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别人求三春雨,求别人六月霜”,你也遇到过吗?
“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诚心,固然可喜,若是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俗语是民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总结,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通过一些为人交往中的互相态度的观察和总结,并且恰当地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生活想象和做人联系在一起,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很多的俗语背后都蕴含着很深刻的做人道理,就比如这句俗语“别人求我三春雨,我求他人六月霜”,说的就是就是人们在面对帮助时的不同态度。
别人求三春雨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三春雨”?在古代,人们把春天分为三个阶段:孟春、仲春、季春,常言道“春雨贵如油”,在这个三春时节,田间的庄稼正是最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是春天,雨水也是比较的充足,所以这句的意思是,我帮助别人时就像春雨对待庄稼一样及时和热情。也可以理解为别人找我帮忙的时候就像春天的雨水一样温和。
求别人六月霜
霜是秋冬天气寒冷的时候才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六月正值夏天,天气炎热,怎么会有霜出现,所以这里的“六月霜”,指的是很少出现的情况,所以“求别人六月霜”可以理解为:当我们有求于别人的时候,往往是很难的到帮助的。因为“六月霜”代表着寒冷,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有求于人的时候,别人的脸色就像冰霜一样冷漠,寒冷。
所以,这句俗语“别人求三春雨,求别人六月霜”也可以理解为:“有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往往会非常愿意出手帮助,但是当你遇到难题,向这个人求助的时候,他却很难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说:二战时期,很多犹太人都想逃出德国。一位犹太商人决定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他的大儿子认为,应该向一位银行家求助,因为那位银行家是在他们家的资助下发家的。而二儿子却不是这种意见。他认为应该向一位木材商人求助,因为自己家是跟木材商人打工起家的,也是经过他的资助才有了现在的家业。结果是,大儿子去找了银行家,二儿子去找了木材商人,最后银行家出卖了大儿子,小儿子却被木材商人救了。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能够帮助过你第一次,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帮你第二次,但是一个你曾经出手帮助的人,在危急关头,却很难愿意伸手拉你一把。这就是“帮助你的人会愿意继续帮助你;而你帮助过的人却未必愿意帮助你”的道理,虽然并非绝对,但是很多时候现实往往就是如此。你帮过的人,是受你恩惠的施舍的人,在他的眼中,你是布施者,是强大的,所以你可以帮助他。但是等他变得高高在上,人们都崇拜让,但是在看见你的时候总能想到自己曾经落魄的日子。而帮你的人,是布施于你的人,在他眼里,你是弱者,既然已经帮过一次了,再多帮你几次也无所谓。
综上所述,“别人求三春雨,求别人六月霜”这句俗语,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既要与人为善,在面对别人的求助能帮则帮,但是有时候也要明白有些人是不是值得你的帮助。
小编有话说:别人找我帮助,如果我认可他是我的朋友,我就愿意帮他,是因为我信任他,但是这份信任最后会不会得到回报就要看这个被帮助的人心里是如何看待我的,我帮他是我自愿,要是他最后没有选择帮我,说明他并没有认可我也是他的朋友,所以他不帮我其实也可以理解。至于帮过我的人,因为他帮过我,所以我会心存感激,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人家,不要让信任我的人吃亏。总而言之就是帮助过我们的,我们要感恩,没帮的也不要怨恨。最后用《琅琊榜》中一句台词送给大家:“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帮过的人不一定对你感恩,帮过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贵人
为什么你帮了别人,别人却要去说你的坏话?是人性还是人品的问题?
关于人际交往中的残酷事实
一个犹太人的故事
你帮的人未必帮你,帮过你的人通常会继续帮你
乐于助人VS乐于求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