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浪亚非欧: 一名唐朝军人的奇幻之旅

公元751年在中亚的怛罗斯附近,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爆发了激烈的怛罗斯之战很多唐朝人因战败被俘,进而流落至中亚乃至西亚地区。这群俘虏中,一个名叫杜环的军官可能因为身怀一技之长,被阿拉伯军队看中并收编,跟随新主人继续征战,最远甚至到达了北非的摩洛哥。


多年以后,杜环辗转回国,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经行记》,记录他看到的亚非欧风土人情。而他在外漂泊的同时,他的故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杜环的脚步,重走千年前的丝绸之路,饱览各地的人文景观,看看他曾经有过何等传奇的经历与广袤的视野。

碎叶城遗址

战场上盘旋的乌鸦和秃鹫,正饥肠辘辘地打量着战死者的尸骨,准备在人类的厮杀之后,分一杯帝国争霸的残羹冷炙。身着血污浸透的征袍的杜环身负枷锁,与幸存的战友们一起被高鼻深目的阿拉伯人押送前往战俘营。眼神无比空洞,头脑一片空白的他此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日后能重返东土,甚至还能留下一份传奇的游记,记录他的亚非之旅。

战败后,杜环首先到了位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附近的怛罗斯城一带,这里也是汉将陈汤斩杀郅支单于的地方。然而,就在这附近,杜环所属的大军被阿拉伯军队击败,想必杜环经过此地时,心情非常低落。

在古战场附近逗留了一段时间后,阿拉伯人处理了己方战死者的尸骨,清点了战俘人数,压着杜环和战俘们向西南方前进,来到了以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为中心的碎叶城。虽然此地比较荒凉,但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西突厥可汗的都城,西突厥可汗就是在这里给西域列国施加淫威。西行的玄奘法师在这里接受过可汗的接待,李白也在此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但在怛罗斯之战后的战火中,昔日繁盛的城市凋敝不堪。当地幸存的居民日常饮食主要为大麦,小麦或者奶酒。杜环一路上注意到,当地的农民们就算是种地,也要披甲、带武器,以迟疑而警惕的眼神,打量着阿拉伯人和来自东方的战俘。

玄奘取经

杜环西域之旅的第三站,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那地区的拔汗那国。这里是亚历山大大帝开辟的希腊化世界的东部边疆,杜环大致知道,这里是张骞通西域时到达的第一个西域大国:大宛的故地。

中亚的希腊裔君主欧克拉提德一世发行的精美金币

汉晋时代,这里是中原和西方文化接触的桥头堡,古希腊文化氛围浓厚:气候宜人的山谷间广泛地种植着葡萄,当地人做生意时锱铢必较,精打细算。这里的人们喜欢酿造葡萄美酒,富人的美酒能储存上十年而依旧馥郁芬芳。

这里的妇女社会地位较高,欲迎娶女子需要先以金质的同心指环订婚,女方会派三个女仆和未婚夫试婚,在确定男方没有功能障碍之后,才敢大胆出嫁。

进入中亚希腊化世界的中原使节

这里还盛产骏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宛马都是汉语里良马的代名词。而为了获得大宛宝马,公元前102年,数万汉朝远征军不远万里到此浴血奋战。

但是在前不久的怛罗斯之战中,这个小国还是唐军的重要盟友,由于杜环是以俘虏的身份来到这里的,所以他眼中的一切,难免蒙上一层灰色。

后人想象的汉朝-大宛之战

杜环看到,拔汗那国被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环抱。和汉时类似,这里依旧有发达的城市文明,男女都喜欢穿靴子、羊皮和叠布制作的服饰,女子还会用青黛涂眼影,看起来充满了魅惑的异域风情。

唐代马球图

在被白雪覆顶的高山下,在用土夯筑的城墙外,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葡萄园、枣树、桃树林和李子树。

有趣的是,当地的贵族们喜欢玩一种名叫“波罗球”的游戏,实际上这就是最早流行于波斯地区,最后被推广到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的马球(Polo),这种游戏曾经是波斯贵族们练习马术技艺的方式,后来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吐蕃、西域、中原,乃至高丽和日本;曾经在安西征战的杜环对这种军旅游戏肯定毫不陌生。

只是此时杜环的身份依旧是俘虏,行动受到押送者们的严格监视,所以面对百闻不如一见的异域风情,他完全没有心情欣赏。而且,杜环所经之地都是阿拉伯人刚征服不久的地方,当地人怨愤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新到者和伊斯兰信仰的不满,叛乱如同干柴,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立即被点燃。

撒马尔罕王宫复原图

接下来杜环经过的是中亚地区古老的贸易民族粟特人的地界。

这个善于贸易的民族曾沿着丝绸之路在中土开展广泛的贸易,在长安、洛阳及山西各地,粟特人都有规模可观的社区,他们也凭借着商业和军事方面的天赋,在北朝列国和隋唐两代跻身军界,有的粟特人,比如安禄山,甚至成为雄霸一方的节度使。

策马驰骋的安禄山

他先后经过了撒马尔罕、坦马雷等中亚名城,在这里,随着阿拉伯军队的大征服,拜火教的圣火如正在风中星火明灭。这些粟特城邦的统治者曾经选择与突厥人合作,对抗阿拉伯人的大扩张,但是此时大部分反抗已经被平息,曾经的拜火教信徒,只能放弃辉煌的过去。

比如细心的杜环就留意到,当地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开始比邻而居,除了新到的穆斯林,原住民居民不食用自然死亡的动物肉和腐肉,而这正是穆斯林的习俗。可见当地的原始信仰正在被征服者的文化取代。在之后的千年中,这里的前伊斯兰教文化将逐渐消失,成为历史。

粟特人

在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历史名城木鹿城,杜环记录了这里两座佛寺的情况,后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也佐证了他的记录。
虽然饱经战火荼毒,但类似于粟特城邦,这里的城市壮丽,如同银线般的灌溉系统支撑起了发达的绿洲农业,让此地盛产红桃、黄李、萝卜、蔓菁、茴香、葡萄和大西瓜。

城市中的土墙上有精美的绘画,木制建筑构件上也有十分精致的木雕。当地的居民身穿华美的羔羊皮裘,穿金戴银,甚至还用香油涂抹头发,维持着很高的卫生水平,这都是受惠于丝绸之路上的贸易。
由于文献散失,我们不知道杜环在中亚几年的生活情况。

按照中亚传统推测,阿拉伯人一开始将战俘单纯地当成苦力,同时他们也观察俘虏是否具有特殊才能,比如武器冶炼、绘画、文书、土木工匠等,以便在未来收归己用。

到了约公元758年,可能是因为杜环有一技之长,他被送到了阿巴斯的政治中心库法和正在营建中的新首都巴格达。

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正好赶上了改朝换代的时期,也恰逢帝国大举扩张的鼎盛期。帝国急需打压前朝余孽,镇压各地叛乱,正是用人之际;作为后起之秀,帝国也急需各族人才提供行政管理的经验和科技文化知识。

所以《经行记》的记载暗示,杜环也许和其他的唐朝俘虏一起,被阿拉伯人释放,并任用为技术人员或者军官。他目睹了阿巴斯王朝修建新首都的情形,也让他对穆斯林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阿拉伯君主的王号是“暮门”,也就是穆敏——“信士的君长”。

新首都熙熙攘攘,聚集了大量各地人才,波斯人、犹太人、希腊人、印度人齐聚一堂,带来了各自的经验、文学典籍、科学著作或者医学经验,帝国以比较开阔的胸襟,将各族人才收为己用,所以阿拉伯人才能将各种古希腊和西亚等地的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成果。

阿拉伯文献中的亚里士多德形象

在这里,杜环也有幸遇到了一些同胞:京兆人樊淑、刘泚,河东人吕礼,他们很可能也是怛罗斯之战的俘虏,正以金银匠、画匠、纺织工的身份为新主人的都城服务。只是这些人后来的命运,就被时间的沙海湮没了。

在和阿拉伯人接触的过程中,杜环发现阿拉伯男女大都衣裳鲜洁,身材高大,衣着华丽。女子出门一定要蒙上面纱,男子则要佩戴银质腰带,带银质刀剑。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一日五次朝拜、不许饮酒的禁令。虽然男性普遍尚武好斗,但是交涉依旧崇尚礼仪,不会因为矛盾轻易拔刀相向。杜环对阿拉伯人风俗的记载,如今都能在几个阿拉伯国家看到痕迹。
每过7天,他们就要举行一次大礼拜,君主要登坛为众人讲解《古兰经》:杜环听到的很多内容都能和一些经文对应起来:人生苦短,所以信教者不应该欺负虐待穷苦贫贱之人,待人不应欺诈,而应当信守诺言。对待信众应当宽容,但是面对不信教者,杀戮的人数越多,功德越大,而为圣战捐躯,更是功德无量。所以这个新崛起的帝国可以吞并包括波斯在内的40多个国家。
 
回想起在怛罗斯战场上的经历,此时的杜环,也许明白了令敌人作战舍生忘死的信仰来源。

杜环准确地记载了阿拉伯马的特征

在自然地理上,作为阿拉伯帝国的核心的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气候干燥,四季无雪,盛产骆驼和鸵鸟。阿拉伯人喜欢用骆驼拉车、载人。杜环还准确描述了阿拉伯马骨细质坚,四肢细长、体型匀称的生理特征,盛赞其能日行千里。

在物产上,两河流域同样盛产粳米、楄桃、枣等作物,当地人偏好从茉莉花等植物中提取香油,来清洁身体、安定精神。

每当节日到来之时,巴格达的市场上人流攒动,商贾如织,各地的商人都会带着锦绣珠贝、奇珍异兽、琉璃宝器、石蜜、蜂蜜、黄铜等物产来贸易。

杜环对东罗马人评价很高

也是在新兴帝国的中心——巴格达和巴库,身份发生了改变的杜环见到了一群与自己身份类似的人:一些东罗马帝国的俘虏或使者。

当时统治东罗马的,是伊苏里亚王朝的君士坦丁五世,在他的统治下,帝国延续了财政、行政和军事方面的改革,巩固了帝国的边疆,并曾带兵深入亚美尼亚等地区反攻阿拉伯人。很可能就是在边疆冲突或者外交活动中,心态逐渐平和的杜环才有机会接触到了欧洲人。
在杜环眼中,东罗马人的皮肤白里透红,男子喜欢穿白衣,女子服色鲜艳,爱佩戴珠宝首饰。在饮食上,他们喜欢喝葡萄酒,喜欢吃被称为“干饼”的面包。他们每七天,就有一天是礼拜日,这天所有人都不工作,终日都用来饮酒和娱乐。根据他们的叙述,其都城君士坦丁堡,城墙坚固,城池壮丽,楼宇华美,车马如流,而且还挫败过阿拉伯大军的疯狂围攻。

君士坦丁堡的盛景

虽然远在他乡,东罗马人对自己的文化极为坚持,至死也不愿意改变信仰和生活习惯。他们强大的文化自豪感和苏武牧羊般的坚持,是最令杜环感到心有戚戚的地方。

此时杜环不知道,他所记载的“其俗每七日一假“的外邦习俗,最终也会被他的子孙后代们接受。

叙利亚有大量的古典文化遗址

在为阿拉伯人效力了一段时间后,由于阿巴斯王朝的高压政策,北非的古埃及后裔—科普特人因为高赋税和阿拉伯人的强制同化政策叛乱不断。为了平叛,杜环随军一路向西,前往北非,这也是他足迹所至的最远之地。

在征途中,他途经叙利亚地区(苫国):各个主要城市有自己的长官,5个长官各自拥兵1万以上;这里商贾辐辏,贸易十分发达;在阿拉伯大征服之前,这里长期是希腊-罗马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杜环看到,当地有大量的巨石建筑遗址,居民的服饰宽松大气,这让杜环想起了中原的儒服。
 
在北非的尼罗河畔,杜环见证了埃及和摩洛哥等地的民俗风情。虽然和科普特人是敌对关系,但杜环很注意观察当地的风俗:他发现,科普特人的高明的医术“大秦法”:他们可以防病于未然,可以治疗痢疾和眼疾,还能做开颅手术,取出人脑中的寄生虫。只是杜环的记载非常简略,所以我们不知道,这医术到底是对古埃及医学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古希腊罗马医学的发扬。由于文献散失,我们无法从残篇断简中得知杜环是否目睹了巍峨的金字塔,以及他对这些远古奇迹的感想。
越过了北非的大沙漠,就是杜环笔下的摩邻国——摩洛哥。

这里的柏柏尔人皮肤黝黑,性格粗狂;这里土地干旱,基本上很少出产粮食作物,人们喜欢吃椰枣或者干鱼,和一派繁荣的两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相比,这里简直就是文明的边缘。
也许是通过在长期的征战和贸易中瓜分战利品,杜环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在获得了长官的准许后,漂泊已久的游子,终于沿着印度洋的传统贸易路线,借助强劲的季风启程还乡。

他途径了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岛,这里也是法显高僧驻足修行过的地方。杜环看到,这里出现了熟悉的佛寺,说明自己已经回到了熟悉的佛教文化区,而时不时出现的唐人商船似乎也在暗示:故乡越来越近了。
 


最终,在公元762年的春夏时节,漂泊已久的杜环在广州湾登岸。此时他身在岭南,而出征时的安西还远在万里之外。

和他出发时相比,故土已经物是人非:安史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乡音无改鬓毛衰”,饱经沧桑的他,终于回到了残破的关中,他也许找到了自己的故居老宅,和幸存的族人相逢。

而经历了马嵬坡之变、肃宗登基等大变后,已经是太上皇的李隆基在当年驾崩;活跃一时的“酒中仙”李白,也是在这一年离世的;一年之后,东渡扶桑的鉴真大师,也将在唐招提寺圆寂,一个时代落幕了。
杜环征途开始的安西都护府此时尚在风暴眼之外,但吐蕃人开始蚕食唐朝的河西与陇右之地,将中原和杜环的征途开始的地方分割开来;在西域,随着主力入关平叛,安西唐军逐渐成了一支不再举足轻重的力量,当地的唐军残部在苦苦支撑40多年后,唐旗最终从安西城头落下......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五花马,千金裘,胡姬舞,霓裳曲,都不过过眼的云烟,时光的幻影。
国破山河在,历史的洪流依旧滚滚向前。战后幸存者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逐步走向保守和内向的时代。

参考文献:

[唐]杜环 著 / 张一纯 笺注:《经行记笺注》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姜博约

排版 / 散步鱼丸 火车便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杜环,东方“马可波罗”西游记
杜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历非洲的旅行家
公元8世纪世界历史大事记:唐帝国盛极而衰,阿拉伯扩张终止
怛罗斯之战:东西方的第一次交锋,三万唐军力克十万阿拉伯主力
大唐宰相的侄子,一场大战中成为战俘,游历阿拉伯世界十余年方归
帝国的碰撞:大唐与阿拉伯帝国中亚争夺战(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