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井随想_大水井古建筑群游记
水井随想
发布人:念寒若冰     发布日期:2008-01-26     浏览:135次     评论:0个
来源:http://tianchi1969.blog.163.com/blog/static/3893722320079156437219/
一沙一世界,一井一家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的中心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大水井即由此得名。
幽深的水井见证了建筑及其主人的兴衰。
清乾隆初,李廷龙李廷凤兄弟由于家乡遭遇水灾,不远千里从湖南岳阳来到大水井(原属奉节县)落业,李氏兄弟在这里找到他们希冀的乐土:清晨,他们当踏着晨曦来到井旁担水,家中已经传出琅琅书声;黄昏,他们扛着锄头和当地农人一起说说笑笑来到井旁,用清澈的泉水洗去一天的疲劳,此时家中正升起袅袅炊烟。虽然家境贫寒,但两兄弟欢乐而充实,因为他们心中有梦,因为他们看到儿子个个勤奋好学,因为他们听说水井是块风水宝地,必出贵人……
凤归山,龙归井。龙凤二公逝后给后人留下的田土并不多,但他们荜路蓝缕的精神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李氏族人材辈出,到清末废除科举,李家竟考中近百名秀才,与很多的人直觉相反,他们并不是躲在深山中的土财主,他们有的在名将周达武的麾下征战南北,有的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有的与刘孟伉等革命志士并肩战斗……
道光29年,恢宏的李氏宗祠在水井荡漾的波心中定型。这座耸立在山腰的祠堂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共有房屋60余间。我们可以想像:当地村民第一次看到这座庞然大物时,是何等的惊奇!李氏族人看到他们的祠堂,又是何等的自豪!
祖宗殿是祠堂的核心,供奉着李氏先祖的神像。殿内终年清烟缭绕,烛光摇曳。随后百余年里,石工的号子声,响彻在空旷的田野;木匠的斧凿声,掀起井水的波澜。八房俊彦围绕李氏宗祠,先后修建了水井、洋沱坝、梅魁等十余处庄园。这些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湛,既保存了土家族传统的建筑工艺,又广泛地吸收了汉族乃至西洋的建筑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面对这些建筑,不仅对李氏族人的富足强大感到惊奇,更会对土家工匠的聪明智慧致以敬意。
清末民初的战乱令大水井这个世外桃源深受其害,老百姓甚至不敢单身到水井来提水、洗衣,否则就有可能被被强行绑架。 李氏族人也与普通百姓一样,“一闻警报,辄相率远避,虽冒寒暑蹈险峻不惜也”,李氏族人也屡屡被“捉肥”,有的还命丧匪巢。潺潺的井水包含着李氏族人和百姓的泪水。
为了抵抗外侮,李氏宗祠外的城墙越修越厚,越加越高。今天站在高大的城墙下,游人每每为之目迷神移,感叹李氏家族巨大的财力和权力。其实,知帝力之大,乃知吾力之微;知战乱之惨,乃知百姓之弱。细读那段历史可知:李氏家族亦不过如海中的一叶孤舟,其力量在军阀、股匪混战的年代,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与其说城墙是财力、权力的炫耀,不如说是对战乱的极度恐惧。
1925年, 大股匪贺国祥从水井经过,族长李盖五率族人数百口退入宗祠内,依靠城墙的防卫与贺匪相持。最终由于祠堂内缺水,李氏族人眼巴巴的望着宗祠外甘甜的井水而喉咙冒烟。李盖五不得不单枪匹马走出祠堂,与贺国祥讲和,赔偿银洋一万余元,枪三十支。贺国祥撤军后,李盖五修起一道夹墙复道,将宗祠外的水井包入祠堂内。正如福建圆楼的中心总有一口水井一样,把水井圈入祠堂不仅是有着军事的需要,也象征着赫赫的祠堂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封闭性。
还有一点令人惊奇:重学的李氏族人在修建水井的阶梯时,不忘将石梯砌成七十二级,以象征孔门七十二贤人。他们对文化的重视,竟一至于斯,或许他们认为这口井就是文化的源头?
斗转星移,大水井换了人间。二十一世纪初,当人们重新回到大水井,看到这一栋栋虽然受到严重破坏仍风骨廪然的古建筑时,心中充满了敬畏和迷惘: 是谁设计修建这些建筑?是什么原因使李氏家族迅速崛起?如果说是他们霸占了黄氏土司的家产,但是史书为什么没有黄氏土司的记载?何况李廷龙李廷凤兄弟入川时,改土归流早已经结束。
昔日的豪门已经烟消云散,唯有这口水井仍然四季不涸,滋养一方老百姓,承受着游人发出的无声追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海布新李氏宗祠重光诗词联及祭文
青莲美荫大水井
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群,清朝土豪家的房子,适合喜欢人文景观的人
大水井,一座深藏群山中的豪华庄园
中国宗祠文化旅游第一村——东龙
济南章丘一村庄的家族宗祠,历经200多年,依然完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