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鼓山再现珍宝
     2013.12.26 宝鸡日报
      本报讯  12月 25日上午 11时,“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发掘新闻发布会”在渭滨区石鼓镇石咀头村举行。专家表示,经初步判断,此次发掘的墓葬等级及重要性,与去年宝鸡石鼓山挖掘的西周早期贵族墓葬不分伯仲,且形制基本相同。现阶段出土青铜器 40件,四耳簋、犀尊、方鼎等珍稀文物现身,为商周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石鼓山西周墓葬区位于渭滨区石鼓镇石咀头村, 2012年 3月、 4月、 6月分别发现青铜器,当地村民及时上报后,文物部门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各类文物百余组(件),为近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今年 8月,根据国家文物局指示安排,由省、市、区组建的石鼓山考古队对石鼓山西周墓地展开科学发掘工作。截至 12月 24日,已完成发掘的小型墓葬有 10座、中型墓葬有 1座。经综合判断,该地是西周早期贵族墓葬区。
    在发布会上,省考古研究院商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丁岩介绍,正在发掘的墓葬距离去年发掘的墓葬只有十几米,墓葬大小、形制、结构基本相似。在墓葬的二层台上,东、北、西三侧共发现壁龛 8座。考古人员对 6座壁龛进行解剖性清理,共发现青铜器 40件、陶器 2件以及蚌饰等文物,特别是四耳簋、犀尊、方鼎等青铜器,在宝鸡地区较为少见。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了解,此次发掘,采取在墓圹周围区域设置障碍、架设照明器材、安装全方位监控电子眼等措施,确保了发掘现场的安全。
                    本报记者  王星  李波
相关报道详见第三版
                                                                          石鼓山又有重大发现
    12月 25日,由省、市、区三级考古部门联合组建的石鼓山考古队,正在对市区石鼓山一处西周墓葬进行紧张发掘。目前已出土青铜器 40件、陶器 2件以及蚌饰等文物,特别是四耳簋、方鼎及疑似“犀尊”等青铜器,在宝鸡地区较为少见,为商周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两座墓葬关系成谜
    2012年 6月 22日,伴着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一台挖掘机的轰鸣声,一件“绿赞赞”的东西冒了出来,村民立即上报。随后,文物部门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各类器物 101件 (组 ),其中一件铜禁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古人盛放酒器的器具,在新中国成立后尚属首次发现,也是经过考古发掘获得的唯一一件。
    今年 8月,根据国家文物局指示安排,由省、市、区三级考古部门联合组建的石鼓山考古队,对石鼓山西周墓葬展开科学发掘工作。截至 12月 24日,已完成发掘的小型墓葬有 10座、中型墓葬有 1座。经综合判断,该地是西周早期贵族墓葬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掘的墓葬( M 4)与去年出土稀世铜禁的墓葬( M 3)仅有十几米的距离。据省考古研究院商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丁岩介绍,这两座墓葬大小、形制、结构基本相似,且 M 4的等级及重要性,与去年发掘的 M 3在伯仲之间。
    相似的墓葬,相近的距离……这不禁让人疑惑,这两座墓葬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或有“犀尊”首次现身
    正在发掘的中型墓葬 M4,呈南北向。在墓葬的二层台上,东、北、西三侧共发现壁龛 8座。 12月 25日下午记者采访时,考古人员正在对其中 6座壁龛进行解剖性清理,其中,考古人员共发现青铜器 40件、陶器 2件以及蚌饰等文物。
    如果您还有印象,在去年发掘 M3时,有专家推测,这位西周贵族墓主是位爱酒之人,出土的卣、爵、角、罍等众多青铜酒器成了最直接的证据。而正在发掘的 M4中,出土的青铜器则以礼器为主,与去年在M3中出土的列卣相比,现阶段考古人员在 M4中只发现了一件卣。
    在清理墓葬东北角的一个壁龛时,有件“长角”的青铜器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件青铜器大半部分仍埋在土中,从露出的“犄角”造型判断,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石鼓山考古队副队长刘军社推测,这是一种酒器,叫“犀尊”。他表示,在石鼓山,甚至在宝鸡地区,“犀尊”的发现尚属首次。“犀尊”所在的壁龛中,还有一件青铜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件青铜器上长满了“长钉”,看起来很奇怪。渭滨区博物馆馆长郝明科介绍,这件青铜器叫四耳簋,“长钉”是乳钉纹。在去年发掘的 M3中,曾出土双耳簋。这件四耳簋上的乳钉特别长,形体也较大,在宝鸡较为少见。“从现阶段发掘的文物看,此次出土的礼器较多。”郝明科指了指 M4北边的壁龛,他说这里发现了两件方鼎,一大一小。其中,体型较大的方鼎下方有胎灰。这表明,这件青铜器使用痕迹明显。
    目前,对 M4的考古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本报将继续关注。
                                                     3大猜想
1墓主人是男是女?
    截至目前, M4出土的青铜器中没有发现戈、矛、铜泡等兵器和战马的装饰品。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石鼓山考古队副队长刘军社告诉记者,一般女性墓葬中不会出现兵器,由此或许可以猜测,这个墓葬的主人是女性。
2墓主人是文臣还是武将?
    从目前的发掘来看,出土物大多为青铜鼎、青铜簋以及玉饰、石、贝等,就是说出土物的构成呈现礼器多、酒器少的特点,由此或许可以猜测,墓主人是一位文臣,而非武将。
3两位墓主啥关系?
    2012年 6月发掘的 M3,距离此次发掘的M4墓葬仅有十多米。之前考古专家曾推测,这里可能是家族墓葬,如果这个推测成立,而 M4的墓主人果真为一名女性,那么她与 M3的主人,是夫妻?是兄妹?还是其他关系?或许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考古人员能找到答案。本报记者   李波
                                         石鼓山去年两次考古发现
2012年 3月
出土周汉两代百件文物
    3月 20日,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一村民开挖庄基地时,挖出 5件青铜器、 3件陶器。
    据我市文物专家鉴定, 5件青铜器均为商末周初的礼器,分别为酒器罍、尊、卣,食器簋、鼎,其中 3件完整 2件残损; 3件陶器是汉代的。
    其中,青铜罍是这次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高 43.5cm、口径 20cm、腹径 38cm、底径20cm,两边各有牛首衔环的提手,一面的正下方有突出的牛首装饰。
    另一件青铜尊高 26.5cm、口径 20cm、底径14cm,尊身一侧有兽头衔着的把手,中部密布的列旗纹和饕餮纹,尊底圈足内有“庚父丁……”几个字。
    青铜卣高 22cm、直径 17.5cm、底径 11cm,整体是凸肚的扁圆形,有绞绳状的提梁,卣盖和卣身装饰着云雷纹和夔龙纹,卣盖的钮,用连续的蝉纹装饰。器物底部有一个字,据专家辨认为“守”字,盖的内部也有一个相同的字样。
    5件青铜器中的 2件残损器物分别是簋和鼎, 2件器物都有密布的乳钉,沿口上有夔龙和饕餮纹饰。
    3月 21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现场时,又发掘出上百件小器物,包括銮铃、铜泡、马镳、铜矛、铜斧及玉石和贝饰。据统计,此次共出土文物 175件,其中铜器 118件、陶器 3件、玉石 1枚、贝饰 53枚。
2012年 6月
出土“西周铜禁”等近 20件青铜器
    6月 22日,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酒器和兵器,据现场专家初步断定为商末周初贵族墓葬器物。此次出土青铜器近 20件,包括簋、卣、罍、甗、禁、壶、鼎、匜、爵、斗等,其中一件柉禁(后专家命名“西周铜禁”)最为珍贵,此前全国只出土过两件柉禁。
    这件西周铜禁长 95cm、宽 45cm、高 21cm,是此次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一件器物。
    此外,此次发掘还出土了一组列卣,即器形、纹饰完全相同并按大小次序排列的卣。专家介绍,在以往的周墓考古中,列鼎、列簋和列盘都有发现,这次发掘的墓葬里出现了列卣,而且是 4件一组,这在西周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
    截至 7月 5日下午,考古人员从墓葬中共发掘大型青铜礼器禁、卣、爵、罍、甗、鼎、簋、壶、彝、斗、觯、盉、盘等 14种,共 30件,以及大量的车马器、兵器,特别是中国最大方彝、世界第二大铜禁等青铜礼器的出土都让人震撼。
    名词解释
    1.簋 (guǐ ):盛放饭食的器具。
    2.卣 (yǒ u):盛酒的器具。
    3.罍 (lé i):大型盛酒器具。
    4.甗 (yǎ n):蒸煮饭食的器具。
    5.禁 (  jì n):放置酒器的几案。
    6.鼎 (dǐ ng):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7.爵 (  jué ):饮酒的器具。(祝嘉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鸡石鼓山考古获重大发现 已出土十多件青铜器
展览Exhibitory│上博“周野鹿鸣”展: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的精致生活
宝鸡石鼓山M4号墓里的西周青铜器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和壶(右),旁边的仪器用来监测环境温湿度
第三件“青铜禁”
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