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风流词人的一段情史,成就一首佳作,结尾一句得欧阳修大赞
张先,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
张先是长寿的词人,活了八十九岁,到晚年仍然喜欢流连于花丛中,逍遥于市井间。张先的词多以风月情浓为核心,以相思离别为主题,其词的独到处并不是有多么大的格局或是思想内涵,而是以别致的情韵取胜。张先还有个别称“张三影”,只因其词作中有三个带“影”的佳句特别著名,(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因此时人称“张三影”。
张先的诗词中写到“影”字的不下三十首,张子野善于通过对“影”的描写来营造一种朦胧缥缈、虚幻空灵的美感。这也是其词最大的特色。
《一丛花令》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花边绯闻:
相传张先与一个小尼产生了情愫,但是老尼坚决不准(一般这样的故事里都会有一个“灭绝师太”)于是就把小尼锁在一处楼阁里禁足,可是一到夜晚,张先悄悄前来,小尼放下梯子引张先进屋……后来两人被迫分手,张先就这段情感写下了本首《一丛花令》
一丛花令宋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本词开宗明义,前两句直写词中女主人公已饱受相思离别之苦,在她的心中,再没有什么事物能与深情相比,恰如白居易所说“相思始觉海非深”,白乐天尚有一物可比,而诗人一句“无物似情浓”直接大声宣告相思情的深与广,掷地有声。
接下来三句写“离愁”,呼应首句的“伤高怀远”。佳人受相思煎熬而心绪缭乱,诗人用笔十分巧妙,如果写万千柳丝纷乱如佳人的心绪纷乱,那这可能就是平庸的一笔,诗人绝不这么写,他反过来用移情的手法,写由于佳人内心纷乱而惹得千万缕柳丝也在风中凌乱,这便是神来的一笔了,更兼有迷迷蒙蒙的柳絮漫天飞舞,上片至此,写佳人的离情已淋漓尽致。
上片后三句,佳人由耳畔的马嘶声想到当初别离时情人的马嘶声,情人渐去渐远,天涯漂泊,杳无音信。“何处认郎踪”即是无处认郎踪,浓浓的相思意连个寄托之地都没有,佳人的愁怨恐怕比万千杨柳与漫天飞絮还要多得多。
换头两句,写眼前景,“溶溶”两个叠字,将春日池水变暖、变清、变绿并荡漾潋滟的状态一下概括出来,溶溶春水之上,一对鸳鸯戏水,这样的情景更反衬了词中佳人的形单影只,用眼前景的旖旎对比心中境的凄凉,强烈的对比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也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小桡本意是小桨,这里代指小船。“通”是指船只南北往来。
池上小船来往,又使佳人想到当初情人划一只小船前来相会,可叹这已经是很久前的事情了。
如今的画阁前,梯子已经横放,再不会有人前来,而佳人,一夜夜独倚帘栊,独对斜月,独自饮下相思的苦酒。“又还是”三个字,表达佳人日日如此,日复一日的孤独寂聊情态。相思蚀骨,这其间的苦楚非亲历而不晓。
结尾两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堪称本词的点睛之笔,佳人在相思煎熬之下,发出心中喟叹,这样年日复一日的等待,何时是尽头?真还不如桃花杏花嫁给东风,东风一年一渡,年年有期,远胜于自己心上人的杳无音信……
结尾写得无理而妙。欧阳修十分称赞本词的结句,称张先为“犹解嫁东风郎中”。
张先的词体现了从五代传统到宋代兴风的一个转变。张先的一生也正处于北宋经济上坡的时候,经济上繁荣,政治上安定,都市生活日益发达繁盛,那么歌词也由少数上层人物所喜爱的形式扩大到普遍市民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了。
在文学史上张先的最大意义还在于,他能较早地接触到市井流行的乐调,根据这些乐调特点谱写了许多慢词,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正是从张先起,慢词长调开始兴盛起来。所以张先在词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张先曾和欧阳修、晏殊一起追随过五代词人的步伐,他们创作有些是体现五代遗风的,他也曾经在都市繁荣的物质生活刺激之下写出了和柳永很接近的慢词,这样,张先就成了从欧阳修、晏殊到柳永、苏轼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就是张先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不仅是词史发展的见证人,也是参与者、亲历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酒年华,一生风月情难绝
张先: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张先和他的朋友圈: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风花雪月款款情 宋词名家缓缓说(系列文章13)
一树梨花压海棠:八十多岁还娶小老婆的张先
半生挫折晚年穷 张先为何最长寿? 蔡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