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理思维,在有序的系统中稳定成长

数字化生存: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

在《裂变篇》我们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交融的空间里。在物理世界,我们依靠飞机、大炮和粮食生存。而在数字化世界,我们又该如何生存呢?

比如,我们很多人会认为在手机上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就等于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我们放大视角,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假如我们每天平均阅读10篇文章,一年大概阅读3650文章。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问题就非常严重。因为用不了多久,我们便会完全忘记大部分的内容,如同没有学习过。即便有一些知识你没有忘记,它们也会随着零散的知识不断增多,最终陷入一种无序混乱之中。

显然,数字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信息。但是,很多人并不擅长于在数字化世界生存,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虽然每天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他们时刻处于遗忘和混乱之中,无法在有序之中稳定成长。

如果究其原因,他们仍然使用物理世界的生存方法,把大脑当作存储信息的工具。


01 大脑不是仓库


大脑只开发了10%

在工业时代一直流传着一个谣言,就是认为我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很多人据此认为,我们的大脑过剩,只要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就能够记住所看到的信息。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因为工业时代的信息生产和获取都十分有限,一份报纸就能囊括天下之事。掌握一套良好的记忆方法,足以帮助他们记住有限的信息。

然而在数字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数量爆增,而且是高速流动。今天,我们1分钟所创造的信息量就相当于人类四百万的总和。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我们就能获得无限的信息。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万年间,一共创造了5艾字节的信息,这个存储量相当于50亿部1G电影。而到了2010年,人类每两天就会创造5艾字节。再到了2013年,人类每10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再到今天,人类每1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

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信息量,人类的大脑还能胜任吗?

脑力负荷理论早已经揭示,人类的脑力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不能完成无限的任务。如果我们过度使用大脑去存储大量的信息, 就会占用过多的认知资源,造成大脑超负荷运转。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大学期末考试的复习。为了在短期内记忆大量课本知识,我们的大脑会超负荷运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效率低下。有时,学习时间过长,还会出现什么书也看不进去的现象。


《思维整理术》:大脑是工厂,不是仓库

显然,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很好的信息存储器。
首先,它的资源有限,并不能存储非常多的信息。一旦你妄图在大脑记忆过多的信息,就会占用过多的脑力资源,造成大脑运转的效率低下。

其次,大多数信息会被遗忘。遗忘是大脑的一种生存机制,为了吸收新的信息,它会主动遗忘过去的信息。我们平时辛苦获得的信息,会随着时间大量地流失。

最后,我们的大脑并不善于记忆零散的信息。比如,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号码,我们往往没记住多久就完全遗忘了。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获得过去难以企及的信息量。只要我们打开手机,像微信、微博、知乎、今日头条等APP就会向我们推送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依然在利用生物性大脑记忆大量的信息,那么无疑是在为大脑增加压力,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陷入紧张和混乱之中。

那么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怎样才能记忆信息呢?



02 数字化大脑:构建有序的系统




显然,我们不能站在原地寻找答案,而是打破原来的认知,在新的世界发现新的解决方法。

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改变,数字化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工业时代,钢铁、火车和机器是社会的主旋律;而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信息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生存资源。世界万物都已经或正在数字化,我们的生存越来越依赖所获得的信息。比如,现在我们吃饭、购物和学习都不再需要去线下面对面接触了解,只需要通过APP生成的图片信息就能了解信息、完成订单。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

无疑,我们生存在尼葛洛庞帝预测的数字化时代。而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法则之一,就是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而不是努力记住信息。

没错,在我们获得任何信息之时,不是要考虑让大脑怎么记住它,而是要考虑怎么让它尽可能离开大脑。因为我们的大脑早已经对数字化时代已经越来越无能为力,它会遗忘重要信息,也不会主动整理信息。比如,你的大脑很难记得一个月之前读过什么文章。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建设一套存储和组织知识的系统方法,从而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可以使用或记起知识,这是一个好得多的策略。

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需要一套存储和组织信息的系统方法,而数字化大脑就是这样一套外脑。

它是我们数字化生存的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大脑有效地整理信息,从无序走向有序。很多无法在大脑中完成的思维工具,将会借助数字化大脑来完成。

在数字化大脑之中,我们所阅读的文章会及时收藏保存、所学习的课程会通过APP整理、所接触每个人的信息会被归档保存……

我们生物性大脑的大部分信息将会被移到数字化大脑,极大地减小压力,获得新的解放。

我们所建的思维方法库也是这样一种数字化大脑,它将思维方法进行了卡片化,从文字浓缩成一张张简洁实用的卡片,完成了思维方法的视觉化,变得更加实用。

那么,是不是说数字化大脑只是一种信息存储呢?
显然不是,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为一旦信息被转移至数字化大脑后,我们将能够对信息进行全新的分类整理,完成信息的有序化。



03 分类思维:构建有序的系统



《有序》:将大脑组织负担转移到外部世界,这是有组织的大脑最基本的原则, 能够防止我们遗忘事情、丢失物品。

在物理世界中,一旦物品被堆放地乱七八糟,我们就会难以寻找到它们,心情也变得十分糟糕。相反,我们只要利用抽屉、柜子和盒子对物品进行稍加分类,便能够快速找到它们,生活地更加高效。

它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的大脑不擅长记忆不断变换的位置,然而物品一旦我们分类后,我们记忆物品空间位置的海马体,就能轻松记住这些物品的固定位置。因为分类整理实际是降低了认知成本,极大地减少了我们记忆物品位置的压力,转移了我们大脑的工作量。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把零散信息有序组织存放起来,更容易回忆。

然而,数字化世界没有抽屉、柜子和盒子,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分类信息呢?

实际上,我们使用的是层级式分类思维来管理信息,即树形图。通过对信息从上到下不断分类,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比如,电脑中的一层又一层的文件夹、不断分枝的思维导图以及我们思维方法库的600张思维卡片,都采用了层级式分类管理。

层级式思维管理信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图书馆分类体系和家谱都使用了层级式分类思维。对信息有层级地进行分类是一种有效管理信息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认知事物,轻松记忆各种事物。

对信息进行层级式分类,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大领域。然而,我们需要清楚的是,相比于物理世界,数字化世界的分类决不是仅仅为了更容易找到信息。

在数字化世界中,搜索比精细的分类更容易找到信息。我们只需要在搜索框输出关键词,便可一键直达,远比一层又一层地寻找更加快捷。
那么在数字化世界,对信息分类的意义何在?


04 分类思维终极目的: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对信息进行有效分类之后,我们获得了信息的有序化。

然而,分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不然,我们只是在为了分类而分类。

回归事情的本质,我们需要首先看一下分类的定义:
分类就是依据不同的特征和性质将无规律的散乱的事物分门别类,从而发现和找出其内在的某种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从定义看,对事物进行分类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发现了事物内在的规律。在科学研究之中,分类思维就常常用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

比如,血型输入就是分类思维的科学运用。最初,许多医生不清楚各种血型,一遇到病人失血就输他人的入血液,结果造成了病人大量死亡。然后,奥地利病理学家兰斯坦纳通过大量试验,发现人类的血液共有四种类型,即A、B、AB和O型,每种类型的血只能输入相同血型的人。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产生,人类进一步分类研究不同血型之间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发现原来O型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后来,科学家又研究了不同血型之间的转化方法,发现能够把A型血或B型血转化为O型血。

我们在数字化大脑之中对信息进行分类,决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文件夹,方便日后更容易查找。而是为了通过大量的整理,让生物性大脑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换句话说就是,数字化大脑通过分类整理信息,帮助生物性大脑梳理思维,然后生物性大脑在分类的信息之中发现事物的规律。

我们的思维方法库分类也是如此,通过对大量的思维方法进行分类整理,能让我们在更高的层面认知一些思维方法。比如,很多时间管理方法其实都不是在管理时间,而是在管理事情、精力、目标等等。

分类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混乱之中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良好的解决方法。日本思考整理家铃木进介在《分类思考法:解决问题的特效药》之中,就介绍了一种基于事情本质的分类思维法:
混乱思绪——选项&信息的分类(分类思考法)——看出事情的本质——正确的决断与行动——解决问题。

关于如何分类的方法有非常之多,像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和我们前面介绍的四象限分类方法,以及我们思维方法库的一些方法,都是职场人常用的分类方法,在此不作详细探讨了。



05 总结




从混乱到有序,数字化生存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数字化大脑是数字化生存的工具与方法,它将帮助我们解放大脑,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成长空间。

参考资料:
  •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 《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
  • 《科学思维方法论》
  • 思维方法论之四:分类
  • 层级和节点式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抢救你的学习力
构建数据思维从事物认知的基本方法开始!
结构化思维<二>:MECE,一个让你难忘的新套路!
便利的思考原则——金字塔原则
从心理学记忆的原理和过程出发,阐述如何提高记忆力
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