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对联演义·第十二回



第十二回

本与乐天为后进

敢期杜甫是前身

  北宋时有一位著名人物——王禹偁。此君字元之,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九八三年)进士及第。在北宋文士之中,王禹偁行高辈尊,颇受后代学人推重。晁说之《嵩山集》卷十五云:“本朝来,王元之之后晏公,晏公之后欧阳公,欧阳公之后东坡,皆为一时之龙门,而门下洒扫应对之士,其后为公卿将相者类不可数也。”

  王元之五岁已能诗。一次太守赏白莲,随从向太守介绍说,王禹偁是个神童,会作诗。于是就叫他过来作一五绝,诗云:“昨夜三更后,姮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又云:“佳人方素面,对镜理新妆。”守曰:“天授也。”(《诗话总龟》宋 · 阮阅编)

  王元之七八岁时已能文。郡从事毕士安询问其家境,知他父母依靠磨面为生,于是让他以磨作诗。元之随即吟道:

  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借力,便是转身时。

  诗中的“心”,指磨盘的中心;“眼”,指磨盘上用来灌磨料之窟窿。诗意为:只要磨盘安得正,不怕眼下磨得慢。如若有人稍使劲,磨盘自能不停转。这诗一语双关,让毕文简十分惊奇,于是便允许王禹偁跟自己的弟子一起念书。

  一日,太守请毕文简赴宴,席间太守出句:

  鹦鹉能言争似凤

  坐客中没人能对,毕亦未想好下联。回家后,即将上联写于屏风上。王禹偁见后,在其下书云:

  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赞叹道:“真是经纶之才啊。”以后就称呼王禹偁为“小友”,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王禹偁诗学白居易、杜甫。

  有句云:“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泽畔骚人正憔悴,道旁山鬼谩揶揄。”与乐天句非常相似。

  某日,他在商州作《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他儿子嘉祐说道:“老杜曾经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这样的句子,您的句子和那很相近。”于是请求王元之加以改动。王禹偁高兴地说:“我的诗精粹成熟,竟然能暗合杜诗吗?”于是又作句云:

  本与乐天为后进,

  敢期杜甫是前身。

  最终也未更改先前的那首诗。

  王禹偁在去蕲州做官前已患病,到任谢上表有联句曰:

  宣室鬼神之问,绝望生还;

  茂陵封禅之书,付之身后。

  皇上见之惊愕,问身边侍臣:“禹偁安否?何以为此语?”不料未及一月,王禹偁竟去世,年仅四十八。遗表曰:“岂知游岱之魂,遂协生桑之梦。”

  王禹偁其人品文章于后世影响深远,欧阳修称“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书王元之画像侧》),苏轼称其“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王元之画像赞》)。

  王禹偁常常提携后辈。有刘少逸者,北宋人,年方十一,文辞精敏。他的老师潘阆携带他去见长洲县令王禹偁、吴县县令罗思纯,两位前辈就以联句试之,刘少逸应对迅速,令人惊叹。

  罗思纯:无风烟焰直;

  刘少逸:有月竹阴寒。

  罗思纯:日移竹影侵棋局;

  刘少逸:风送花香入酒卮。

  王元之:风雨江城暮;

  刘少逸:波涛海寺秋。

  王元之:一回酒渴思吞海;

  刘少逸:几度诗狂欲上天。

  两位对此惊异。后刘少逸名声远扬,赐进士及第。

  上文所及栽培王禹偁之人毕士安,一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景德初,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二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此君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治学严谨,知人善任,真宗拟用为宰相,毕士安则谦让寇准,向宋真宗上书说:“寇准忠义两全,善断大事,我以为是宰相之材。”后毕士安与寇准同时升为宰相,毕士安兼修国史,位在寇准之左。

       下回书不才将为诸君说说寇准与对联的故事。


转发是一种最高的赞赏!

下拉屏幕,敬请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味对联10 毕士安识小友
4.“蜘蛛虽巧不如蚕”
小禹妙语对难句
知府请客吃饭,出一上联:鹦鹉能言难似凤,下联太有趣了!
宋代词人列传(1) 雨后微香
古今中外笑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