了7个月就找了女朋友,这波打脸来得有点快。

这个曾经为了追求精神解脱而选择出家的柳智宇,现在为何又选择还俗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在他身上究竟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1988年,柳智宇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分别是一位工程师和一位物理老师。他们的基因在柳智宇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他的天资聪颖,非常好学。然而,太过聪明的人往往让人感到孤独。当其他孩子们还在忙着四处嬉戏玩耍的时候,柳智宇却常常自言自语,“这样没意思。” “那什么才有意思呢?”每当听到小智宇的叹息,奶奶总是打趣地问他。柳智宇摇摇头,他也不确定什么才让他觉得有意思,只是觉得生命中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由于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与同龄人打成一片,柳智宇只能埋头学习。从上小学开始,他就展示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在那个年代,学校的各种数学竞赛只要有柳智宇参加,第一名就必定非他莫属。人们称他为“神童”。然而,随着拿奖牌越来越多,人们对他的赞誉和期待也让这个“神童”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和孤独。
性格孤僻的柳智宇与周围的同学关系逐渐冷淡,他只能将情感继续寄托在学习上。2004年,柳智宇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举报自己。尽管柳智宇的各科成绩都很好,但他的体育成绩却一直很糟糕。每次体育课,其他同学都能轻松跑完1000米,而柳智宇却连500米都难以完成。


在中考成绩公布后,令人惊讶的是,柳智宇的体育成绩竟然是整个班级最高的。柳智宇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他回想起考试前体育老师悄悄对他说的一句话:“你别担心,一切有我!”原来,老师为帮助他提高成绩,不惜违背原则。但面对同学的异样眼光,无奈、失望、气愤的情绪将柳智宇包围了。他毫不犹豫地向教育局写了一封信,举报了自己的体育老师,同时也把自己给举报了。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柳智宇顺利进入了湖北顶尖高中——华中师大一附中。在别人眼中,柳智宇的行为有些“不懂事”,但通过这件事,他似乎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起外界的虚荣,内心的安宁和平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柳智宇的数学天赋在高中阶段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才华如同未经挖掘的宝藏,一旦揭开面纱,就让人惊叹不已。高中老师对他的评价颇高,称赞他是他们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这种超乎寻常的天赋在2005年首次展现在国际舞台上,当时17岁的柳智宇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就为中国夺得一枚金牌。他的表现令人瞩目,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数学才能,也表明他具备了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实力。
为了帮助柳智宇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华师大附中为他量身定制了严格的训练计划。这种“魔鬼训练”让柳智宇每日沉浸在题海中,不断进行考试和选拔,使他疲惫不堪。长时间的学习和备考让他的眼睛开始出现不适,经常酸胀发涩,甚至出现了幻影,然而父母和老师只是告诉他要忍受这些困难,甚至引用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语来激励他。


压力如同一只隐形的巨手,将柳智宇推向了竞赛的轨道。然而,他对这种生活的渴望开始减弱,他找到了校长,表达了退赛的意愿。柳智宇说:“是你们一附中需要那块金牌,不是我。”的确,华师附中太需要柳智宇这块金牌了,因为建校至今,他们还没有拿到过一块奥赛金牌。柳智宇承载了所有人对胜利的期望,这似乎让他过早地看清了许多事情。

2006年,18岁的柳智宇再次出征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他没有辜负众望,以满分的优异成绩为中国摘得一枚金牌。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也使他在数学领域的才华得到了进一步认可。同年,他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然而进入北大后,柳智宇的生活并不快乐。
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柳智宇常常陷入思考:“是不是学好了数学,就能解决人们的烦恼,让人们内心安宁平和了?”答案显然是不能。那么,什么才能呢?在这个迷茫的阶段,柳智宇在一次校园漫步中偶然发现了学校“禅学社”的招新启事,这个发现似乎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走上前去报名参加了。这个偶然的决定将改变他人生的轨迹,将他从预定的轨道上完全拉离出去。

在禅学社,柳智宇首次接触到了博大精深的佛家思想。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引导下,他开始了解和探索佛理,不禁感叹相见恨晚。这种新鲜的认知让他的内心世界逐渐明朗起来,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大二那年,柳智宇有幸跟随一位热心的学姐前往北京西山的龙泉寺做义工。寺庙的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新的空气,古朴的建筑,以及排列整齐的僧侣们悠然行走的场景。这一切都让他心生向往,憧憬着能像那些僧侣一样修行佛法。


“我也想和他们一样,成为寺庙的一员。”柳智宇向同行的师姐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然而,师姐以幽默的方式打趣道:“你要是真的和他们一样出家了,可就不能谈女朋友了喔!”柳智宇听后,淡淡的笑了笑,没有继续往下说。
多年后回顾这一段经历,柳智宇才意识到命运的巧妙安排。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虽然回到课堂,继续攻读学业,但同时也没放弃去寺庙做义工的机会,并结识了很多高僧,其中就包括贤庆法师——邓文庆。


邓文庆,同样也是北大毕业,曾经在哲学系就读毕。业后,他瞒着家人,选择到福建莆田的广化寺削发为僧。2006年,他来到了龙泉寺修行。命运的牵引在2008年将柳智宇带到了龙泉寺做义工,并和邓文庆法师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两人相见恨晚,彼此非常投缘。
此时的柳智宇已经萌生了出家的念头,效仿邓文庆法师,追求佛法。然而,他明白自己还不能立即就走,他需要给父母一个交代。为了使父母安心,也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能让人觉得我是在北大混不下去了,才去出家”,柳智宇在母亲的陪伴下,申请了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生。


麻省理工对这位“数学天才”非常欢迎,并为留住他这个人才提供了每年高达7万美金的奖学金。要知道,美国的中产家庭的年收入也就在4到12万美金之间,一年7万美金,足见麻省理工求贤若渴。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柳智宇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麻省理工抛来的橄榄枝,背地里却悄悄给麻省理工的教授发了邮件,表明自己不会前去就读。


2010年夏天,当柳智宇的父母早早地为儿子准备好了行李,打算将他送进麻省理工大学时。他们突然从媒体那里得到消息:儿子柳智宇“已经出家,当了和尚”。年过半百的二老从武汉急匆匆赶到北京,寻到西山之上,扣响了龙泉寺的大门,想要寻回儿子。但他们只得到了儿子托人带出来的一句话:“不便见人,一切随缘”。
从此,人世间少了“数学天才”柳智宇,多了一位法号“贤宇”的大师。他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家庭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初入寺庙,一切皆是简朴,柳智宇沉浸在佛学的海洋中。每日重复的学习与打坐,不仅未让他的生活感到乏味,反而使他的内心更加充实。在大量的佛教典籍中,柳智宇仿佛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他的内心也因此而感到愉悦

看到柳智宇如此痴迷于佛学,龙泉寺的主持决定赋予他一个重任,那便是整理佛教律宗典籍。从2013年开始,柳智宇辗转于福建、上海、天津等地,四处寻找散落的典籍。他以无比的执着与毅力,一本本地寻访、整理、校勘,为世人呈现出完美的《南山律典校释》。为了完成这部巨著,柳智宇几度累晕在书籍前。


然而,在经历了两年没日没夜的努力后,柳智宇的《南山律典校释》在2015年出版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部耗费了他多年心血的典籍,在署名里竟然只有师父“学诚法师”的法号。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待遇,柳智宇无法接受。他曾以为只有世俗中才会有如此肮脏的事情,却没有想到佛门也并非净土。他开始质疑这个世界,他的信念也开始动摇。


出家后,柳智宇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和解,他们找到了让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方式。在母亲的引导下,柳智宇开始接触心理学。随着他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他惊喜地发现,心理学和佛学其实是相通的。于是,他开始将佛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研究,他称之为“生活中的心理学”。为此,他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执照,并在网上开通了“心理咨询”业务。这些看起来与僧人身份不符的行为,却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2018年8月,柳智宇的师父“学诚法师”被爆出各种丑闻,随即被免去了一切职务,龙泉寺也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时,柳智宇心中的信念已经完全崩塌。在龙泉寺出家为僧8年后,柳智宇决定——下山。


初离开龙泉寺后,柳智宇度过了一段痛苦而艰难的时光。他曾想去别的寺庙继续修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寺庙,他只能靠着一些居士的经济帮助,勉强度日。进入尘世久了,柳智宇长时间找不到落脚的寺庙,而他也不好意思继续在居士们的资助下生活了。苦闷之余,柳智宇继续重拾心理学。
为了养活自己,柳智宇开始在网上推出“佛系心理咨询”。原本柳智宇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因为他的行为在佛家眼里是“离经叛道”的,但柳智宇还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柳智宇没想到的是,网络咨询一开通,就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人们称柳智宇为“佛门心理大师”。
一边是佛门修行,一边是俗世的牵绊,柳智宇一直是分裂的。要不要还俗?柳智宇无数次的问自己。今年春节,柳智宇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决定还俗了!他给父母、朋友广发消息,他要重入俗世了!

当柳智宇脱下那身僧袍的那一刻,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如,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其实,穿不穿僧袍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明白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内心的反映,只要心中有佛,处处都是修行。

去年5月,为了更好地推广“佛系心理咨询”,柳智宇携手知名心理咨询机构“华夏心理”,共同创办了“华夏心苑”事业部。这个事业部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心理咨询师,让佛系心理学的理论能够更好地造福大众。
当华夏心理的负责人找到柳智宇,提出以月薪三万聘请他的时候,柳智宇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淡然地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追求,不会去买房买车,也没有结婚生子的计划,所以这么多钱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柳智宇的坚持下,华夏心理最终决定给他月薪两万。柳智宇带着一个十几人的团队,专心进行心理学课程的开发。他们将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中,让更多的人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柳智宇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又过去了数月,柳智宇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公布了他找到了恋人。十几年的漂泊与寻找,他已从一位孤独的天才少年蜕变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这样的转变,不禁让人感叹不已。
有人认为,柳智宇的母亲让他接触心理学是极其明智的决定因。为,身心健康的他,已不再被执念与困惑所束缚。对于今天的柳智宇,人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平静与亲和力。不论他现在的身份如何,只要他自己能够认同这个身份,就证明他在不断地寻找自己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值得祝福的好事。


也有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柳智宇的母亲让他接触心理学并没有帮助他多少,而真正帮助他的是他自己。柳智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历,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身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
总之,柳智宇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谁,都需要找到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别人的引导,但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自我探索与成长。无论如何,找到自己是一件值得庆祝和祝福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考取麻省理工却选择出家当和尚,是何原因
“数学天才”柳智宇:北大保送,毕业却出家当和尚,如今怎么样了
他是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在龙泉寺出家八年后还俗,如今过得怎样?
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保送北大,被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公费录取!不顾父母哀求出家 当和尚,柳智宇对父母怒吼:上完北大就是对你们报恩了
十几年前的一位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 毕业后,选择出家当和尚
北大天才柳智宇:毕业后出家当和尚,9年后说出原因,是谁毁了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