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野非洲之摆渡人3:玛塔的前半生,这个埃塞厨娘真不简单...

                            作者与玛塔的女儿们

带你走进驻外人的感情世界,我不是孤身一人,遥望星空,整个世界向我倾泻而下。


这,是我的秘密花园。

—作者青杉—

文案 I 青杉 I 雅痞汇

编辑 I 龚芬妮 I 埃塞投资集团

我很喜欢玛塔的家,每逢埃塞节日总会应邀上门拜访,这是两间干净整洁的小屋,墙壁按照传统粉刷成黄色,窗上悬白色纱帘,略暗的室内光线,氤氲的咖啡香气,冉冉的没药燃烧的烟氛,使坐在沙发上,闻香赞叹的你,体会着一种温暖的,含混的,充满异域感的氛围。

玛塔和她的两个女儿

每次来到玛塔的家都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触目总能发现新的变化,买冰箱了,换了大电视,新的布艺沙发,墙上挂的桌子上摆的孩子的照片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出生,周岁,上幼儿园,幼儿园毕业,上小学。

这跟到处触目可见的棚户区有很大不同,要知道,大多数亚的斯平民都住在棚户区里,环境脏乱,房屋逼仄。然而在玛塔家里,空气时刻都是新鲜的,气氛是活泼的,可爱的玛格丽特总爱偎在我的怀里,桌上总是整整齐齐摆满了吃的喝的,餐具鲜洁,再配上玛塔精心烹饪的埃塞传统菜肴,每次我都得一边嚷着要减肥,一边克制不住的吃个肚皮溜圆,然后满足的喝着咖啡,唠着嗑,看着两个孩子跑进跑出的玩耍,安闲的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谁能相信这是一个独自来埃塞打拼的乡村女子的家呢?

在亚的斯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她就是凭借与Power china的遇见,凭借自己十年的努力,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美满的家庭,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人生。

玛塔家的节日餐桌

我为您展开的,就是这位出生长大在距离亚的斯几百公里外的阿姆哈拉州的孔巴查附近乡村,只上过小学的一个普通埃塞俄比亚女人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玛塔,埃塞俄比亚籍,全名Zewudinesh Abera,水电一局埃塞区域员工,现任埃塞俄比亚城网升级改造项目部厨师,十年工龄。




玛塔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乡村度过,父母养育了她和七个兄弟姐妹,那时候的生活充满了艰辛的记忆,村子里没有水,没有电,每天要在尘土中走很远的路去背水,拾柴,学校也很远,父母也不认为孩子必须要受教育,所以她只断断续续上完了小学,不会英语,只学会了简单的阿姆哈拉语读写,然而她不想像父母一样在乡村里生活,安静的出生,忍耐生活的艰辛,最后默默的死去。

玛塔的小女儿

于是她毅然跟随亲戚来到了亚的斯,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初到亚的斯的日子是艰苦的,她当时只有16岁,跟着亲戚,做起了每天提篮走街串巷卖咖啡的小生意,每天凌晨即起,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然而冒着风雨奔波一天艰难挣到的一点比尔只能勉强换来衣食,亚的斯的房租贵到离谱,她只能与同伴挤住在贫民窟的棚户里,晚上只有一个勉强可以容身的铺位。

说起这些,玛塔很感慨。

她说,她至今记得遇到Power china那一天,就好像经历了艰辛和绝望后上帝赐给她的礼物。

那一天,经朋友介绍,她应聘成为Power china的一名员工。

那是她第一次接触中国公司和中国人。

玛塔充满感慨的回忆:公司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很友善,不仅给我每个月2000比尔的工资,还给我安排了宿舍,我终于远离了贫民窟的脏乱和嘈杂,那个瞬间我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

那时候我什么都不会做,他们就手把手耐心教我如何做清洁,如何使用各种工具,还教我做中国菜,我觉得一切都很新奇,从来没有见过的调味料,各种新鲜的烹饪方法,从没见过的食材,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看到了埃塞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我喜欢做菜!”玛塔笑眯眯的说。

玛塔学做酸菜鱼

“每次中国人做菜我总在旁边认真的看,努力的记,并自己动手尝试各种变化,慢慢的,大家开始夸我做的菜好吃,每次看到中国人辛苦工作后,开心的吃着我做的饭菜,我心里真的很高兴,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玛塔如是说。

确实,玛塔不仅勤劳,而且有着厨艺天分,她很聪明,爱琢磨。生活的艰辛教会了她吃苦耐劳,中国人的勤奋也在不知不觉间感染着她,她以信仰玛利亚的坚定,信仰着努力可以改变人生。

煮咖啡的木炭火一明一灭,玛塔颇具传统美的脸庞在火光的映衬下分外美丽。

她在动情回忆着:

在一起的两年生活,我会做的中国菜越来越多,我有了积蓄,买得起漂亮衣服,感觉自己越来越象一个真正的城市女孩了。我英语说的不好,为了提高,在公司的鼓励下,我还报名读了夜校,两年的夜校学习,可以简单的读写英文,跟中国同事的交流也越来越顺畅了。

玛塔的酸菜鱼

然而不幸也随之降临,我怀孕了,男朋友却不愿负责任,他无情的离开了我,圣母玛利亚教导我们,不要怨恨,默默承受。我只有把痛苦埋在心里,认真工作,然而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我非常担心公司会让我走,没想到公司不仅没有赶我走,反而同情我,在生活上帮助照顾我,就这样,我在这里顺利生下我的第一个孩子,这孩子跟着我在Power china生活,也得到了来自我的中国家人的关爱。

玛塔和她的工作伙伴

时间抚平了我的悲伤,我终于遇到了我现在的丈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随着第二个女儿降生,我搬出了公司宿舍,自己租了房子,现在又自己买了房子,我和丈夫一起,一点一点建设着我们幸福的小家庭。

工作辛苦我不怕,因为公司给了我好的待遇,我的工资一直在增加,我爱Power china,对中国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更像我的家人,我愿意做好吃的饭菜,照顾他们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我的中国朋友们都很尊重我,每天工作回来,都会来厨房跟我打招呼,聊几句,笑着问我今天有什么好吃的,看着他们信赖的目光,我就更努力的琢磨着怎么样能够做出更好吃的饭菜,变出更多的花样,因为我愿意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

玛塔指挥的包子大军

转眼我已经在这里工作超过十年了,这家公司也从最初的两三个人扩大到了现在四五十人的规模,听说我们马上要搬进公司自己建的新办公楼了,boss还说,新办公楼还有我的一间宿舍呢!我的工资已经涨到了8000比尔,丈夫也有稳定的工作,我们把两个女儿都送进了私立学校,给她们提供最好的条件,让她们能够像大城市女孩子一样长大,上好的中学,再进入大学深造。

说到这里,玛塔的眼睛闪着充满幸福和希望的光芒,她说,Miss,我要让我的女儿像其他office lady一样,有体面的工作,有幸福的未来。那时候,我就可以退休了,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我的积蓄足够自己养老,想到这个,我就觉得充满了力量!

感谢玛利亚,让我来到了Power china。感谢中国人,是你们改变了我的命运!

咖啡余香袅袅,玛塔的故事讲完了,但她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她感恩与Power china的遇见,我们也感恩她的为Power china的付出。

在我们的当地员工身上,我们更能感受到驻外项目工作的意义,感受到一带一路的惠泽,通过一带一路,水电一局走到了埃塞,拓展了市场,换来了企业的发展。然而更深刻的人文意义在于,通过一带一路,我们把中国人的友善与勤奋播撒在所经过的地方,影响并改变着跟我们一起工作的当地员工的人生,让他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玛塔是我们众多当地员工的缩影。在相对落后的非洲,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女性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低,很多女孩子就在城市的夹缝里艰难求生,未婚先孕,独自抚养幼小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生活的艰辛,疾病的侵袭,让众多女性在社会的底层艰难挣扎,如果不是遇到中国公司,玛塔的命运绝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改变,在这里,每一位当地员工都在忠诚追随企业发展的脚步,以努力工作换取丰厚回报,这充分印证了Power china不仅正在点亮非洲,更在努力点亮我们所能触及的每一个渴望幸福的灵魂。

祝福玛塔!祝福埃塞俄比亚!

玛塔为中国员工精心制作的祝愿早餐

后记:

说说玛塔的厨艺吧!

家常菜煎炒烹炸涮不用说了,还会做麻辣香锅,奥尔良烤翅,水煮鱼等特色菜,节日开桌餐,也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席面来。面点水平更是杠杠滴,包子包出了国内早点铺的水平,炸油饼,油条,做锅贴,馒头,花卷,椒盐烧饼,韭菜盒子……见天儿的倒换花样。

她还把埃塞传统菜稍加改进引进食谱,埃塞哥哥儿汤(咖喱羊汤),埃塞沙拉,改良版意大利面。别的当地员工有空了就刷视频打发时间,她有空了就刷美食制作视频,学习新的菜品制作。

玛塔的查克拉特布丝

即聪明勤劳,又温柔坚定,看着她,你就觉得刷新了你对埃塞人的印象。

厨房,已经成为项目部温暖的存在,总有同事忙碌之余过来蹭一杯厨娘咖啡,感受一下家庭氛围,那种彼此信任的,互相关爱的温暖,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驻外的人来说,亦是珍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亚吉铁路系列报道 第四集《回家我的非洲亲人》
埃塞俄比亞【圖文】
如何评价埃塞俄比亚?
非洲这个地方 人虽然黑 但却黑出不一样的美
赞!埃塞俄比亚成为非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中国公司把制鞋业带到埃塞 竟然产生这么强的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