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善法》强化审计 避免爱心“打折扣”

《慈善法》强化审计 避免爱心“打折扣”

更新时间:2016-04-22 11:04:24点击次数:137次文章来源:中国税务报网络版作者:马婷婷

2016316,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作为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慈善法》的出台成为近期的焦点话题,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

《慈善法》如何让慈善事业做到公开、透明?财务会计报告怎样审计?年报制度能否规范会计核算以达到保护好慈善资金的目的?其立法传递了什么?又将改变什么?

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实行年报制度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慈善法》规定,报告应当包括年度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慈善事业的发起主体有政府、社会和个体。由于一直没有慈善立法,导致这些主体在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无法可依。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排除个别个人和机构打着慈善的幌子,利用慈善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此次《慈善法》的出台,规定对不能公开的信息所涉及的款物的使用,慈善组织应当向主管的民政部门报告,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以防止这些没有公开的财务发生腐败。

原来三大条例对基金会、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每年实行年检,现在《慈善法》改年检为实行年报,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

那么,慈善机构每年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意义何在?

“大家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包括交通卡预存款及押金的使用,高速公路费的去向,功德箱里的钱去了哪里?”麦当劳合规内审总监严嘉认为,在这样一个需要透明的时代,慈善信息的公开化则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她还建议,在年报制度之外,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慈善网页,所有经审批建立的慈善机构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查询到,并且人们可以实时查询到有关某个慈善机构的相关信息,至少应包括:人员构成;各项内部政策制度;收支详情,具体到人。

慈善法对信息公开方面的规定使社会、公众和舆论可以及时监督慈善事业的运行情况,促进了慈善事业的“阳光、公开、透明”,大大降低了之前“伪慈善”活动所滋生的腐败现象。慈善业的生命就在于公信力,公信力源自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

引入第三方审计势在必行

“与公司一样,慈善机构的财务收支及日常行政也需要有规范,”严嘉对记者表示,从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来看,首先强调职责分离,其次需要建立接地气的行政管理制度,和与金额相对应的审批权限。

对收入即捐赠款的入账,记账和审核需为不同人员,捐赠物的登记也需遵从此理。管理费用政策的制定也十分必要。所谓的管理费用,涉及机构运作的方方面面,小到文具购买,大到差旅,都需有细节的规定,例如酒店星级,差旅补贴,市内交通等等。机构需要制定与支出金额对应的审批人职级。

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也要有专门的审批权限来约束。任何职级都不可自己审批自己的费用和申请。发票收据均需财务审核。只有通过符合权限的人员审批+财务审批才可报销或付款。捐赠物的使用也需遵从此理。

任何法律法规,一旦实施,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引入第三方审计势在必行。而审计公司的资质也是需要重点考量的。

严嘉表示,前任美国证监会主席阿瑟·莱维特曾经力主:所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与咨询业务必须分拆。她认为,对于慈善机构的审计,也应遵从以上原则,否则依然会存在对慈善公信力的质疑。“我们也不希望看到一个慈善机构倒了,连带进去一个会计师事务所。”

作好防火墙助慈善用好税收东风

与慈善事业相关的税收优惠在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早已有所反映。尽管如此,现有的这些税收政策已经呈现出与当下国内慈善事业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诸多弊端。

德勤中国税务主管合伙人蒋颖认为,完善慈善税收政策也是面向未来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代之需,对于提升社会正义和公平文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都具有长远和重要的意义。她建议,应在优化现有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加大鼓励慈善优惠力度的可行性。例如可以考虑借鉴香港等地的做法,统一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捐赠扣除计算办法(以香港为例,其适用于企业的利得税和适用于个人的薪俸税都采取按有关净所得的35%计算慈善捐赠扣除限额),以及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免税资格认定和慈善捐赠扣除资格认定予以归并;

从便利纳税人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角度出发,统一建立慈善税收政策的征管制度,并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纳税服务工作。响应慈善法草案中有关慈善信息公开的规定,财税和民政部门等可以加强信息汇总和共享机制,合作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公益社团数据库,促进慈善税收政策的普及宣传工作,为探索建立慈善信息公开制度积累经验;

研究、尝试建立以个人申报为主的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有助于调动个人的捐赠积极性,也将为建立更广泛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管理体系打下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财务尽职调查深度解析(适合学习)
[分享]财务尽职调查 -
创业板发行上市重点财务会计及审计问题(2010
成都企业所得税汇缴,税务审计,所得税汇算清缴
世诚国际:走近新加坡-新加坡财税介绍
小微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审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