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读书人的三种命运
 / 子

知识改变命运是从古至今人们都深信不疑的底层逻辑,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学而优则仕这条路,读书人学成之后的流向大概有三个方向:

求取功名;做学问;成为帝王之学的实践者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大多数人走的还是学而优则仕这条路,十年寒窗只为一举高中,然后走进官场,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可以获取生活上的保障。

这是科举制、忠孝观念、重农轻商等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范进为什么头发都白了还对科举那么执着,就是因为,选择面太窄,他只能走这条路才能实现人生的逆袭。

当然,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名利,只有少数人才能往前更进一步从而左右天下命运,这条路上的佼佼者有: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曾国藩

他们不仅在竞争激烈的科举中脱颖而出,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一定的运势成为天下的焦点:张居正成为了文治领域的天花板;王阳明成为了哲学领域的大咖;曾国藩则建立了巨大的军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晚清的历史

他们都是通过读书才触摸到了人生的天花板,但这毕竟只是概率事件,大多数人能通过科举拿到官场的入场券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读书人的第二条路就是,做学问,这又分为两个层面:在朝的,和在野的

司马迁父子就是在朝人员向文史领域发起冲锋的先行者,司马迁以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奠定了自己在史学领域的地位。

宋朝这样的人就更多了,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等人都是典型,司马光还给历史留下了一部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的大部头著作《资治通鉴》。当然,范仲淹等人的文学作品至今依然是读书人追逐的热门。

明朝的王阳明在贬官贵州期间直接来了一个顿悟,开创了著名的心学。清朝的曾国藩也独树一帜,成为了有志于修身之人的一面镜子,尤其是他的家书,已经成为了畅销书。

是的,文人总是有情怀的,即使他们已经获取了功名,但还是想在学术领域攀爬到一定的高度。

相反,那些拿不到职场入场券的人就只能一头扎进学问的海洋中,李白在诗文领域封神,蒲松龄在文学领域做到了天下皆知。

当然,他们还是有志于做官的,只是在科举这条老路上不能取胜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

读书人最厉害的一拨人就是,那些醉心于帝王术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人。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百家争鸣的大环境导致许多读书人都醉心于纵横术、帝王学,想通过左右君王的意志从而操控天下的局势走向,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条路上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苏秦、张仪、公孙衍这些人。当然,取得最大成功的还是,商鞅,他通过在秦国实行变法成功让秦国实现逆袭在实力上碾压关东六国,给秦国最终一统天下打下了扎实的底子。

继商鞅之后,李斯又在秦王嬴政身上将帝王学成功进行实践。李斯本来已经是楚国官僚体系中的一员,充任一个管理仓库的闲职,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牵着他们家的那条大黄狗去野外打猎。

这已经是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但自从被几只老鼠刺激之后,李斯就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追求温饱的最低追求拔高到了左右天下命运的宰辅人物的高度,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首先要通的就是,帝王学。

于是,李斯果断辞职做了大学者荀子的学生,目标很明确,学习帝王术。

学成之后,李斯也很直接,将目光锁定在了最容易助他实现个人梦想的秦国,他先是在吕不韦府中做门客,接着又被吕不韦推荐给了秦王嬴政,在才华被验证之后,李斯迅速就成为了秦王的决策核心。

李斯的专业正是帝王术

图源/剧照

那些年,秦国的灭国大战、全面郡县制、焚书坑儒等一系列大事件的背后都有李斯的影子,李斯成功实现了以帝王学敲门从而左右天下命运的梦想。

历史上对苏秦、张仪、商鞅、李斯这样的人有一个专业的名词:纵横家

随着秦国一统天下,这些纵横家们的春天也就结束了,之后,他们有的被秦国的官僚体系所兼容,有的则彻底隐匿江湖坐观天下变。

当秦末的乱局开启之后,这些人就又成为了搅动天下的主角,著名人物有:刘邦身边的郦食其、项羽身边的武涉、韩信身边的蒯通

郦食其不仅协助刘邦拿下了陈留,让刘邦在陈留完成了队伍的补充,此后更是作为使者出使各路诸侯,直到牺牲在外交前线(被齐王田广烹杀)

另外,随何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达到了让九江王英布站队汉王刘邦的目的。还有不被人们所熟知的侯公,三言两语就让项羽放了刘邦的家属,实现楚汉议和。

作为韩信的谋士,蒯通也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不仅助推韩信实现奇袭齐国的目的,进而被封齐王,后来更是鼓动韩信脱离汉军的体系,单干。只是,韩信没有听他的。

蒯通曾鼓动韩信单干

图源/剧照

可见,乱世才是纵横家生存的土壤,当天下太平之后,立刻就会失去作用,甚至是被帝王讨厌、打压的对象。侯公就被刘邦彻底雪藏,从此从历史中消失。

也是,这种一言就能搅动天下的猛人谁能不怕。

当历史快进到晚清时代时,依然能看到纵横家的影子,王闿运就是其中的典型,此人醉心于帝王学,常年游走于各省督抚大员之间,总是想以个人的极端才学左右督抚们的决策,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王闿运鼓动曾国藩称帝。

但曾国藩回应他的却只是两个字:狂妄...

是的,同为湖南人的郭嵩焘也强烈反感王闿运这种纵横家,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将使东西易位,玄黄变色,而实祸中于国家矣,尚得为衣冠视息之伦乎?”

在被一帮大佬集体屏蔽之后,王闿运也就只能走教书的路谋生活。

但纵横术却并没有在王闿运这里断绝,他的学生杨度后来就曾一度搅动天下风云,让猛人袁世凯跌进了称帝的泥潭中职业生涯直接就被终结。很可能,袁世凯口中那个误他的人,就是杨度。

杨度(左)也醉心于帝王术

图源/网络

另外,康有为也属于纵横家的一员,也曾深度影响过光绪皇帝,导演了近代多起著名事件。

康有为、杨度之后,纵横之术也就彻底被埋进了历史。

随着商业、学术、创业等大门被全面打开之后,读书人也有了更多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是的,这才是读书人的春天。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帝国权力,必起于边郡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人圆滑点,别忘了你是为自己活的|鬼谷子
战国时代叱咤风云的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为何后世销声匿迹?
蒯通:“一计可定战乱,一言可乱诸侯”的秦末汉初第一纵横家
读书人何必害读书人:郦生之死
中国历代十大著名辩士
历史上有哪些“人之将死,其言坑人”的例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