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律失常(心悸、怔忡) 心力衰竭(心衰)(心悸、怔忡)
    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心律失常。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均具有自律性,其中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强,频率最快,它是正常情况下心脏搏动的起搏点,控制着整个心脏的活动。传导系统的其它部分则为心脏的潜在起搏点,在窦房结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发生冲动,建立逸搏心律,起到代替窦房结的作用。心脏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任何异常,均能使心脏搏动的规律发生紊乱,形成心律失常。

  太子参12、五味子10、麦冬12、酸枣仁15、丹参15、柏子仁12、茯神12、川芎9、黄精15、黄芪18、降香10、红花10

  [加减]:

  ⑴阴虚火旺者加知母9黄柏10生地15

  ⑵腰腿酸软者加杜仲15桑寄生15

  ⑶夜尿频多者加覆盆子15金樱子15

  ⑷盗汗者加龙骨30(先煎)牡蛎30(先煎)

  ⑸若气虚血少者加炙甘草8阿胶10(烊化)

  ⑹胃纳差,加高良姜10砂仁8(后下)鸡内金10

  ⑺胸痛甚者,加延胡索12五灵脂10

  ⑻若痰浊热甚者,加川连12竹茹12法夏9

  ⑼邪毒滞留者,加板蓝根18金银花10七叶一枝花10

  ⑽高血脂者,加山楂15石决明20(先煎)云苓15

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当心脏病或其它疾病使心脏负担加重时,心脏排血功能减弱,以致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各器官及组织的代谢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到心脏,因而产生本病的一系列缺氧和淤血表现。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前者肺淤血,不能平卧,有心悸、气喘、痰中带血等症状;后者大循环淤血,有颈静脉扩张、肝肿大、腹水和下肢水肿等症状;为治疗和护理方便,通常将患者的心功能分为四级:一级,劳动不受限,为心功能代偿期;二级,体力劳动轻度受限,从事原来的日常活动可致呼吸困难;三级,体力劳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即呼吸困难;四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通脉

  红参10(另炖) ,黄芪30 ,丹参20 ,炙甘草8 ,川芎6 ,麦冬12,延胡索12 ,五味子10 ,白芍12 ,桔梗10 ,牛膝12,枳壳10 ,生地15

  [加减]:

  ⑴血虚加熟地15阿胶12(烊化)

  ⑵气喘甚加山萸肉15

  ⑶血瘀甚加红花9桃仁9

  ⑷心悸失眠加熟枣仁15远志10

  ⑸下肢浮肿加泽泻15益母草15

  ⑹阳虚脱加熟附子12

 【稳心颗粒】
【成  份】 党参10、黄精10、三七5、琥珀5、甘松10。
【性  状】 本品为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适 应症】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
             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属上述症候者。
             党参、黄精性甘平,益气养阴、健脾化源;三七、甘松性温理气化瘀、开郁醒脾;琥珀性甘平,宁心护脉、活血利水;研究表明稳
             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定悸安神功效,对早搏、房颤及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作用机制可
             能是由于稳心颗粒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病窦综合征属中医“心悸” “眩晕”、等疾病的范畴。中医认为,素体阳寒内盛,寒凝气滞;损阻阳,心阳不得宜发,心脉鼓动乏力是病窦综合征的病理基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温阳散寒,益气复脉之法。在借鉴《伤寒论》“通脉四逆汤”的基础上;自拟“温阳复脉汤”一方。

  药物组成及用法:制附子10克(另包),红参10克,黄芪10克;炙麻黄6克,细辛6克,桂枝10 克,川芎15克,丹参20克,黄精15克,麦冬15 克,五味子10克,灸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30天为了疗程。方中附子先煎1小时。

  方解:方中附子温经劝阻,红参大补元气,合而振奋心阳,益气复脉为君;灸麻黄、细辛以助附子温经散寒,宣通寒凝,并用麦冬、五味于,黄精以助红参益气生津,滋阴敛气复脉为臣药;黄芪、桂枝、川芎、丹参益气活血以促血行为佐药;炙甘草制徊药之燥,且调和诸药,缓和药,以防伤阴为使药。诸药配合,具有功阳散柬不伤阴,滋阴生津不碍阳之特点,兵奏灌阳散皋、益气复脉之效。

  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可增加窦房结自律性,同时使窦房传导改善,从而使心率增加。细辛除提高窦房结频率外,还可提高交接区频率,并有加速房室传导的功能。黄精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肄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黄芪有强心、扩血管、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等作用。川芎可通过交毒神经而间接兴奋心脏受体。五味子可调节心血管系统生理机能,玫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

    (1)归脾丸(《济生方》)

  方药组成:白术10、茯神10、黄芪10、龙眼肉10、酸枣仁10、人参10、木香10、远志6、当归10、甘草5。

  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临床应用:心肌炎恢复期因思虑过度,劳心伤脾所致的体倦少食,心悸怔忡,睡眠不佳者。

  (2)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

  方药组成:柏子仁10、枸杞子10、麦冬10、当归10、石菖蒲10、茯神10、玄参10、熟地黄15、甘草5。

  功用:养心安神,补肾滋阴。

  临床应用:可用于心肌炎后期,营血不足所引起的心悸怔忡持续不断,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者。

  (3)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方药组成:生地10、人参10、丹参10、玄参10、茯苓8、五味子7、远志10、桔梗10、当归身10、天冬1、麦冬10、柏子仁10、酸枣仁10。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临床应用:用于心肌炎恢复期偏于阴虚而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4)补中益气丸(《脾胃论》)

  方药组成:人参10、黄芪15、白术10、陈皮6、炙升麻10、柴胡6、当归10。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可用于心肌炎恢复期心悸、乏力少气、食少者。

  (5) 生脉饮口服液(《内外伤辨惑论》)

  方药组成:人参10、麦冬10、五味子6。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而见心悸、乏力、少气、自汗、口干、脉细、苔少者。


人参养荣丸:
            人参100g,白术(土炒)100C,茯苓75g,甘草(蜜炙)100g,当归100g,熟地黄75g,白芍(麸炒)100g,黄芪(蜜炙)100g, 陈皮100g,远志(制)50g,肉桂100g,五味子(酒蒸)75g

人参归脾丸:

          人参10、白术(麸炒)10、茯苓7、炙黄芪10、当归10、龙眼肉10、酸枣仁(炒)10、远志(去心甘草炙)6、木香10、炙甘草10。辅料:蜂蜜

复脉汤 :

       炙甘草12 桂枝10 人参10 生地24 阿胶10(烊化) 生姜9 麦冬10 麻仁9 大枣10枚白酒(少量)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 麻仁(10克)  大枣(10枚)

      

      炙甘草(5钱) 生姜(3钱) 桂枝(3钱)人参(2钱)生地黄(1两)阿胶(3钱)麦冬(3钱)麻仁(3钱) 大枣(6个)

       室性早搏   用本方加减:灸甘草15g,大枣6枚,阿胶、生姜、党参各10g,生地20g,桂枝6g,麦冬、麻仁、枣仁各10g, 丹参15g。加酒各半,水2煎服,20剂1疗程。
       心律失常   用本方加减:灸甘草9g,党参,生地各12g,麦冬9g,桂枝3-6g,丹参12g,酸枣仁9g。 

【方名】 炙甘草汤
  【异名】复脉汤(《伤寒论》)。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 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桂枝(9克) 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 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禁忌】 斟酌。
  【方解】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本方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但本方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 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阴虚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宜;而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方,因配伍了收敛的五味子,标本兼顾,故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汤,且偏于清补,临证之时可斟酌选用。
  【方论】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化裁】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心动悸者,动而不自安也,亦由真气内虚所致。补虚可以去弱,故用人参、甘草、大枣;温可以生阳,故用生姜、桂技;润可以滋阴,故用阿胶、麻仁;而生地、麦冬者,又所以清心而宁悸也。
  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药也。人参、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姜、桂辛温以散余邪;加清酒以助药力也。
  3.《古方选注》:人参、麻仁之甘以润脾津;生地、阿胶之咸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浊味,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气厚、桂枝之轻扬,载引地、冬上承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领地、冬归心复脉;仍使以姜、枣和营卫,则津液悉上供于心肺矣。脉络之病,取重心经,故又名复脉。
  4.《血证论》:此方为补血之大剂。姜、枣、参、草中焦取汁,桂枝入心化气,变化而赤;然桂性辛烈能伤血,故重使生地、麦冬、芝麻以清润之,使桂枝雄烈之气变为柔和,生血而不伤血;又得阿胶潜伏血脉,使输于血海,下藏于肝。合观此方,生血之源,导血之流,真补血之第一方,未可轻议加减也。⑤《成方便读》:方中生地、阿胶、麦冬补心之阴;人参、甘草益心之阳;桂枝、生姜、清酒以散外来寒邪;麻仁、大枣以润内腑之枯槁。
  【附方】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附注】 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苦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录柯琴:“仲景于脉弱者,用芍药以滋阴,桂枝以通血,甚则加人参以生脉;未有地黄、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护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与?此以心虚脉代结,用生地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开后学滋阴之路。地黄、麦冬味虽甘而气大寒,非发陈蕃莠之品,必得人参、桂枝以通脉,生姜、大枣以和营,阿胶补血,酸枣安神,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脉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黄、麦冬得酒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方剂名称 炙甘草汤
  药物组成 炙草、阿胶、生地、麦冬、人参、麻仁。
  处方来源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方剂主治 热劫燥病,时邪昏陷。
  附注方中 人参,《医门补要》作“西洋参”。

 

复律汤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5岁至70岁,以60岁左右为多。病程最长1年,最短2d。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其中低血压伴房性早搏5例,冠心病并陈旧性心肌梗塞伴房性早搏13例,高血压、心肌劳损并室性早搏10例,功能性心律不齐17例。
     资料36例中,男2l例,女15例;年龄20~30岁4例,31~40岁6例,41~50岁1l例,51~60岁lO例,60岁以上5例;患病毒性心肌炎2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病窦综合征1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例。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13例,并窦房传导阻滞、结性逸搏或心律5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房纤颤2例,频发房性早搏2例,并短阵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11例,室性自主心律1例,I型二度、Ⅱ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病程1月~15年。均经西医确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纳入中药研究治疗对象。主要症状体征本组病例均有胸闷、心动悸、脉结代的临床表现。伴头晕乏力30例,晕厥3例,气短胸痛29例,失眠多梦19例,喘息水肿4例,自汗肢冷15例,夜尿多16例,脘痞纳差18例,腹痛便溏15例,腰痛膝软11例。舌体胖19例,舌质淡白ll例,瘀斑点4例,紫暗2例。苔薄白23例,白腻4例,灰黑2例,白厚7例。脉数7例,迟者18例,弦细4例,弦滑3例,沉涩4例。辨证属心肾阳虚型14例,阳虚水泛型5例,脾肺气虚型10例,气虚湿瘀型7例。
复律汤组成:瓜蒌皮、麦冬、生地各15g,炙甘草10g,黄芪、丹参、山楂各25g。当归8g,桂枝3g,生姜3片。
           如大便干结加白芍、麻仁各30g;
           心慌、心悸甚者加大枣10g,琥珀8g;
           气滞血瘀明显者加三七、金铃子各10g;
           高血压者去桂枝加决明子25g,川牛膝10g,杜仲15g;
           失眠者加夜交藤15g,合欢皮25g;
           伴肢肿者加茯苓25g;
           伴肺源性疾病者加杏仁、鱼腥草、桑白皮各15g。

每日1剂,首煎加水500ml,大火煎开后文火煎15rain.取滤汁250ml,2煎加水450ml,同上法煎15min后取滤汁200ml,两煎混合分2次温服。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全消,心律齐,停药月余不复发者;
             好转:症状消失,偶有复发者;
             无效:早搏诸症无改变。
治疗结果 45例中33例治愈;好转10例,情绪激动,休息不好偶发早搏但经服药很快消失。

 

温阳养血安心汤
              组成:桂枝10g,炙甘草20g,附片5g,当归30g,太子参20g,丹参20g,生地15g,川芎20g,苦参12g,细辛1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心动过缓者去苦参,附片加量至10g~15g;
              心房纤颤者去细辛,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桂枝加至20g;
              胸痛加元胡20g,三七4g(冲服)

 

心律不齐
一、心律不齐。脉搏跳动快(每分钟86次以上)。脉搏快速跳动几次后停止搏动1秒或以上,又快速跳动几下。如此周而复始。患者感到心胸区
    (心前区) 不适。有的隐隐作痛,心悸,心闷,舌质红。口干渴、苔薄白等。可用清热宁心之法,
    方药为:川黄连4.5~6克,麦冬12~15克,五味子6克,赤芍 10~15克。丹参12~15克,生地15~18克.甘草6克,苦参12克。
    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见效后再服3~5剂。饮食宜忌咖啡、辣椒、巧克力等燥热之品。

  随症加减会有下面的变化:

  1.心前区隐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2~15克,生田七粉4.5克(分2次吞服)。

  2.舌质紫晦。或舌下小血管迂曲、怒张郁血.丹参加20~25克,另加泽兰10~12克,当归尾10克。

  3.气短、口干,加西洋参5克。
    4.有轻度冠心病者。加毛冬青20~25克,益母草15~20克。

  5.有血压高者.加地龙15克,川牛膝15~18克,益母草18~25克.豨莶草12克。饮食忌碱,低盐为佳。

  二、心律不齐。脉搏跳动缓慢。每分钟仅50余次。舌质偏淡或略晦,舌下脉络迂曲,脉跳慢,数跳一停,可用:桂枝6~8克,川芎10克, 当归8~10 克,甘松12克,丹参12~15克,炙甘草8克,党参12~15克。煎服法同上。另可服六神丸,成人每日3次。每次10~12粒。

      随症加减:(1)心前区隐隐作痛,加生田七粉6克(分2次吞服),檀香6~8克(后下),延胡索12~15克;(2)血压偏低。加熟附子6克(先煎);(3)气短改党参为人参10克。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邢月朋主任医师自拟养心汤方用于治疗房颤(阵发性、持续性)、早搏(房性、室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窦性、室上性、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热扰心神者,或不经辨证,只要为快速心律失常而以心悸为主要表现者,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皆可获良效。

天王补心丹:

           组成:酸枣仁12 柏子仁10 当归10 天冬9 麦冬10 生地15 人参10 丹参9 玄参10 云苓12 五味子8 远志肉9 桔梗8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养心汤在天王补心丹基础上化裁而成,由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炒枣仁、柏子仁、当归、菖蒲、远志、云苓、生晒参、丹参、沙参、玄参、桔梗、五味子、黄连、龙齿组成,具有益气养心,宁心安神之功。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是患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或脉见参伍不调的一种证候。病变部位在心,其基本要点如《医宗必读》所言:“若夫虚实之分,气血之辨,痰与饮,寒与热,外伤天邪,内伤情志,是在临证者择之。”邢月朋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许多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症状发作与劳累、紧张、情志刺激有关,伴周身乏力,口干,失眠,或有汗出,脉见参伍不调或数脉、脉促。病机与气虚、阴虚、内热有关,遂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总结出养心汤,治疗心律失常取得良好效果。如伴见高血压者
加夏枯草汤(夏枯草、黄芩、玄参);伴气短善太息者加益气升降汤(黄芪、生晒参、麦冬、五味子、枳实、桔梗、甘草);伴胸痛可加丹参饮、金铃子散;伴烧心泛酸者去五味子、炒枣仁加煅瓦楞、海螵蛸、橘红、牡蛎;如风热感冒诱发者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风寒感冒诱发者加苏叶、荆芥、防风;如心率快者加大黄连用量;如伴心烦不安者加栀子豉汤;如失眠多梦者加大炒枣仁用量或改龙齿为龙骨、牡蛎;阵发性房颤者加延胡索;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者加炒谷芽、鸡内金、焦三仙、枳壳、槟榔;情志不遂加四逆散。

   

甫睡心悸

韩某某,男,54岁,朝鲜族,2011年8月17日初诊。

  该患形体肥胖,有嗜酒吸烟之好。自述于春季,与友人聚餐,酒醉后而现胸闷,心悸,继而每晚入睡即被胸闷心悸惊醒,待坐起静静休息片刻后,胸闷心悸乃平,其症消失,入睡如常。平素无任何不适,后来晚间每将入睡,胸闷心悸必作,若如神灵所作。经某医院多项理化检查,均未现异常,然动态心电监测提示:晚间入睡时段,现频发性房性早搏,拟诊为冠心病,先后服用中西药物治疗两月余,其效不显。

  刻诊:形体健壮,语言爽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思之再三,此疾颇为怪异,忽忆近贤张锡纯氏“论心病治法”中曾云:“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方用二陈汤加当归、菖蒲、远志煎汤送服朱砂细末三分有热者加玄参数钱,自能安枕稳睡而无惊悸矣。”

  尊训疏方: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当归15克,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朱砂0.1克(冲服),炙甘草10克,5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

  再诊:药进五剂,胸闷惊悸大减,患者心情愉悦,因苦于冲服朱砂细末,故原方减朱砂,加龙骨35克,牡蛎35克,继进五剂。药后诸症若失,安枕即可酣睡。

  按  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痰饮内停,阻滞气机,心阳被抑,而现胸闷惊悸,。药用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脾运则湿自化,湿化则痰自消,故配茯苓健脾以利湿,甘草健脾而和中。更佐石菖蒲、远志祛痰开窍、安神益志;当归、朱砂补益心血,定惊安神。龙骨、牡蛎者,陈修园氏称为治痰之神品,更可安魂定魄。诸药相伍,使脾得健运,气机通畅,湿化痰消,邪祛正安,故安枕稳睡酣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悸(心律失常)中成药
焦树德| 不可一见心律不齐即用益气活血药
稳定心律、安定心神:一个治疗心悸的经典方剂
炙甘草汤的组成
经方炙甘草汤--治疗心脏病、房颤
早搏心律不齐炙甘草汤组成:主要成分: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烊化服),麦冬、麻仁、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