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195件中国最顶级的珍贵文物,都藏在哪里?

作者:华夏风物

还记得2019年的冬天,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此事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这样一件文物的出境展览,为何能够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其实,《祭侄文稿》是中国书法的无价瑰宝,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且外借展览书法文物极容易受环境影响受损。这样一件珍贵的国之瑰宝远渡海外展览,自然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而当我们回望历史,国宝文物在境外展览受损的先例不在少数:越王勾践剑在新加坡受伤,兵马俑在费城展出时损坏的事件都令人极其痛心。

为了妥善保护和展出这些国宝,国内馆藏的195件最珍贵的顶级文物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这些得到最为严格的管理和保护的文物们,我们就只能在国内的博物馆里一睹它们的风采了。

这篇小文中我们选取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禁出”文物,即便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前往各大博物馆打卡,也可以一窥这些国之瑰宝的精美。

早在1982年,《文物保护法》中便规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国务院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而直到2002年,禁止出境文物的类别和名单才被真正明确,涵盖从青铜器、陶瓷,到玉器、漆器、金银器等多种门类。

尽管这些“国宝”的形态材质各有不同,却都用它们独特的姿态,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

起源于两河流域的青铜工艺,来到中国却成为神话与权力的载体。以青铜制造的器物不仅仅重量惊人,更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也被人称作“国之重器”。

时代:战国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

现藏地点:武汉·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时代:商代

出土时间:1986年

出土地点: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器物坑

现藏地点:德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出土于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是中国宇宙树伟大的实物标本,也可视作中国上古先民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

时代:商代后期

出土时间:1939年

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市武官村农地

现藏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的造型、纹饰、工艺均具有极高水准,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容器,是商代青铜器文化的巅峰代表。

时代:西周

出土时间:1890年

出土地点: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窖藏

现藏地点:上海·上海博物馆

与大盂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代表作,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与官制的重要资料。

时代:西周

出土时间:清道光初年

出土地点:陕西宝鸡市眉县礼村(一说岐山县礼村)

现藏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同样也是“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大预定内壁铸有铭文19行,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

时代:西汉

出土时间:1968年

出土地点:河北保定市满城区满城汉墓窦绾墓

现藏地点:河北博物院

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一改以往青铜器的神秘厚重,设计精巧,制作工艺水平高超。

时代:东汉

出土时间:1969年

出土地点: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

现藏地点:兰州·甘肃省博物馆

在中国人尽皆知的“马踏飞燕”,是青铜雕塑艺术的极顶之作。同时也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寓意中国旅游文化发展腾飞。

温润谦和的玉石,是东方独有的审美偏好。从石器时代碾磨玉器,到明清时期精美的玉雕作品,中国的玉器也从最早的贵族财富象征,到文人德行与操守的代表符号,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物化体现。

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时间:1986年

出土地点: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反山12号墓

现藏地点:杭州·浙江省博物馆

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纹饰最精美,神人、神鸟纹样最多的玉琮文物,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之首,故称为“玉琮王”。

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时间:1971年

出土地点: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

现藏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龙”形象的源头,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红山玉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原始宗教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时代:西汉

出土时间:1968年

出土地点:河北保定市满城区满城汉墓

现藏地点:石家庄·河北博物院

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整件玉衣设计精巧,做工细致。

时代:唐

出土时间:1970年

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

现藏地点: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为精湛的一件。玛瑙杯造型来源于中亚、西亚等地,常用于胡人宴饮场面,也证明了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

在新石器时代便可见踪迹的陶器,在中国更是发展出特有的彩陶技艺。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半坡文化时期,人们便使用天然矿物颜料描绘陶胚,以美化陶器,图案十分古朴精美。

时代: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出土时间:1958年

出土地点: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一成年女性墓葬

现藏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最为重要的文物之一,陶鹰鼎反映了中国原始人图腾崇拜,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河南汝州市阎村遗址

现藏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是第一批禁止出国文物之首,其上的彩陶绘画反映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脱胎于制陶工艺的瓷器,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在世界上成为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从东汉产生的青瓷器、到唐宋中国瓷器的技艺巅峰、再到明清的种类繁多的彩瓷技艺,精美的中国瓷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

时代:南北朝

出土时间:1971年

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市范淬墓

现藏地点:郑州·河南博物院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白瓷器之一,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的先河,为之后的唐三彩工艺奠定了基础。

时代:唐

出土时间:1959年

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

现藏地点: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代表了唐代三彩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对研究唐朝丝绸之路,以及音乐、歌舞、服饰、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时代:元

出土时间:1950年

出土地点: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

现藏地点:南京·南京市博物馆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元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被誉为国宝青花第一瓷。同时也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时代:元

出土时间:1974年

出土地点:江西景德镇市郊凌氏墓

现藏地点:南昌·江西省博物馆

中国仅见的重檐庑殿顶楼阁式陶瓷谷仓器。同时也是目前发现带纪年的青花釉里红器仅存两件之一。

而法律规定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中,除了“《禁出名单》”所列出的195件一级文物,还包括:古尸、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和保存状况不宜出境展览的文物。可见,划定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范围不仅仅考虑到历史价值,更是出于对文物材质状态保护的考量。

民间曾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因此书画和纺织品类的文物更是需要进行重点保护。

不论是传统的书法与绘画,都是中国人用墨创造的艺术。唐宋时期士人阶层社会地位提升,使得绘画与书法渐渐成为寄托文人情感的载体,并在历史发展中最终成为代表中国文人美学的艺术作品,为后世所流传。

时代:西汉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现藏地点:长沙·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T型帛画反映了汉代及汉代前丧葬制度,同时也填补了汉代绘画文物的空白。

时代:唐

现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也称作“神龙本”。此卷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时代:北宋

现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宋代青绿山水画中的代表作,采用了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的“青绿法”绘制。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反映了北宋宫廷“丰亨豫大”的绘画审美观。

时代:北宋

现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在五米画卷中,清明上河图兼工带写,集中描绘了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对于研究宋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悠久的织造业历史中,丝织品的工艺不断精进,并衍生出丝绸、纱罗、锦缎等不同类型的织物。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国的丝帛制品也传播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商品。中国也因此获得了“丝国”的美誉。

时代:西汉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现藏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素纱禅衣是反映中国古代丝织水平的最佳证据。禅衣质地轻薄,织造工艺高超为国内仅有,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

时代:汉代

出土时间:1972年

出土地点: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

现藏地点: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说法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这件文物是古人星占学的考证文物,其织造工艺也极为复杂,是汉代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

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名单中设置常展的文物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像青铜器、陶瓷类等对收藏环境要求不严苛的文物就比较适合展出,一般来说都属于博物馆的常展展品。而书画、绢帛类的文物受制于材质物理特性,有“一展休三年”的说法,一般不设常展。收藏状态较差的文物甚至不会与公众见面。

目前藏有39件“禁出”文物的故宫博物院,在数量上是全国博物馆之最,但现在能在故宫见到“本尊”的却在少数。尽管像战国石鼓、汝窑天青釉弦纹尊等文物都已设置了常年展,但绝大部分“禁出”文物还都处于未展出的状态。如果你想要亲眼欣赏,就只能等待不定期的特展。而故宫最近一次的“禁出”文物特展,还得追溯到2017年的《千里江山图》

若想一睹某些藏品的真容,请务必关注博物馆的展讯信息。如果不幸错过,也可以通过博物馆在网络上对公众开放的文物电子档案一饱眼福。

“孤品”、“易损”、“不定期展出”……这些珍贵的国之瑰宝,似乎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随着文创产业的发展,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在改变这一现状。

逛完博物馆,怎能不买一件文创留作纪念呢?在市面上以“禁出文物”为元素的文创产品种类已经相当丰富:故宫文创推出的“千里江山”系列文创,以《兰亭序》《伯远帖》为元素的和纸胶带,国博也有陶鹰鼎红山玉龙的系列衍生文创。这种把“文物”带回家收藏的体验,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比较常见的日用品文创,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更是将盲盒玩法和文物相结合。在家开盲盒就能体验考古工作者探寻国宝的乐趣,甚至能“发掘”到青铜大立人、金杖、青铜神树等一众“禁出”文物。

可以说,每一件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珍贵的象征。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更多方式去了解这些国宝的历史风韵,去博物馆实地一饱眼福,肯定会给你最直接的震撼,但从线上,到线下,或者把文物带回家,都是不错的替代方式。

本期互动话题:你们都打卡过哪些“禁出”文物,把你印象深刻的文物分享给我们吧

参考文献:

[1] 焦丽丹,《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中国博物馆》2015年3期,2015.

[2] 谷岩,《论我国文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完善》,中央民族大学,2013.

[3] 博古格物,《195件禁止出境文物观展指南》,“博古格物”公众号,2019.

文丨大华

图片编辑丨小虎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

如有需要,请邮件联系wangzehua@zhidemai.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国庆假期博物馆展览推荐
商代第一圆鼎摆驾深圳,看来是有大事要发生!
嘉定博物馆新馆《吉金华章-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特展》
夏朝文物:夏朝有哪些现存著名的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
(深圳)展览:周邦肇作——宝鸡出土青铜器精华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