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痹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见:口角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病侧不能做皱额,闭目,鼓气等动作。 蝉蜕 6g 地龙 10g 蜈蚣 3g 全蝎 3g太子参 15g 茯苓

通痹散

      

蝉蜕6g 地龙 10g 蜈蚣 3g   全蝎3g太子参 15g 茯苓 10g   白术10g 当归 10g 川芎 10g   赤芍15g 柴胡10g 10g   枳壳10g 重楼10g  

性质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剂。祛风通络,益气活血。

  

主治病证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见:口角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病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等动作。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7剂为1疗程。

 

 

加减运用

  

耳后乳突疼痛加金银花、大青叶各20g

恶风寒、头身疼痛加麻黄6g,桂枝、防风各15g

咽痛加葛根,玄参、天花粉各15g.  

 

方义分析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面瘫范畴。多因气血虚弱,经脉空虚,风邪入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所致。治应以祛风通络,益气活血为主。本方由《杨氏家藏方》牵正散化裁而成,方中蝉蜕、重楼疏风清热,地龙、蜈蚣、全蝎祛风通络;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取太子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当归、川芎、赤芍补血活血,以达到充盛经络气血,血行风灭的目的;并佐入柴胡、香附、枳壳以增强行气通络之功。

  

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诊疗常规》。以本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例,痊愈11例,无效4例。服药时间最短14天,最长28天。

  

典型病案

  

患者,女,25岁。1997620日初诊。左侧口眼斜2周。患者2周前晨起即出现口眼向左歪斜,右眼闭合不全,曾在当地服药(具体服药不详)

、理疗等,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诊见:口角向左歪斜,右额纹消失,不能做蹙眉、鼓气、闭目等动作,右侧耳后乳突压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诊为面瘫,拟以祛风通络,益气活血为治。煎服本方7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再服7剂,症状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附注:若口服本方的同时配合使用晚蚕沙500g,炒热布包外熨患处,其效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痺
蜈蚣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蜈蚣的用量多少克
蜈蚣的妙用
白僵蚕的医疗作用+中药僵蚕加减治病的六个有效验方
一种中医治疗面神经麻痹药物的制作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