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欺骗了我们整个童年的“锄禾日当午”,背后竟是这样的两面三孔!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有两幅面孔,他们对待那些达官贵人或者有钱的人就是笑容满面,而对待那些普通的人态度却发生很大变化。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是在现代,在古代也有很多这种两面三孔的人,比如古代的赵高秦桧等人。不过小编今天想要说的并不是这几个人,而是另外一个人。而且这个人相信大家都是认识的,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背他的诗,“锄禾日当午”相信就是这一小句大家就都知道我说的是谁。对就是唐朝的诗人李绅。
在一年夏天,李绅回自己的故乡濠州的去探望自己的亲戚朋友,正好在濠州遇到节度使李逢,李逢因为要回朝廷奏事所以路过濠州。李逢和李绅即是同榜进士又是一同作诗的朋友,两个人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于是就盘桓一日。李绅和李逢在这一天就携手登上城东的观稼台。望着远方两个人都非常激动,李逢还做了一首诗,诗中的最后两句就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而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李逢希望自己的仕途比较顺利。而这个时候的李绅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仕途,他被眼前的一幅景象感动。在田野中,一个农夫正盯着火热的太阳在劳作,于是李绅就发出感慨做出这首诗。真不愧是白居易的好朋友,白居易有卖炭翁而李绅有悯农,两个人都是如此关注百姓的辛苦,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好官。然而李绅却凭借这首诗欺骗了我们整个童年。
其实李绅是一个十足的两幅面孔的人。年少的时候李绅经常去一个族叔李元江家中蹭饭吃,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李绅见到李元江都是非常客气的,总是会非常恭敬的喊一声叔叔。但是这种现象持续了没多长时间,李绅就因为有些文采在朝廷中获得一官半职。当上官之后的李绅就开始居高自傲,对李元江那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各种不满意想尽一切办法刁难这个叔叔。无奈李元江只好降低自己的身份,以侄子自称,但是这并没有让李绅满意,李绅并没有感觉高人一等,一直到后来的时候李元江把自己降格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真是一个衣冠禽兽的家伙!
对于李绅更精彩的则是有一篇考证说是悯农的作者并不是李绅,而是一个名叫聂夷中的人所做的。在2009年12月14日的太原日报中有一个署名为司马牛的作者发表了一篇名叫“李绅与锄禾诗”的文章,这片文章中,作者认为有一部分的史料中记载的悯农的作者是李绅,还有一部分的史料中记载的是聂夷中。如果说悯农的作者真的不是李绅,那李绅在唐诗史上的最后一点地位都无法保留。其实在我国的诗歌史上经常出现作者错误的情况,关于悯农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就留给考古学家吧!
李绅并没有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而改变自己,反而是更加变本加厉。他在晚年的时候竟然还成为宰相。不过他虽然在后来的时候成为宰相,但是晚年却没有保住自己的名声。在唐武宗会昌五年,李绅在担任淮南节度使,这个时候的李绅已经是74岁高龄,在扬州的时候有人举报江都县尉吴湘贪污公款,并且还强强民女,当时李绅接到有人报案以后就下令将吴江逮捕归案,并且判处死刑。后来的时候这件案子被报到朝廷中,朝廷中的谏官怀疑这件事情中有冤情,于是就派出御史去调查这件事情。负责这次调查的正好是崔元藻,经过调查之后崔元藻发现吴湘确实有贪污的罪行,但是贪污的赃款并不多,而且并没有强抢民女,所以吴湘罪不至死。但是李绅却并不听从任何人的劝告,执意将吴湘送上断头台。在李绅活着的时候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大事情。等到案情被平反以后李绅就已经去世了。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是有规定的,就算是酷吏已经去世也要把他的爵位剥夺,而且他的子孙也是不能做官的。所以李绅死后他子孙就受到惩罚。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做这种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作者原来竟是个贪官酷吏!
为什么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最后会那么祸害百姓
原创 李绅写的《悯农》忧国忧民,为什么本人却引起后世极大争议
《悯农》作者李绅并非心系百姓之人,其为人狭隘,为官残暴
他写过“锄禾日当午”,死后为何被削官,还连累子孙永不得仕?
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你,你从小崇拜的古人不一定是好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