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之前的皇帝,没有人事权
 / 子

历代王朝,皇帝只有掌控财政、人事、军队、外交这几张牌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而事实又是,宋朝之前的皇帝几乎都没有完全掌控人事权。

春秋战国时代就不多说了,不管是周天子还是各诸侯,内部的职位都是被贵族所垄断的节奏,为什么各国都在努力吸引别国的人才,就是想利用外臣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但外臣的力量毕竟有限,诸侯还是不能完全掌握人事权。

秦国为什么会发生逐客事件,就是内部贵族对秦王大力引用外臣的反抗。

即使是秦始皇采用全面郡县制由朝廷直管庙堂和地方的人事分配,但还是存在大量职位被贵族所垄断的局面,蒙恬家族,王翦家族就是代表,就是从楚国来的李斯,也成了秦国的新贵,通过和皇室通婚的方式稀释了自己“外臣”的标签,成为秦国真正的贵族。

当秦国还没有培养起完全代替贵族的官吏队伍时,大秦帝国却在秦二世手里轰然倒塌。

等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不仅没有掌握人事权,就是大部分权力也都被以丞相为代表的军功派所垄断。那些年,汉朝庙堂和地方的重要职位都被军功派所填充,丞相的职位更是按照资格轮流来干,皇帝根本不能在人事分配层面发挥自己的意志。

西汉初年是军功派的天下

图源/剧照

虽然汉文帝和汉景帝通过征召贤良文学之士来给朝廷主动换血,但毕竟只是小范围的人事变动,根本撼动不了军功派的主体地位,贾谊为什么被外放,就是汉文帝主动向军功派妥协。

到了汉武帝时,随着军功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刘彻就通过建立太学、举孝廉的方式来给朝廷进行大面积换血。

但当察举制成为权贵的工具时,汉帝国又诞生了一个新的阶层:世家大族。这些人不仅占据高位,而且通过互相举荐的方式垄断了察举制的通道,在财富和地位的双重优势下,大量的土地也成为了他们的标配。

王莽为什么失败了,就是因为侵犯了这帮人的利益从而使这个群体彻底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刘秀就比较聪明,以自己汉皇后裔的身份优势将一大批世家大族整合到自己的朋友圈,然后经过一系列打怪升级,成功建立了东汉王朝。

是的,谁能代表作为当时主力军的世家大族的利益,谁才能坐稳天下

既然东汉王朝的基本盘是世家大族,那么朝廷的职位就必定要向这一群体优先分配,东汉皇帝还是不能掌控人事权,只能通过太学和察举制掌握部分蛋糕的分配。

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太学的废弛,传统的由博士传授知识的路径也渐渐切换到由家族内部来传承的轨道。

由于世家大族有财富的积累,有追求知识的时间,有传道的能力,所以就更能培养出优质的后代。完了,这些精英又通过察举制的保驾护航进入帝国的官场。

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有地位的家族能够积累足够的财富,完了又用财富开道积累大量的典籍,其后代又能在生活无忧的情况下消化家族积累的知识,最终进入官场。

还有一个细节,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当时大部分典籍都散落民间,在传抄的过程中又造成了版本混乱、漏洞极多的乱象,所以,经典就需要重新校勘、考据、解读,而这项工作也往往只能由有财力和知识储备的大家族来完成。

因此,当时的世家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学科:汝南袁氏擅长解读《易》;弘农杨氏专攻《尚书》...

也就是说,世家大族通过对知识的垄断达到了对权力的垄断

为什么说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弘农杨氏也是大面积覆盖庙堂和地方的节奏,原因就在这里。

虽然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打败了世家大族的代表袁绍,但他也不得不从世族中筛选人才,比如,颍川荀氏、清河崔氏等。曹丕为了称帝甚至不得不出台了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从制度上保证了世族对权力的垄断。

而且,当时的世族都注重对家族力量的建设,他们的认知是:无论王朝如何更替,他们永远都是中流砥柱,始终是主角。司马懿家族就是典型代表。

当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掌控了曹魏的大权之后,天下就彻底成为了世家大族的天下。由于东晋的司马睿是借助琅琊王氏的力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更是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据统计:琅琊王氏先后有五十多人官至宰相,二十五人官至吏部尚书,刺史、太守级别,还有文化领域的大家更是不计其数

在两晋南北朝这个历史区间内,琅琊王氏官居五品以上的有五百六十一人,而这个时期内五品以上的官员数量累积也就一千七百多人,琅琊王氏几乎占据了十分之一的比重。

对于如此现象,史学家沈约是无比感慨:“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是的,琅琊王氏在历史上的标签是:华夏首望、中古第一望族

那些年,司马氏是坐着的皇帝,而话语权却是被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这些门阀所掌控。从东晋到南朝灭亡,世族始终都是主角。

北朝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屡屡遭受胡人武力的冲击,但世家大族还是坚挺到了北魏的统一,然后又在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及之后北周王朝的改革中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由于宇文泰打造了关陇贵族共同体,北方的人事权和军队就彻底落入了关陇贵族的手中,虽然杨坚以外戚的身份颠覆了北周建立了大隋王朝,但也不过是关陇集团给自己重新选了一个代言人而已。

关陇集团是北周、隋唐的主导

图源/剧照

所以,杨坚后来就通过解除军户、将府兵禁军化的方式掌控了军队,完了又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并规定: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任命、六品以上的由尚书省任命,收回了人事权。

杨广即位之后又进一步增加了进士科,以科举制为突破口准备打破关陇集团对人事的垄断。结果是,关陇集团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就转身支持了唐国公李渊,建立了大唐王朝。

也就是说,隋唐的朝代更迭完全是因皇帝与关陇集团争夺人事权而导致的

李渊建唐之后就只能延续北周的格局继续维护关陇集团的既得利益。虽然李世民大量引入了关东士人给大唐的庙堂进行换血,但大唐依然是关陇集团的天下。

后来,李治通过废立皇后的动作重创关陇贵族集团,完了科举制才能真正发挥效用使人才的上下流通基本成为现实。

大唐能够常态化进行换血的背后就是,大唐天子对人事权的掌控。武则天为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就是她以科举制为武器在辅助唐高宗处理朝政的二十四年间给自己培养了大量的基本盘,正是这群人最终将武则天送上了皇帝的宝座。

也就是说,武则天的胜利实际上是对人事权的掌控

但门阀势力虽然遭受重创却依然是主力军,大唐天子还是不能完全掌控人事权。随着唐末的军阀混战,以及五代十国的战争洗牌,门阀势力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也就全面将科举普及大力打造“天子门生”基本盘,在科举强大的换血功能之下,赵宋官家也就彻底掌控了人事权,成为了真正的九五之尊。

此后,天下再无贵族。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帝国权力,必起于边郡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孤信家族衰落原因初探——独孤天下后续
古代十大世家大族有哪些,十大世家大族简介
为何曹腾配得上高皇帝称号
风起陇西:三国时期蜀国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世家大族
门阀世家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有多厉害?皇帝来了也得等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