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美术史:(一) 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6

古希腊美术史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3、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艺术的各门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尤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建筑:古典时期的围柱式建筑和各部分开始形成固定的格式和比例,总的趋向是简练合理。这一时期建筑的成就相当于可观,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

      雅典卫城重建于古典初期,它是希腊人为纪念他们在希波战争中的胜利建的。新的卫城耸立在高150米的山崖上,地势险要陡峭,它既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城堡,又是主神庙的所在地。        卫城的各部分建筑顺应山崖的不规则地形分布在山顶,它包括山门、巴底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其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庙。

       巴底农神庙(也翻译为帕提农神庙)采用了希腊建筑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围柱式建筑,神庙建立在一个长约70米、宽约30米的三级台基上上。它的屋顶是人字形坡顶,东西两端有山墙,是古希腊最基本的形式。它的柱子采用了多利亚式,列柱的比例为17:8,柱高10.5米,东西三角楣有高浮雕装饰,檐壁采用了浮雕饰带。它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是世界上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帕特农神庙遗址——它应用了多立克柱式(多利亚柱式)

伊克瑞翁神庙——伊奥尼亚式(爱奥尼柱式)

       伊克瑞翁神庙以活泼轻巧为特点,它的柱式是苗条秀丽的伊奥尼亚式,它的南侧有一组女像柱,姿态轻盈、形象端庄,完全没有负重的紧张感。 

雕刻:古典时期的雕刻已完全摆脱古风时期的拘束和装饰性,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达到了希腊雕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刻家。这一时期,希腊雕刻形成了理想化的脸型:椭圆形的脸、直鼻梁、平展的额头、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嘴唇微微鼓起,下唇比上唇丰满,嘴角微微下垂,发髻刻成有组织的波纹,人物表情宁静而严肃。

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创造了三个理想男性形象:拿王冠,长矛和铁饼。

       在他之前或同期,出现了“古典希腊时代三大雕塑家”:没有真人大小的女性裸体雕塑。

古典希腊时代(Classical)的三位大师

       菲迪亚斯(Phidias,前480-前430),“最伟大的古希腊雕塑家”,帕台农神庙和宙斯神庙的雕塑等。

       米隆(Myron of Eleutherae(,前480-前430),掷铁饼者,雅典娜和马西亚斯等。

       克勒西拉斯(Kresilas,前5 世纪),伯里克利(Pericles)的胸像,受伤的亚马逊人等。

 在他之后的时代,又出了“希腊化时代三大雕塑家”:真人大小的女性裸体雕塑出现了。在波留克列特斯之前/之后合计有六位古希腊的雕塑家,他们之间没有水平高低的对比,只是风格不同。         

       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的三位大师(亚历山大大帝的部下建立一批希腊化国家的时代)

       斯科帕斯(Scopas,约前395-前350年)

       留西波斯(Lysippos,约前395-前305年)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公元前4世纪)

(1)克勒西拉斯(Kresilas,前5 世纪),伯里克利(Pericles)的胸像,受伤的亚马逊人等。

克勒西拉斯善于表现人物的运动,作品以自然生动、和谐的韵律著称。但他没有可信的作品流传下来,有人认为鲁多维奇宝座的浮雕是出自与他同一流派人之手,我们可以从这一作品上看到与他相近的风格特征。宝座上的背面刻着阿芙罗底德从海水中诞生的情形。

阿芙罗底德的诞生

      阿芙罗底德从海中升起,两个山林水泽女神扶着他,构图完全对称,人物动作平静而富有节奏,阿芙罗底德湿体透衣、山林女神下垂的衣纹显示出身体的曲线,整个画面充满着和缓的音乐感。

(2)米隆(Myron of Eleutherae,前480-前430),掷铁饼者,雅典娜和马西亚斯等。

米隆的作品造型准确,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

《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是他的代表作,他表情了竞技者在掷出铁饼的一瞬间的动作,由此而表现出整个运动的连续性。在这里,米隆也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使另一只脚可以自由曲伸,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3)菲狄亚斯(Phidias,前480-前430),“最伟大的古希腊雕塑家”,帕台农神庙和宙斯神庙的雕塑等

      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亚斯,他设计了雅典卫城建筑,创作了卫城中的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他发展了米隆的成就,在写实方面达到了更高的境地。他追求的是一种理想风格,他的作品创造了典雅、静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

      他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达12米,用木胎包以黄金、象牙刻成,表现了女神一手持矛、一手托着胜利女神的姿势,她的身旁放着盾,盾的内侧面刻着《众神和巨人作战》,外侧面刻着《希腊人和阿玛戎之战》。这座雕像立在神庙的主室,是雅典国家威力的像征。此外,他还为雅典卫城广场创作了一座雅典娜持矛的雕像,高达9米,据说在海上便可见到镀金矛尖的闪光。

菲狄亚斯为巴底农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所创作的高浮雕被当做西典雕刻最完美的标本。三角楣装饰雕刻取自希腊神话中有关雅典娜的故事,东三角楣是雅典娜全副武装从她父亲的脑袋里诞生出来,众神为之欢呼的情景;

      西三角楣是雅典娜与波赛顿竞选雅典保护神的故事。这些高浮雕由于18世纪炮火的破坏,已被严重损坏,但它们的残片仍然很精彩。

《命运三女神》

      三位女神是克罗索、拉克西丝和阿特洛波斯。作为宇宙混沌之初最早产生的神,命运女神负责掌控包含泰坦十二天神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在内的整个欧洲神话系统中所有神的命运,同时也支配着每一个凡人的命运,是能量最为强大的天神。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线。

      其中《命运三女神》姿态优美,薄而柔软的衣服下透出丰满的胸和结实的身体,斜倚的女神有着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小腹。女神的衣纹处理特别精彩,纤细而又繁密的衣褶随着人体结构而起伏,仿佛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轻盈的纺织物包裹着温暖的肉体。

        巴底农神庙(帕特农神庙)的饰带浮雕也是出自菲狄亚斯的设计。浮雕环绕整个神庙,全长520多米,高1.1米,它表现了雅典每4年一次的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大游行。

       构图从西面开始,分头从南北两面同时向东面前进。队伍的开始是整装待发的青年们,接着是奔驰的马队和战车队、老人、乐师和带着酒坛子的青年们。东面是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那里有一些少女和迎接游行队伍的城市长老们,最中央是雅典娜女神与众神以及男女祭司。

      整个浮雕包括近500人、100多匹马,虽然场面庞大,构图仍保持着浑然一体的完整与和谐,人物的穿插、动作的快慢起伏富有韵律的美,会人以优美和清新的感受。这组浮雕充分体现了雅典全盛时期的时代精神,那些意气风发、英俊健美的青年体现出处在上升时期的雅典的朝气。

(4)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创造了三个理想男性形象:拿王冠,长矛和铁饼。

      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他既是雕刻家又是古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他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1:7。他还从力学角度出发,进一步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人体重量由一只脚承受,另一只脚稍提起,使身体产生弯曲和变化,显示各部分的复杂关系。

《持矛者》

      他的雕刻《持矛者》就是其理论的具体体现,他的作品带有更多的形式方面的探索,强调艺术作品的规范化,显示出在结构比例上的厚重有力、无可挑剔的准确,但多少受到形式上的束缚,使他不能创造成出像菲狄亚斯那样动人的作品。

       古典后期,由于希腊社会矛盾的上升,社会的动荡不安难人们的精神世界投下了忧郁的阴影,在艺术中理想的光环消失了,艺术风格由崇高的英雄气慨和雄健有力转向更为个性化、多样化的倾向,人物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内在的激情。雕塑技巧更加成熟,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更加重视,这一阶段标志着希腊雕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

《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约公元前130-前100年的希腊原作,高度2.03米,1820年出土,现藏于法国卢浮宫,希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5)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公元前4世纪)

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以柔美、抒情为特征,他的人物总是处在恬静、愉悦的气氛中,脸上带着沉思的微笑,动作平稳,轮廓具有女性的柔美,但又充满青春活力,给人以亲切、诗意的感受。

《赫尔墨斯与小酒神》

《赫尔墨斯与小酒神》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主要作品,他把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的关系表现得很亲密,洋溢着一种诙谐轻忪的情调,人物的身体柔美,具有女性化倾向,整个人体修长,头、躯体、下肢形成三个自然的转折,使身体形成"S"形。普拉克西特列斯充分发挥了大理石的质地特点,努力追求人体肌肉的细腻变化和美妙含蓄的线条,用大理石表现柔和的皮肤。他强调的不是肌肉的力量,而是一种虚幻的光影,在赫尔墨斯的眼窝里似乎有一种梦幻的美。

 

《萨提尔》 

《萨提尔》 表现了一个漂亮潇洒的青年,他的尖耳朵和卷毛头、微斜的眼睛暗示出他半人半羊的身份。他正靠在树干上休息,姿态轻松、优美、自然,好像沉缅于梦想,他的嘴角挂着略显狡黠的微笑,显示出他爱跳爱动、愉快调皮的性格。

《尼多斯的阿芙洛忒》希腊第一个裸体女性雕塑形象。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

      从公元4世纪开始,在希腊雕刻中出现了女子裸体圆雕,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尼多斯的阿芙洛忒》是希腊雕刻中第一件全裸女人体。他表现了女神正要下海沐浴的情景,她亭亭玉立,一手向前、一手把衣服搭在花瓶上,左脚稍稍抬起,重心落在右脚上,整个身体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身体的光洁与衣服的厚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6)斯科帕斯(Scopas,约前395-前350年)

      与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斯科帕斯的雕刻却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他的雕刻是疾风骤雨,充满着运动与不安。他的人物头部往往处在强烈的扭动中,眼睛深凹、眉骨突出、嘴唇饱满而弯曲、嘴角微张,能过面部大的起伏,造成阴影的效果,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不安、痛苦、渴望的表情,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但又很真挚不做作。


《尼奥贝群像》

《尼奥贝群像》是斯科帕斯作品的摹制品,表现了尼奥贝正在拼命保护她最后一个小女儿免遭阿波罗之箭的情节。尼奥贝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她的绝望、悲愤而又不甘屈服的复杂心情。


《梅利埃格头像》(Head of Meleager),希腊神话:由于忘记了祭奠狩猎女神阿耳特弥斯(Artemis,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戴安娜),恼怒的女神阿耳特弥斯放出一只体型巨大双眼喷火的野猪,骚扰民间。梅利埃格是当时聚集起来捕杀这只野猪的希腊英雄之一,他们联合起来杀死了这只卡吕冬的野猪(Calydonian Boar)。
       这是公元前340-前330年的斯科帕斯(Scopas)原作的罗马复制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7)留西波斯(Lysippos,约前395-前305年)

      留西波斯是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波留克列特斯的理论,提出了人的头部与身体全长之比为1:8的标准。与波留克列特斯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人物既有运动员一样健壮的体魄,又有复杂的感情与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他塑造的神话人物《赫拉克列斯》表现了处在休息中的英雄,肌肉发达的身体和深思的面部形成对比。

《赫拉克列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国美术史:第四节 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神、英雄与运动员,外国美术简史05——古代希腊美术篇
大英博物馆:“定义美丽——古希腊艺术中的人体“
雅典卫城博物馆
雅典卫城
雅典古城堡->希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