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子理中汤
 
 
 
 

处方

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2.2 功能主治

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2.3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2.4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返回]3 《口齿类要》:附子理中汤

3.1 处方

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钱,白术4钱。

3.2 功能主治

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3.3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4 摘录

口齿类要

[返回]4 《医学传灯》卷上:附子理中汤

4.1 处方

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肉桂、附子、黄耆

4.2 功能主治

先有房事,胃气衰微,口食寒物,鼻吸冷气中宫不能担当,寒邪直入少阴肾脏,腹痛唇青四肢厥冷,脉来沉微,一息三至。

4.3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有汗,宜加五味;自利,宜加茯苓,更加丹参

4.4 摘录

医学传灯》卷上

[返回]5 《回春》卷二:附子理中汤

5.1 处方

大附子(炮,去脐)、干姜、吴茱萸(炮)、官桂、人参、当归、陈皮厚朴(姜炒)、白术(去芦)、甘草(炙)。

5.2 制法

上锉。

5.3 功能主治

中寒厥倒。

5.4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5.5 摘录

《回春》卷二

[返回]6 《麻症集成》卷四:附子理中汤

6.1 处方

洋参、焦术、附子、干姜、枳壳

6.2 功能主治

麻后寒痢而呕,腹痛。厥冷吐蛔,脉沉无力。

6.3 摘录

麻症集成》卷四

[返回]7 《良朋汇集》卷二:附子理中汤

7.1 处方

大附子(麦面包煨,去皮脐)、人参、白术、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7.2 功能主治

阴寒身战而重,语言声轻,气短目睛口鼻出冷气,水浆不入者。

7.3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2钟,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热服。

7.4 摘录

《良朋汇集》卷二

[返回]8 《寿世保元》卷三

8.1 组成

白术1钱5分,干姜8分,人参2钱,白茯苓(去皮)3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8分,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熟附子8分,甘草(炙)8分。

8.2 主治

泄泻,肚腹疼痛,四肢厥冷。

8.3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8.4 制备方法

上锉。

[返回]9 《三因》卷二

9.1 附子理中汤的别名

理中汤附子补中汤、参附理中汤

9.2 组成

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9.3 功效

补虚回阳温中散寒

9.4 主治

脾胃虚寒,腹痛食少,泄利呕逆,口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乱脏毒阴斑瘴毒,喉肿疮疡,口舌生疮,脉沉迟或沉细;并治阴盛格阳发热烦躁

9.5 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口噤则斡开灌之。

9.6 制备方法

锉散

9.7 附子理中汤的临床应用

1.中寒:开庆己未年七月间,裕齐马观文夫人曹氏,病气弱倦怠,四肢厥冷,恶寒自汗,不进饮食。一医作伏暑治之,投暑药。一医作虚寒治之,投热药,无效。召仆诊之,六脉虽弱,而关脉差甚。裕齐问曰:此何证也。仆答曰:以脉观之,六脉虽弱,而关独甚,此中焦寒也。中焦者脾也。脾胃既寒,非特但有是证,必有腹痛吐泻之证。今四肢厥冷,四肢属脾,是脾胃虚寒无可疑者。答云未见有腹痛吐泻之证。当用何药治之。仆答曰:宜用附子理中汤。未服药间,旋即腹痛而泻,莫不神之!即治此药,一投而愈。
2.
内伤转疟:袁继明素有房劳内伤,偶因小感,自煎姜葱汤表汗,因而发热,三日变成疟疾。余诊其脉豁大空虚,且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知为元阳衰脱之候。因谓其父日:令郎光景,窃虑来日疟至,大汗不止,难于救药。倘信吾言,今晚急用人参二两,煎浓汤预服防危。渠父不以为意。次日五鼓时,病者精神更觉恍惚,扣门请救,及觅参至,疟已先发矣!余甚徬徨,恐以人参补住疟邪,加救急无益也。只得姑俟疟热稍退,方与服之,服时已汗出粘濡,顷之果然大汗不止,昏不知人,口流白沫,灌药难入,直至日暮,白沫转从大孔遗出。余喜曰:白沫下行可无恐矣。但内虚肠滑,独参不能胜任。急以附子理中汤,连进四小剂,人事方苏能言,但对面谈事不清。门外有探病客至,渠忽先知,家人惊心为崇。余曰:此正神魂之离舍耳!吾以独参及附子理中驷马之力追人,尚在半返未返之界,以故能知宅外之事。再与前药,二剂而安。
3.
痢疾:陈三农治一妇,久痢不止,口干发热,饮食不进,犹服香连等药,完谷不化,尚谓邪热不杀谷,欲进芩、连,数日不食,势正危迫,诊之脉大而数,按之极微,询之小便仍利,腹痛喜手按,此火衰不能生土,内真寒而外假热也。小便利则不热可知,腹喜按则虚寒立辨,亟进附子理中汤,待冷,与服一剂而痛止,连服数剂而愈。
4.腹痛: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泻,两手足扪之则热,按之则冷,其脉轻诊则浮大,重诊则微细,此阴寒之证也,急服附子理中汤,不应仍服,至四剂而愈。
5.
阴证伤寒:刘铭彝,年二十八岁,天台县知县。腊月二十八日,去西乡白坭坦,返回即伤阴寒。恶寒甚剧,战慄动摇,烘以烈火,顷刻不离,舌苔边中黑而滑,脉沉而紧。沉紧为寒伤于里,伤寒所谓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初服麻黄汤不应,继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温下理中以祛寒。高丽参一钱、炒白术二钱、淡附片一钱半、炒川姜一钱、炙甘草一钱、葱白九枚、生姜二钱。服一剂,即遍身大汗,寒邪悉退而愈。

9.8 各家论述

医方考》:人参、甘草、白术之甘温,所以补虚;干姜、附子之辛热,所以回阳。

9.9 附注

理中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八引《澹寮》)、附子补中汤(《准绳·类方》卷六)、参附理中汤(《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返回]10 《不知医必要》卷一

10.1 组成

党参(去芦,米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白术(净,炒)2钱,制附子2钱,干姜(炒黄)1钱,炙草1钱,大枣2枚。

10.2 主治

病初起,寒邪直中三阴腹冷痛,吐清沫,利清谷,踡卧,肢冷囊缩,吐蛔,舌黑而润。

[返回]11 《镐京直指》

11.1 组成

西潞党3钱,熟附子1钱5分,炮姜1钱,煨肉果1钱,江西术2钱(炒),白茯苓3钱,炙甘草8分。

11.2 主治

脾脏虚寒,下利清谷,六脉细弱,舌白无滑。

[返回]12 《重订通俗伤寒论》

12.1 组成

黑附块5钱,别直参3钱,清炙草8分,川姜3钱(炒黄),冬白术3钱(炒香),生姜汁1瓢(冲)。

12.2 功效

热壮脾肾,急救回阳。

12.3 主治

卒中阴寒,口食生冷,病发而暴,忽然吐泻腹痛,手足厥逆冷汗自出,肉瞤筋惕,神气倦怯,转盼头项如冰,浑身青紫。

12.4 各家论述

此证惟陡进纯阳之药,迅扫浊阴,以回复脾肾之阳,乃得收功再造,方中以附、姜辛热追阳为君,臣以参、术培中益气,佐以炙草和药,使以姜汁去阴浊而通胃阳。妙在干姜温太阴之阴,即以生姜宣阳明之阳,使参、术、姜、附收功愈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中汤
【转】厥
『痈疡剂』中和汤
!!!!!转:加味四逆汤
附子八物汤
补中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