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五军留守井冈山之后
userphoto

2024.05.05 四川

关注

1928年11月下旬,红五军开始向井冈山进发。彭德怀、滕代远带的是红五军第一、第三纵队。黄公略带着第二纵队留在平江打游击,没有上山。

1928年12月11日,红五军、红四军会师大会在宁冈县新城召开。

会场的台子是用麻绳捆的木头临时搭的,毛泽东委员、朱德军长上台后,台子就塌掉了。

队伍里的国民革命军老兵们都认为这不是吉兆。台子重新搭好后,朱德跑上台好召大家不要迷信。

毛泽东、彭德怀、滕代远也都上台讲了话。

会师过后几天,红五军就上了井冈山。

本来红五军上山的目的是学习红四军建军建政建党的经验的,并没有打算留在井冈山。

上了山后,根据前委、特委、红四军和红五军联席会议的决定,才改变了原来学习一下就走的打算。

变成了红四军下山,红五军守山。

当时蒋桂战争还没有爆发,国民党内部处于稳定时期。为了摧毁井冈山根据地,蒋介石调集湘赣两省20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革命发动了第三次会剿。


而且,红四军缺粮、缺盐、缺药、缺衣服,经济极为困难。而红五军上山是带足了生活必需品的,在来的路上缴获的布匹由士兵们每人背一卷上的山。


这些都危及井冈山根据地和红四军的发展。

因此,联席会议决定红四军下山,以围魏救赵的策略来解井冈山之围。

在这种严重的局势下,彭德怀从革命全局出发,说服了周围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勇敢地挑起了保卫井冈山的重担,全力抗击比自己多十几倍之敌,拖住了两省会剿敌军的大部分兵力,掩护了红四军向赣南转移。

红五军最后同会剿井冈山之敌,血战了四天四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下令突围,保存了红五军这支革命队伍。

这一切,正是彭德怀对井冈山斗争的贡献。

因此,文革期间,把井冈山根据地失守作为彭德怀反对毛主席的罪状之一,说彭德怀实行逃跑主义,都是冤枉的啊。

1、血战井冈山

留守井冈山的红五军两个纵队,分为1、8、9、10四个大队,每个大队100来号人,四个大队总共600人左右。有四百支枪,每支枪十几发子弹,配有几挺水冷重机关枪。

再加上王佐、袁文才部,以及红四军的伤病员、兵工厂,全部守山力量1000余人。

井冈山有四条大路、五条小路进出,易守难攻。但一旦一处被突破,就会全面崩溃。

彭德怀的分工是,1、10大队由李灿指挥,8、9大队由贺国中指挥。

四个大队守四条大路,1大队守黄洋界、10大队守八面山、8大队守白泥湖、9大队守黎坪。彭德怀的军指挥部设在茨坪。

黄洋界、八面山、白泥湖是蒋军的进攻重点。

首先告急的是一大队守卫的黄洋界,彭德怀带着警卫排向黄洋界去增援,还没到哨口就碰上了突进来的敌军。彭德怀准备指挥警卫排和李灿的一大队前后夹击,把突进来的敌人消灭掉。

可刚刚开打,彭德怀又接到报告,八面山也被敌人突破了。

在坚持了四天后,我军的木头搭的工事已经不行了,最后工事被敌人炮火打垮。十大队守八面山的战士们都被埋在了工事里,跑出来的只有十几人。

黄洋界、八面山两条大路失守,彭德怀知道大势已去了。

彭德怀带着警卫排赶回了指挥所茨坪,与党代表滕代远商议后,决定立即收拢队伍,准备突围。

彭德怀选择的突围方向是荆竹山。大路已被敌人封锁,队伍沿着石头崖爬行,天下着小雪,爬了两天才到了荆竹山。

下山后的第一仗是在大汾圩,这是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

彭德怀、贺国中分别指挥一路冲锋。为什么是彭德怀亲自指挥一路?因为李灿没有冲出来,他和王佐、何长工后来留守在了井冈山周边,组成了湘赣边独立团继续战斗。

最后一部分人牺牲了,一部分人冲了过去,一部分人退回了井冈山。

彭德怀手下还剩下了8、9两个大队和10大队的一个排,共400人,183支枪。

这就是红五军自己的火种了。

2、杀回井冈山

红五军最后的400人抵达南康附近的新城时,正是1929年的大年夜。

除夕夜,大家从地主家里搞来了酒肉,吃了顿好饭。

9大队大队长黄云桥喝醉了,很早就睡了。大家刚睡下不久,敌人的枪声就传来了。等黄云桥被叫醒,9大队集合完毕,彭老总他们已经先走了。

9大队掉了队,大家急得满头是汗,朝着大山方向瞎走。走着走着幸好遇到回头来接应的贺国中,这才归了队。

我们看红四军、红五军的历史,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突然掉队走散现象,可想而知在持续的被追逐的过程中,人是很容易疲劳至极而失去敏锐的嗅觉的啊。尤其是当时红军还没有经过古田会议这样的整军变革,重组军队的组织架构体系。

彭老总此刻也很疲惫,他除夕夜就没有睡觉,上山时走不动了,是一名副班长推着上坡的。

脱离险境后,红五军到达兴国县的九堡,听老百姓说于都只有刘士毅的一个营驻守,于是决定攻打于都县城。拂晓时红五军爬进城里,突然围住了敌人的营房,全歼守敌。

这是从井冈山突围之后,红五军第一次攻占县城。

紧接着,红五军又拿下了安远县。在这里,红五军接到了毛泽东从汀洲来的信,约定两军在瑞金会合。

1929年3月底,红四军、红五军在瑞金再次会师。两军在瑞金休整了一周多时间。难得的好时光。

这时,蒋桂战争爆发,井冈山的敌军撤走了。前委决定红五军回师井冈山,恢复湘赣边区。

井冈山是在红五军手里失去的,如今也要红五军去拿回来。

1929年4月初,红五军经瑞金、于都,于4月下旬回到了井冈山茨坪。

三个月后,井冈山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面貌。

3、向外发展,在发展中巩固苏区

井冈山根据地基本恢复以后,红五军军委和湘赣特委共同确定了“向外发展,在发展中巩固苏区”的方针。


当时井冈山被敌人摧残得厉害,敌人撤退时实行了三光政策,造成盐、药、布等日用品奇缺,兵源弹药的补充也成了很大的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向外发展。


1929年夏,红五军和王佐特务营共同行动,首先攻占了湘东的酃县、桂东,筹集了款项和物资,然后又夺取了粤北的城口、南雄,缴获了枪支弹药,购买了药品、布匹及食盐。

这对于解决井冈山地区经济上的因难,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胜利这个东西,既可以鼓舞士气,但同时又容易使人盲目。

湘赣边特委和永新县委就盲目了,提出要红五军夺取安福城。

安福县守敌虽然只有一个营,但周围的永新、莲花、吉安等县城都有敌军至少一个旅的正规军把守,红五军1000来人去攻打安福县,实在是凶多吉少的。

果然,还没到安福县呢,刚走到寅陂桥就遇伏了,此战红五军损失惨重,伤亡200余人。

纵队以上干部,纵队长贺国中牺牲,军参谋长刘之志阵亡,李灿负伤。

贺国中

贺国中是在掩护部队脱离险境时,头部中弹光荣牺牲的。

贺国中是湖南涟源县人。大革命时期就和黄公略、黄纯一在湘军当兵。他们由湘军选送去黄埔军校学习,四期生。第四期毕业后,又继续读完了高级班。

平江起义之后,在贺国中的主持下吸收了很多人入党,包括后来的开国上将李聚奎等人。

贺国中牺牲的当天晚上,战士们把他的尸体埋葬在寅陂桥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来不及为他树碑立牌,只作了个简单的标记。

重返湘鄂赣边

1929年8月,红五军回到了离开了一年多的湘鄂赣边区。

此时的湘鄂赣边区,经过黄公略的艰苦奋斗,有了很大的发展。原来留在这里的第二纵队和地方游击队合编为了湘鄂赣边支队,黄公略任支队长。

黄公略麾下人员由原来的200人增至1000人。

红五军主力返回湘鄂赣后,部队进行了整编,湘鄂赣边支队重新编入红五军。

黄公略升任红五军副军长。


红五军兵力共3000余人,下编五个纵队,并划分了各纵队的游击区:


第一纵队,司令孔荷宠,活动于平江、修水、通城地区。
第二纵队,司令李实行,浏阳、萍乡。
第三纵队,司令吴溉之,铜鼓、宜丰。
第四纵队,司令郭炳生,湘赣边区。
第五纵队,司令李灿,阳新、通山、武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红八军
揭秘平江起义:红五军想上井冈山有多难?会师重返平江后有多勇猛?
李灿:从平江起义走出的红八军军长
李灿
红一军团的红四军,红三军及红十二军的来历及主要将领的军衔情况
他是开国最后一位上将,没文化吃了亏,对子女唯一要求:好好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