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真人的秦制建设进展极快,是因为他们缺乏“内亚传统”|文史宴
userphoto

2023.11.01 四川

关注

文/周思成

 

真人建立的金国,从贵族能够打皇帝板子,到皇帝说一不二,不过一代人的时间,比回鹘、契丹、蒙古的秦制建设既快,程度又深,大司马认为主要是因为女真人缺乏内亚的分封传统,完颜氏贵族的职权系于官职,因此重量级贵族很容易被皇帝整肃。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宗室共治与内部冲突

金朝建国以前,完颜氏家族世代把持部落联盟首领职位,早已在联盟统治集团中形成了超过其他家族的明显优势。建国以后,这种优势继续扩大,最高议政机构勃极烈辅政会议完全为完颜氏宗室贵族所控制。

金初勃极烈任职可考者共十二人,均系宗室成员,其中太祖、太宗兄弟及太祖从兄国相撒改三系子孙共占七人,且所任多为排位较高的勃极烈,可见宗室,尤其是宗室近属事实上成为金初贵族政治的主角。

在金初对外作战的过程中,大批完颜家族成员统兵征伐,独当一面。灭辽前后,金廷在境内所设诸路都统、军帅等地方军区长官,半数以上皆出自完颜氏。

撒改之子宗翰和太祖之子宗望分别以左、右副元帅的身份在云中(今山西大同)和燕京开设元帅府,附设枢密院,统领被征服地区事务,权力极大,时人呼为“西朝廷”“东朝廷”。

清代学者赵翼也总结说:“金初风气淳实,……开国之初,家庭间同心协力,皆以大门户启土宇为念,绝无自私自利之心,此其所以奋起一方,遂有天下也”。

在王朝开国之初,主要依靠宗室成员建功立业本为常事,但金朝在这方面表现极其突出,灭辽翦宋,奄有中原,几乎所有重要战役都是由“兄弟子姓才皆良将”的完颜氏家族成员指挥参与完成的。

金初宗室势力之强盛可能与女真社会的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女真人建国前主要从事粗放式的农耕,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个体家庭尚未完全独立,父系大家族作为社会和经济实体仍然普遍存在,即所谓“兄弟虽析,犹相聚种”。

这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明显存有差异。这体现在政治上,即完颜氏家族团结一致,共同创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完颜氏的组织形式周朝相近

跟草原有别

有明确记载显示,女真社会原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金太祖即位后赴臣下宴集,“主人拜,上亦答拜”,“虽有君臣之称,而无尊卑之别,乐则同享,财则同用”。

而在金初宗室贵族势力不断膨胀的背景下,军事民主制传统实际上演变成为宗室内部的“民主”。皇权虽依赖家族力量而得以建立,但也因此淹没于完颜氏家族集体权力之中,金初君主个人权威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据称金太祖入燕京,“与其臣数人皆握拳坐于殿之户限上,受燕人之降,且尚询黄盖有若干柄,意欲与其群臣皆张之,中国传以为笑”。太宗私用国库财物过度,被诸勃极烈数以“违誓约之罪”,“群臣扶下殿,庭杖二十”。

史称太宗在位时,面对“桀黠难制”的宗室功臣,只能“拱默而已”。宗室代表人物宗翰等人“专权,主不能令,至于命相亦取决焉”。宗室贵族权力膨胀过度,逐渐与皇权形成矛盾,孕育着激烈的冲突。

建国以前,完颜氏部族酋长的继承曾经长期以兄终弟及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保证了权力始终掌握在家族成年男性手中,对于维护完颜氏的统治地位乃至金朝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这一传统依然保持。金太祖任命其弟太宗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此职居于诸勃极烈之首席,实际上相当于皇储,故而太祖死后太宗即被拥戴即位。

太宗复以其唯一的同母弟完颜杲为谙班勃极烈,杲病死,继位人选出现争执。太宗虽有多位子嗣,其长子宗磐也立有大功,但在宗翰、宗辅、宗幹、希尹等宗室贵族的压力下,仍然不得不参照兄终弟及制的传统做法,从太祖一系中选立皇储,遂以太祖嫡孙熙宗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

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同样反映了宗室共治的背景,与中原模式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不兼容的,最终酿成了剧烈的内部冲突。

皇权的加强

金熙宗即位后,宗室共治的局面开始向皇权独尊转变。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汉族社会尊君卑臣的传统政治观念发挥了关键作用。

熙宗幼与儒士游处,汉化较深,已“失女真之本态”。左右的汉族儒士“日进谄谀,教以宫室之状、服御之美、妃嫔之盛、燕乐之侈、乘舆之贵、禁卫之严、礼义之尊、府库之限,以尽中国为君之道”。于是熙宗“出则清道警跸,入则端居九重”,与宗室贵族渐渐疏远。

天会十三年,下诏废除勃极烈会议,仿照唐宋中央官制,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三省中以尚书省为主,下统六部。

对于曾任勃极烈的一些宗室重臣,让他们以太师、太傅、太保的头衔“领三省事”。尽管如此,但三省毕竟是听命于皇帝的汉式政务机构,宗室共治色彩比勃极烈会议明显减弱。

熙宗在与臣下谈论历史时说:“后世疑周公杀其兄,以朕观之,为社稷大计,亦不当非也。”他利用宗室贵族争权夺利的矛盾,数次兴起大狱,宗室元老宗磐、宗隽、挞懒等人皆被处死,宗翰忧愤而卒。

熙宗又企图改革皇位继承制度。皇子济安出生仅仅一个月,就被他册立为皇太子,但济安不久夭折,熙宗也在政变中死于非命,传位于子的计划未能实现。

以宗室身份发动政变篡位的海陵王完颜亮,对宗室贵族更为猜忌。即位仅数年,就先后诛杀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宗翰子孙三十余人,太宗弟杲子孙百余人,其余宗室又五十余人,连自己的弟弟完颜衮也没有放过。

海陵王夙有“国家大事皆自我出”的抱负,在诛杀宗室的同时,进一步改革官制,从制度上对皇权加以巩固。主要内容包括:

撤销中书、门下二省,仅保留尚书一省,在皇帝领导下负责全国行政事务。废除位高权重的“领三省事”职务,改设尚书令,且不再以宗室担任此职。

将金初的统兵机构都元帅府改为枢密院,枢密院长官负责军政管理,但并不统兵,保证兵权由皇帝控制。

强化监察制度,由御史台监察尚书省行政系统,又由登闻检院、登闻鼓院监察御史台和尚书省,形成环环相扣的制约关系。

经过海陵王的整顿,金朝各级机构“职有定位,员有常数,纪纲明,庶务举,是以终金之世守而不敢变焉”。

作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朝带有浓重的家天下色彩。金初,“宗室皆谓之郎君,事无大小,必以郎君总之。虽卿相,尽拜于马前,郎君不为礼,役使如奴隶”。

政权被视为完颜氏家族的私产,只不过家族集体权力一度掩盖了皇帝的父家长权力。经过熙宗特别是海陵王对宗室近亲的血腥屠杀,皇帝的个人权威终于充分凸显出来。

熙宗与海陵王打击宗室贵族时,均援用了中原传统的官僚制度,中原王朝官制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与专制君主相伴而生的,它既有从属并服务于皇权的特征,同时也具备公共服务倾向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面对以父家长权力为基础的皇权,官僚制度作为专制工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其中自主性的因素却难以成长。史书评论金朝“鄙辽俭朴,袭宋繁缛之文,惩宋宽柔,加辽操切之政”,说的就是这层含义。

金朝皇权之独尊,更胜于前代,如在君臣关系方面,皇帝对臣下往往滥施淫威,重则诛杀,轻则杖责。海陵王曾得意地说:

“古者大臣有罪,贬谪数千里外,往来疲于奔走,有死道路者。朕则不然,有过则杖之,已杖则任之如初。”

又云:

“大臣决责,痛及尔体,如在朕躬,有不能已者”。

这种廷杖的传统由此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元明清。《金史·刑志》对此总结称:

“原其立法初意,欲以同疏戚、壹小大,使之咸就绳约于律令之中,莫不齐手并足以听公上之所为,盖秦人强主威之意也。是以待宗室少恩,待大夫士少礼。终金之代,忍耻以就功名,虽一时名士有所不免。至于避辱远引,罕闻其人。”

若从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线索着眼,两宋、金元乃是孕育明清极端专制主义皇权政治的关键阶段。

在宋朝,相对于晚唐、五代纲纪伦常废弛的混乱局面,统治者和士大夫集团致力于传统伦理道德的重建和加强,“忠”的观念尤其被提升到人生第一伦理原则的高度,其地位远超前代,忠君成为臣民绝对、无条件必须履行的准则。

但宋朝同时也是士大夫政治的黄金时期,发达的官僚制度尚能将皇权尽量约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运行。然至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家天下”色彩明显增强,传统官僚制度对皇权的约束、限制机能大为削弱。

宋朝集权虽强

士大夫的体面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皇权

这种“家天下”的政治模式,辅以宋代以来逐渐深入人心的忠君观念,导致皇权的显著强化,对后代历史的影响至为深远。

金熙宗与海陵王的汉化改制

天会十三年金太宗卒,太祖之孙熙宗完颜亶嗣位。熙宗汉化较深,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废除勃极烈会议,改行汉族模式官制,在中央建立起三省六部制度。

天会十三年,熙宗即位不久即以国论右勃极烈、都元帅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又以国论忽鲁勃极烈宗磐为尚书令,以元帅左监军完颜希尹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子少保高庆裔为左丞,平阳尹萧庆为右丞。

十四年(1136)三月,以太保宗翰、太师宗磐、太傅宗幹并领三省事,标志着金初勃极烈辅政制已为三省制所取代。同时,又分别在尚书省左右丞相及左右丞之下增设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副职和助手,以增强尚书省的权力。

(二)废黜齐政权。

天会十五年十一月,废除在中原地区扶植的齐政权,降封齐帝刘豫为蜀王,在汴梁置行台尚书省,统治河南、陕西地。天眷元年(1138),又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

(三)颁行新官制,定封国制度。

天眷元年八月,颁行官制和换官格,全面改行汉官制度,将女真内外职官,按汉制换授相应的新职,制定勋封食邑制度,即按功勋等第授予封爵、勋级、食邑。十一月,又定封国制度,所授国王封号,形同勋爵,非就治其地,其实有些封国并不在金朝的疆域范围之内。

(四)制定汉式礼仪、服制。

天眷二年三月,命百官详定仪制。四月,百官朝参,初用朝服。六月,初御冠服。

(五)修建都城。

金朝建立后,定都于女真故地,但当时并无京师名号,而且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其城邑、宫室,类中原之州县廨宇,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或车马杂沓,皆自前朝门为出入之路,略无禁限”,且无尊卑长幼之别,人们习称皇帝、宗室重臣及皇子居所为“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其都城制度甚为朴野。

至金熙宗即位后,开始设有内廷之禁,天眷元年四月,命少府监卢彦伦大规模营建京师宫室,八月正式以京师建号上京,曰会宁府,改原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

(六)颁行历法。

金初沿用辽历,太宗天会五年,司天杨级在北宋《纪元历》的基础上增损而成金《大明历》。熙宗即位后,于十五年春正月朔,正式颁行这部新的历法。

以上各项举措使金朝逐渐改变了其制度简陋、诸事草创的面貌,在汉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其后海陵王嗣位,又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汉制。

海陵王完颜亮在熙宗所颁行官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的整顿和改革。熙宗虽已废勃极烈,改行汉式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但往往以三师领三省事。

如十四年三月,以太保宗翰、太师宗磐、太傅宗幹并领三省事;皇统七年(1147)九月,以都元帅宗弼为太师、领三省事;十二月,以右丞相萧仲恭为太傅,领三省事。尚书左右丞相还往往分别兼任中书、门下省的长官,如天会十三年十一月以完颜希尹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皇统九年(1149)三月以司空宗本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

这种情况在海陵王前期仍是如此,中书、门下二省形同虚设。于是正隆元年(1156),海陵诏令“罢中书、门下省”,仅置尚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尚书令,掌“总领纪纲,仪刑端揆”,下设“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是谓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

此前,海陵王于天德二年(1150)十二月废除设于汴梁和燕京的行台尚书省,政令统一归于朝廷,三年(1151)又废元帅府,改置枢密院。

海陵王的官制改革大抵因唐宋制度而有所损益,自此之后,金朝的职官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基本趋于定型:

“自(尚书)省而下官司之别,曰院、曰台、曰府、曰司、曰寺、曰监、曰局、曰署、曰所,各统其属以修其职。职有定位,员有常数,纪纲明,庶务举,是以终金之世守而不敢变焉。”

海陵王还对官员俸禄、印信、封爵等第做了相应规定。

如天德二年,“以三师、宰臣以下有以一官而兼数职者,及有亲王食其禄而复领他事者,前此并给以俸,今宜从一高,其兼职之俸并不重给”,即免除官员的兼职俸禄。

正隆元年,“以内外官印新旧名及阶品大小不一,有用辽、宋旧印及契丹字者”,遂定制,命礼部更铸百官之印。

正隆二年(1157),“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命置局追取存亡告身,存者二品以上,死者一品”,参酌削降封爵。

海陵王在位时期的另一件重大举措是迁都燕京。

金初定都于女真肇兴之地的上京会宁府,然随着金朝灭辽翦宋,版图不断扩张,大批女真猛安谋克军也已进入中原,“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但上京会宁府位置偏远,“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经济上则“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十分不便。

海陵王即位后,天德二年,朝廷围绕迁都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海陵王不顾女真旧臣的反对,决意迁都。

三年四月,海陵诏迁都燕京,命张浩、张通古等调集诸路夫役修筑燕京宫室。贞元元年(1153),以迁都诏中外,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正隆二年十月,又下令毁坏上京会宁府旧有宫殿、诸大族宅第及储庆寺,夷平其址而耕种之,将宗室贵族及其所属猛安谋克尽行迁入内陆,太祖、太宗陵寝一并迁至中都近郊。

完颜亮的集权极其凶暴

此举标志着金朝统治重心的内移,也是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王朝首都。海陵王还确定了金朝五京之号,除上京会宁府、中都大兴府之外,以汴梁为南京,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大同府为西京,并划定五京、十四总管府、十九路的行政区划。

海陵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强化了金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汉式政治制度臻于完善。

海陵王南侵及其失败

完颜亮是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子宗幹次子,天辅六年生,天眷三年(1140)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在梁王宗弼麾下为行军万户,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1144),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留守。

完颜亮为人僄急残忍,性多猜忌,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亮亦为太祖之孙,遂怀觊觎之心。任中京留守时,完颜亮开始结纳党羽。七年,被召为同判大宗正事,又拜尚书左丞,获熙宗器重,一路官至太保,领三省事。

完颜亮趁机揽持权柄,扶植党羽,与右丞相完颜秉德、左丞唐括辩等谋废立,妄图篡夺皇位,遂于皇统九年十二月发动宫廷政变,弑杀熙宗,亮被拥立为帝,是为海陵王。

海陵王即位后,一方面为了稳定局势,巩固统治,大肆清除异己,大规模杀戮可能成为他敌对势力的宗室成员;另一方面又整顿吏治,力行官制改革,迁都燕京,从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海陵王开始筹划南下攻宋。

正隆三年(1158)正月,海陵王令左宣徽使敬嗣晖诏谕宋贺正使孙道夫,以南宋接纳金朝叛亡者以及宋于沿边盗买鞍马、备战阵为由,责备南宋,挑起事端。

海陵王将南京汴梁作为金军南下攻宋的基地和跳板,三年十一月,命左丞相张浩、参知政事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十二月,召谏议大夫张仲轲等人议南伐之事。四年(1159)二月,造战船于通州(今北京通州);四月,下令将全国旧贮军器运送至中都修缮铸造以备战,又征诸路工匠至京师;八月,“诏诸路调马,以户口为差,计五十六万余疋”。

所有兴建南京宫室和铸造战船、军器的费用皆加赋于四方之民,官吏因而和买于市,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致“箭翎一尺至千钱,村落间往往椎牛以供筋革,至于乌鹊狗彘无不被害者”。

六年,海陵王率百官由中都亲赴南京,准备大举南进伐宋,企图荡平江南,完成统一。五月,金朝遣使至临安,传达海陵王旨意,要求南宋让出淮河、长江之间土地,否则就要兵戎相见。金使还一再粗暴辱骂南宋君臣,挑衅意图极为明显。南宋朝野舆论大哗,宋高宗被迫下令备战。

九月,海陵王兵分四路,亲率三十二总管兵伐宋,兵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太原尹刘蕚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济南尹仆散乌者副之,自蔡州(今河南汝南)进发;河中尹徒单合喜为西蜀道行营兵马都统制,平阳尹张中彦副之,由凤翔取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驻军以俟后命。武胜、武平、武捷三军为前锋,徒单贞别将兵二万入淮阴(今江苏淮安)。

海陵王渡淮,两淮宋军防务混乱,一触即溃,金军长驱直抵江北,企图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渡江。南宋文臣虞允文至前线犒师,临时组织江边溃军及民众进行防御。

虞允文只手回天

海陵王轻敌,命部下仓促渡江,为宋水军击败,不得不退回北岸。此时金军西路攻四川一支军队已败于吴璘,由海上进攻临安一路尚未出发,即被南宋水军突袭歼灭于胶西沿海。海陵王攻宋计划严重受挫。

正在此时,金朝后方又发生政变。海陵王在位期间荒淫无道,统治残暴,举国骚动,已成众叛亲离之势。宗室东京留守、曹国公乌禄于辽阳自立为帝,是为金世宗,改元大定,大赦天下,下诏暴扬海陵王罪恶数十事,进占中都,群臣拥戴。

海陵王内外交困,欲孤注一掷,移师至瓜洲(今江苏扬州南),严令部下再次渡江。金军厌战,发生哗变,杀死海陵王后北归,这次不合时宜的南侵最终以失败告终。

世宗大定二年(1162),完颜亮被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二十年(1180),又降为海陵庶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代世宗的权力与墓志书写有什么联系?是否牵涉到权力斗争?
4金海陵王完颜亮(金代第四位皇帝,金太祖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1149-1161年在位12年,终年40岁,死于内乱,后又被废为庶人)
海陵王
吴东铭 ‖ 海陵王完颜亮的“黑白”人生
金史
完颜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