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高中数学总复习,不要盲目刷题,要学会一题

似乎有这样的一个现象:不管是在中考还是高考的总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乃至一些数学老师总抱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数学的复习要多做、多练、多讲,也就直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谁数学题刷得多,谁得分就高!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看的却是:

有的学生在做大量的习题后,能从不及格考到100多分,数学成绩确实有所提高,而这很容易迷惑学生和家长,因为他们很少人看到分数提高的本质是在做大量的数学题的过程,对数学基础知识重新学习了一遍,而这些本应该是学生在高一和高二就在正常的学习时间掌握好的,所以这些学生虽然能够考到100分,但是想要突破到110分以上就很难的,而自己却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有的学生虽然在做了大量的数学习题后,运气没有前者好,数学成绩不增反降,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更是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给予一次沉重的打击,如若控制不好,会自暴自弃。

那么你就要问了:“数学复习不做题目,怎么提高成绩呢?毕竟成绩是硬件啊!”

这里必须要澄清的是:数学复习,不是做题目,而是不去盲目的做题,刷题,题目要适量,毕竟中考高考不只是考数学一门!

因此,我们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总结比较。

下面就以一个很经典的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来作以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例:如下图,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一点,EF⊥AE且交∠C的外角平分线于F。求证:AE=EF。

此题的证明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引导学生思考后,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全等三角形来证明,如下图所示:

在AB上截取AH=CE,可证明得到△AHE≌△ECF,从而易证AE=EF。这种证明方法是很常规的一个方法,很多学生和老师用这样方法证明出了,就直接跳过了,没有进行进一步探究思考: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当我们有着这样的反思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的数学思维开始形成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可以得出第二种解法,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的基础很扎实,一眼就能看出来,原来这也是一个将军饮马的模型问题,其本质就是利用对称性来解题,具体步骤如下:

过A点作BC的对称点A1点,连接CA1、EA1,最后只要证明△FEA1为等腰三角形即可。

此方法说难想到也易想的,关键的是在于老师在讲解基础性知识时,是否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而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是否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忌觉太简单了,而忽视它们。

最后,我们看一个更深层的解法,如下图:

连接AC与AF,易证得∠ACF=∠AEF=90,可得到A、E、C、F四点共圆,则可得出∠AFE=∠ACB=45,易得出△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EF。

这种利用共圆来证明,对学生的要求就很高了,要求学生除了熟知课本外,还要求阅读一定量的数学课外书,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通过上面三种解法,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数学总复习中,不能盲目的只做题目,而忽视课本基础知识,要进行一定量的一题多解的训练,以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多种解法的比较,择优弃劣,这也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

在初三高三的总复习中,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宝贵的,我们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机械的训练上,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数学复习:平面几何添加辅助线的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题总是找不到思路,数学老师不妨交给学生四个锦囊
多解培优 | 一道中考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精选)
记住:高三复习不等于做题,要善于一题多解去复习
缅怀一代大师,学习一代大师-孙维刚著作读书笔记(2)
高三二轮复习的教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