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具体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立秋?
今年,2019己亥年,立秋时间是8月8号,阴历是七月初八日寅时,3点12分57秒。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这话意思有几种说法,但都未必有理,且受惯性思维心理影响是有的,故,因果未必能对上号,即丢,收,热死牛的结果未必是准确应验灵验的。
我们过去习惯了使用农历,更误把阴历为重,其实节气是从阳历的,从阳历来节气没有早中晚之说,只有一日之误差,如立秋,多是在阳历8月7号前后,仅前后一天之差,不象从阴历看,日误很大,还有月差。说立秋有早中晚之差是习惯思维上从阴历看了。在阴历六月下旬交立秋的叫早秋,即提前交了,你为早了;在七月初一到初九交立秋,叫中秋,立秋是阴历七月的节,在七月上旬交,可算是适中的,不早不晚,七月初十后进入七月中旬了,交立秋就算是晚迟了。七月中旬正常下是交处暑气了。另一种分早中晚秋法是指交秋时间在时辰上的早晚,日以子起亥终,子丑寅卯时交秋为早,辰已午未时交秋为中,申酉戌亥时交秋晚迟。很明显,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是指从阴历看来定早中晚,不是以时辰定的。
造成早秋丢,晚秋收,这与人的习惯固定思维心理不知灵变有关,凡事要灵活知变化,不可因循守旧不知变,一本通书看到老。不知变就会形成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的事实结果,知变有预防就不会了。
早秋丢,交秋早,时间紧迫,不抓农时而错过时机,就会丢失无收了;晚秋收,秋交迟,时不紧,不误时,正适宜,那是有丰收的;中秋热死牛,适中交秋,秋有末伏燥热,这是夸张说法,以警示人对立秋交早交晚的重视及利害性,有警醒人的作用,有一定积极意义。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这一俗语广为人知。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号,正好在中伏期间,这一阶段就是俗语中的“热死牛”。那么前面的两小句是什么意思呢。“早秋丢”的意思是如果立秋立的日期比较早,那么这一年就会冷的特别快,如果在庄稼生长的时期冷起来了,那么庄稼就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导致歉收。
立秋早后面温度低,就导致减产。那如果立秋比较晚的话,就会比较顺利,让庄稼适应这个气候,可能会大丰收,但是如果立秋不早不晚的话,会说明这个秋天还会继续热上一段时间,这就是说的还有一伏在秋后,不过在一次次的秋雨过后也会慢慢变凉的。
今年立秋在8月8号。秋天的首个节气就是立秋,立秋一般天气开始变凉快了,从立秋开始,温度会慢慢降低,根据以往的情况,立秋之后不会立马凉快,还是会热几天的,不过一般立秋18天后就会比较凉快了,虽然无法第一时间消暑,但是炎炎夏日终于要熬过去了。
以上内容均为个人的经验之谈,欢迎广大网友在下方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村俗语:“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具体是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立秋?
前几天刚刚过完大暑,想必很多地方正处于酷暑之中,每天都要期盼来场降雨,给这炎热的天气降降温。我们常说“盛极必衰”,凡事达到极致之后就会衰落,天气也是如此。大暑之后的下一个节气就是立秋,感觉在炎热的夏季提到“秋”这个字,都觉得浑身凉爽,立秋时节也就半个月时间了。我们期盼秋的到来,田里的庄稼也在期盼秋的收获,但是何时立秋,对于庄稼、对于天气都有所不同。农村俗语“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到底是早秋,还是晚秋呢?
首先,今年什么时候立秋?为什么会有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说法?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立秋是24节气之一,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35°,也是区分上下半年的分解线,是由夏季过度到秋季的分水岭。“秋”意味着暑去秋来,带来凉爽,同时“秋”代表着收获,是作物孕育、成熟的季节。所以,立秋时节的到来,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8日,农历七月初八,早上3点12分。之所以会有早晚立秋的区别,有两种说法:
一是六月立秋,还是七月立秋。在于每年立秋的公历时间相对固定,都在8月7日~8日,但是对于农历时间是不固定的。因为我们都知道,24节气的日期是根据天干地支来判定,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日子来核算,一圈即为一年,一年为365天。但是,农历日期是以月亮绕太阳公转来确定,是根据月亮盈缺判断。两者计算方法相差11天左右。这就造成是农历六月立秋,还是农历七月立秋。六月立秋即为早立秋,七月立秋即为晚立秋。
二是上午立秋,还是下午立秋。我们都知道,立秋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35°来的判断的,本身地球公转是有误差的,不可能精确到每时每秒。所以,就必然造成太阳到达黄经135°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有时候是上午,有时候是下午。上午立秋即为早立秋,下午立秋即为晚立秋。
为什么说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吗?
刚刚我们分析了,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如果根据月份判断,今年是七月立秋即为晚立秋;如果根据时间判断,今年是早上立秋即为早立秋。
之所以会说,早秋丢,晚秋收,要和这么两句俗语联系在一起,“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饿死牛”、“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说白了,就是说如果立秋立的较早的话,那么今年的天气也会凉的快一些,对于作物实际是不太有利的。因为,作物的生长有两大关键要素,一是温度,二是水源。气温降的太快,不利于作物的孕育和成熟,很难实现丰收。
如果晚立秋的话,那么气温下降的速度就会慢一点,虽然说立秋意味着“暑去凉来”,但是立秋之后还有可能有“秋老虎”,只要能有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温度是很有利的。所以说,早秋丢,丢的就是作物收成;晚秋收,收的就是秋后丰收;中秋热死牛,就是中午立秋天气炎热,“秋老虎”异常厉害。
综上所述,农村俗语是根据长期经验总计而来的,立秋本身作为24节气,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所谓的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只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判断立秋之后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当然,所有的俗语都有其地域性,就像到底怎么判断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各地都有差异,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根据地方的特点来判断,毕竟那么只隔10里,乡风就很不同。对此,你怎么看,农村俗语还能发挥作用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具体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啥意思?今年是啥秋?
今年辛丑寡年,农村老话:“寡年遇金牛,遍地挖坟头”,啥意思?
农村俗语“立春未过年”什么意思?2019年的打春为何在春节前
秋分将至,有关秋分的几句俗语,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老祖宗的话: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两头是啥?有大道理,了解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