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砖瓦工场得名的瓦场街
因砖瓦工场得名的瓦场街
发布日期:2018-02-07宝鸡日报


  祝嘉 樊欣欣
  瓦场街位于宝鸡火车站东北方向,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南起群众路,东北至新华路。瓦场街因曾有砖瓦窑而得名,后来人们因为“窑”字不雅,便以“场”字取代“窑”字,将其更名为瓦场街并沿用至今。
  1965年出生的戴笑庆是瓦场街的老居民。据他介绍,上世纪 30年代,两个山西人、一个湖北人和一个河南人曾来到这里开设砖瓦窑,其中一个山西人就是他的外曾祖父。“最早来这里居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河南人。大家平时交流都用河南话,一般吃的是烙饼、烩菜,或者汤面条就着馒头吃。”戴笑庆说,当时,砖瓦窑开在各家房后,由于都是小作坊,所以是“瓦场”而非“瓦厂”。
  上世纪 50年代,宝鸡市机制砖瓦厂成立,包括戴笑庆父亲在内,砖瓦窑的工人大都去了砖瓦厂上班,规模最大时,工人超过 1000人。上世纪 80年代初,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工厂开始转型,主要制作水磨石、大理石、花岗岩等。
  上世纪 70年代初,瓦场街有一栋二层的青砖尖顶楼,矗立在一众平房中间非常显眼,是瓦场街的标志性建筑,被大家称作“工”字楼。据说,这栋楼是一家江苏单位采用前苏联图纸建造的,在当时看来非常稀罕,戴笑庆和小伙伴还经常跑到工地上玩耍。
  戴笑庆说,以前,瓦场街居民相互之间都很熟络,孩子们一起上学、一起游戏,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以前,我们总爱问家里要一分钱,到瓦场街的粮站买一颗水果糖。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快乐。”戴笑庆说。
  戴笑庆说,如今的瓦场街早已变了模样,当年的小伙伴也早已天各一方。不过,每当大家聚会聊天,儿时在瓦场街上玩耍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他说:“我在瓦场街居住超过 50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我想这就是乡愁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砖瓦历史1
记忆中的砖瓦窑
梦回明清-后沟村砖瓦窑遗址群
散文||故乡的木子树
【人文青岛】红瓦,青岛的颜色,老楼红瓦哪里来的?
华宁陶的文化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